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養(yǎng)生保健 > 正文

風寒感冒偏方 9個民間偏方治風寒感冒

2017-07-03 22:27:2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春季來臨,這是風寒感冒的多發(fā)季節(jié),在季節(jié)交替的現在,很多人非常容易患風寒感冒的。而風寒感冒雖說不是什么大的病癥,但是對于我們的生活

春季來臨,這是風寒感冒的多發(fā)季節(jié),在季節(jié)交替的現在,很多人非常容易患風寒感冒的。而風寒感冒雖說不是什么大的病癥,但是對于我們的生活的影響卻是非常大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各種風寒感冒的偏方,包括食療偏方、孕婦風寒感冒偏方等。

目錄

1、什么是風寒感冒 2、治風寒感冒民間偏方

3、常見的治風寒感冒偏方 4、風寒感冒的食療偏方

5、按摩穴位治療風寒感冒 6、巧拔火罐祛除風寒感冒的方法

7、小兒風寒感冒偏方 8、孕婦風寒感冒偏方

9、9個最忽悠人的治風寒感冒偏方

什么是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是因風吹受涼而引起的感冒,秋冬發(fā)生較多。其癥狀為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療上西藥、中藥皆可,亦可采用食療。預防措施為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癥狀可見: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治法應以辛溫解表為主。常選用麻黃、荊芥、防風、蘇葉等解表散寒藥。代表方劑為《蔥豉湯》、《荊防敗毒散》。中成藥可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沖劑、感冒軟膠囊、川芎茶調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藥后可喝些熱粥或熱湯,微微出汗,以助藥力驅散風寒。

病因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因勞累,再加上吹風或受涼。風寒感冒通常秋冬發(fā)生比較多。

臨床表現

1.后腦強痛

即頭后部疼痛,連帶頸部轉動不靈活。

2.怕寒怕風

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覺得舒服。

3.流清涕

清涕,白色或稍微帶點黃。如果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開始流清涕,這也屬于風寒感冒;舌無苔或薄白苔,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惡寒,不發(fā)熱或發(fā)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稀,舌苔薄白,脈浮緊。

感冒的種類

想要迅速遠離感冒,首先我們需要明白感冒的種類,這樣才有利對癥下藥。感冒也是分很多中的,常見的分為四種,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也在其中。

1.常見的風寒感冒主要表現為打噴嚏、一直流清鼻涕、非常的怕冷、全身關節(jié)痛、不發(fā)熱或者發(fā)熱情況比較輕;

2.常見的風熱感冒主要表現為一直流黃色并且粘稠的鼻涕一直高熱出汗、舌苔也變成了淺黃色;

3.暑濕感冒主要表現為發(fā)熱、頭昏、胸悶、惡心、全身疲倦;

4.表寒里熱感冒表現為惡寒發(fā)熱、咳嗽、頭痛、痰多并且為粘稠狀。

治風寒感冒民間偏方

在日常的生活我們有風寒感冒的輕微的癥狀的時候都會先使用一些小的偏方,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治風寒感冒民間偏方吧!

偏方一

人參+蘇葉+葛根+前胡+半夏+茯苓+陳皮+甘草+桔梗+枳殼+木香+生姜+大棗,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咳嗽、痰多。

偏方二

糯米+生姜+蔥白+食醋,煮粥,主治感冒、全身疼、怕寒。

偏方三

板蘭根+銀花+連翹+荊芥+甘草+桔梗+杏仁+錦燈籠+山豆,加水煎服,主治風熱感冒、咽喉疼痛。

偏方四

雞蛋+冰糖,開水沖服,主治風寒感冒、發(fā)冷、咳嗽。

偏方五

白蘿卜,榨汁滴入鼻中,主治感冒頭痛。

偏方六

西瓜+番茄,榨汁,主治夏季感冒、食欲不振。

偏方七

綠豆+綠茶+冰糖,開水沖服,主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咽喉疼痛。

偏方八

干白菜根+紅特+姜,開水沖服,主治風寒感冒。

偏方九

魚腥草+蜂蜜,榨汁,主治感冒、發(fā)燒、咳嗽、咽喉疼痛。

常見的治風寒感冒偏方

偏方一

生姜+蔥白+白蘿卜+紅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咳嗽痰多。

偏方二

紫蘇葉+生姜+陳皮+紅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發(fā)燒。

偏方三

荊芥+紫蘇葉+生姜+紅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咽喉疼痛。

偏方四

金銀花+竹葉+桑葉+甘蔗+白糖+白蘿卜,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咽喉疼痛。

偏方五

桑葉+白菊花+竹葉+薄荷+淡豆豉,用水煎服,感冒、發(fā)燒。

偏方六

紫蘇葉+荊芥+山楂+冰糖,用水煎服,主治感冒、全身疼。

姜湯是治風寒感冒偏方中的一種嗎

“感冒喝姜湯發(fā)發(fā)汗,很快就能夠好了”,這應該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種治感冒偏方把!但是你知道這種偏方是否適用于所有的感冒情況嗎?專家告訴我們,并不是所有的感冒都是可以用姜湯來治療的,有些感冒情況如果擅自使用姜湯,不僅不能夠減緩病情,反而有可能加重。

在用藥之前,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病因,這樣才能夠對癥下藥,讓自己的身體快速的健康起來。如果沒有做到對癥下藥,那么就算你已經使用了再好的藥材,那么也是毫無用處的。如果你是風寒感冒,那么就應該使用辛溫的藥材;如果你是風熱感冒,那么就要用辛涼的藥材,千萬不能夠用錯了。

那么,姜湯是風寒治感冒偏方中的一種嗎?這是肯定的,但千萬別在患有風熱感冒的時候使用。首先我們需要來了解姜湯中的主要材料“生姜”的藥性。通過閱讀醫(yī)書或者搜索網絡我們知道,生姜屬于辛溫食材的一種,中醫(yī)上解釋為“辛能疏散,溫可祛寒”,所以說它適用于風寒感冒,風熱感冒的患者千萬別用哦!

治感冒偏方有很多,風寒治感冒偏方同樣也有很多,我們除了學習各種各樣的治感冒偏方之外,還需要學會辨別患有的感冒是屬于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或者是其他種類的感冒形式,這樣才能夠對癥下藥,遠離感冒。千萬不能夠胡亂、盲目的使用各種治感冒偏方,否則不僅不能夠緩解、治療病情,反而有可能令我們感冒更加的嚴重。

風寒感冒的食療偏方

偏方一

豆腐+火腿+生姜+芥菜,煮湯食用,主治感冒、驅寒、食欲不振。

偏方二

粳米+蔥+姜+大白菜,煮粥,主治感冒、驅寒。

偏方三

麻油+雞蛋+姜末,煎炒,主治風寒感冒、咳嗽。

偏方四

雪梨+花椒+冰糖,蒸煮,主治風寒感冒、咳嗽。

偏方五

橘子,火烤,主治感冒、咳嗽痰多。

偏方六

草魚+生姜+米酒,煮湯食用,主治風寒感冒。

偏方七:神仙粥

大米50~100克,生姜3克,入沙鍋同煮1~2沸,再放入連須蔥白5~7段,待粥將熟時,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此粥要趁熱服,食后宜蓋被青臥,以微微出汗為佳。

偏方八:姜糖飲

生姜10克(洗凈、,切絲,放入水杯中,用沸水沖泡,蓋蓋浸泡5分鐘,再調入15 克紅糖,趁熱頓服,服后蓋被取汗。

偏方九:菜根姜片飲

白菜莖根1個,蘿卜根1個,共切粗片,生姜3片,紅糖50克,加水適量,煮 開3~5分鐘,熱服取汗。

偏方十:荊芥防風粥

荊芥10克,防風12克,薄荷5克,淡豆豉8克,粳米80克,白糖20克。水煮 前4味藥,去滓取汁;再加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藥汁及糖即成。

偏方十一:香蔥飲

香菜根、蔥須、白菜頭煎水,加紅糖適量,代茶飲,有發(fā)汗解表通鼻竅作用, 尤其適用于幼兒急疹。

治療風寒感冒的幾款湯

治療風寒感冒的湯1:五神飲

材料:荊芥、蘇葉、生姜的用量各10克,茶葉為6克,紅糖為30克。

做法:將荊芥、蘇葉、生姜切成粗末,和茶葉一起同開水沖泡,稍許片刻,再放紅糖一起攪拌,然后在煮沸后趁熱服用,服后蓋被,如出汗不暢,一小時后可再服一次。

功效:可以使畏寒、身痛的癥狀得到有效的緩解,有效治療感冒。

治療風寒感冒的湯2:火腿豆腐芥菜湯

材料:豆腐100克,火腿50克,高湯1000克,生姜10克,芥菜30克,食鹽適量。

做法:取克豆腐,切塊,火腿,切絲,放在一起用少許植物油稍微煸炒一下,然后加入高湯、生姜煮沸,在起鍋以前加入芥菜、胡椒粉、香菜末,在經過食鹽調味后即可趁熱食用。

功效: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還往往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此湯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補中和胃,增進食欲,進一步加快人體調動自我恢復功能。

治療風寒感冒的湯3:白玉雙粥

材料:粳米50克,蔥20克,姜10克,大白菜。

做法:取粳米加水熬粥,沸騰后加入半棵大白菜(主要用菜心)和切段的大蔥和生姜,煮到白菜、大蔥變軟,粥變黏稠時,在起鍋加食鹽少許即可。

功效:此粥有驅寒散熱,調和胃氣的功效,比較適宜老年人食用。

按摩穴位治療風寒感冒

治則:疏風散寒、解表宣肺。

取穴:風府、風池、大椎、風門、太陽。

操法:醫(yī)者先用砭椎或砭板角推患者風府36次,接著按壓揉大椎穴和風門穴36次,然后用砭板角按揉太陽穴、,風池穴各36次。

取穴方法

風府

定位在頸后部,督脈上自頭發(fā)邊緣正中向上,用拇指比一橫指處取穴,在枕骨下陷中。

風池

定位在頸后部,足少陽膽經上,與風府穴相平,自風府穴向左右兩側,用食指、中指并攏比二橫指凹陷處取穴。治療感冒、偏頭痛。

大椎

正坐低頭,在督脈上,頸后部隆起最高處且能屈伸轉動的為第7頸椎棘突,在其下方凹陷處取穴。

風門

定位在背部,足太陽膀胱經上于第2胸椎棘突下,自正中線向左右兩側用食指、中指并攏比二橫處取穴。

太陽

屬經外奇穴,在顳部,自眉梢與外眼角連線的中點向外側,用拇指比一橫指凹陷處取穴。

膝關節(jié)髕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達之點外側旁開1寸處即是此穴位。然后用一指推法,推5~10分鐘;再用摩擦法輪摩100~200次。搽點按摩液或正紅花油等在穴位上,效果更好。艾灸此穴10分鐘,每日1~2次,效果也很好,但不適于嬰幼兒。

肺俞(足太陽膀胱經)

[定位]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深層為第三胸神經后支 外側支。

[主治] 咳嗽,氣喘,潮熱,盜汗,鼻塞。

中府(手太陰肺經穴;肺之募穴;手太陰肺經、足太陰脾經的交會穴)

位置:胸前外上方平第1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主治:咳嗽,氣喘,胸中煩滿,肩背痛,腹脹。

合谷(手陽明大腸經:原穴)

位置:手背第1掌骨與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中點處。

主治:(主治面部一切疾病——面、口合谷收),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鼻衄,鼻淵,齒痛,喉痛,口、眼歪斜,咽喉腫痛,胃痛。

曲池(手陽明大腸經:合穴)

位置:肘橫紋外側端,屈肘,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主治:發(fā)熱,高血壓,熱病,咽喉腫痛,腹脹,吐瀉,齒痛。

迎香(手陽明大腸經穴;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交會穴)

[位置] 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

[主治] 鼻炎,鼻塞,鼻衄,鼻息肉。

風寒感冒可按摩肩井穴

肩井穴位于頸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較豐富的地方。中醫(yī)認為,按摩肩井穴能起到疏風散寒解表的治病養(yǎng)生作用,特別適合風寒感冒。此外,這個穴位對緩解肩酸痛、頭酸痛、頭重腳輕、眼睛疲勞、耳鳴、高血壓、落枕等也有明顯的效果。

取穴時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臥的姿勢,兩手拇、食、中三指分別拿對側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在日常保健中,也可以用左手食指壓于中指上,按揉右側肩井穴5分鐘,再以右手按揉左側肩井穴5分鐘,力量要均勻,以穴位局部出現酸脹感為佳,每日早晚各一次。

巧拔火罐祛除風寒感冒的方法

中醫(yī)提示,感冒可用拔火罐來治療,主要是通過借助罐體內壓,依靠大罐邊緣吸附皮膚,牽拉擠壓淺層肌肉,刺激了經絡、穴位,以達祛除外邪,治愈感冒之目的。

火罐有許多品種,如水罐、陶罐等。盛產竹子的地方多采用竹罐,現代多采用玻璃罐,而生活中有些常用品如罐頭瓶、酒杯等均可臨時借來一用。

拔火罐治病主要是通過借助罐體內壓,依靠大罐邊緣吸附皮膚,牽拉擠壓淺層肌肉,刺激了經絡、穴位,以達祛除外邪,治愈感冒之目的。火罐有許多品種,如水罐、陶罐等。盛產竹子的地方多采用竹罐,現代多采用玻璃罐,而生活中有些常用品如罐頭瓶、酒杯等均可臨時借來一用。

拔罐的方法

拔罐的方法與操作是治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有條件的地方,可用鑷子夾住一小團棉球,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濕潤為度)左手握住罐體,罐口朝右下方向,隨后把燃著的棉球伸入罐內燃燒l-2秒鐘,快速取出,左手緊急把罐體送往穴位。注意在送往穴位的過程中,勿將罐口對準穴位,以免空氣進入罐內,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觸皮膚時,順勢快捷地將罐口扭轉扣到穴位上,這樣就緊緊吸住了。

還有一種方法較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攪和成面團,捏成比罐口大的圓薄餅,貼到皮膚上,然后,用一團正燃燒旺盛的紙迅速丟進罐內,立即把罐蓋在面餅上,這樣吸引力更大,對第一次使用者來說,這樣可防止因不慎燒傷皮膚。

拔罐選穴

感冒是外感風邪侵襲人體的一種外感疾病,所以應選用祛風邪解表證的穴位,常用拔罐的部位是選三大穴位,一個是大椎穴,另兩個分別是肺腧、風門穴,每天選穴兩個,三個穴位交替選用。

拔罐的時間

拔罐的時間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較強,每次可以拔5-10分鐘,小罐吸力相對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鐘,早晚各一次,堅持3-5天。

注意事項

拔罐過程中,如感到頭暈、心悸、脈搏變弱,應迅速取下大罐,喝一些開水一般能夠緩解。初次使用及兒童、體弱等易發(fā)生意外反應的患者,宜選小罐。拔罐時間不能太長,以免引起氣胸。拔罐后局部有些潮紅、瘙癢,不要亂抓,經幾小時后即可消散。如果起罐后出現小泡,用消毒針刺破流出液體后,涂以龍膽紫藥水,以免感染。另外還要注意室內溫度,以免再次受涼。

小兒風寒感冒偏方

1.白蘿卜湯改善風寒感冒

材料:白蘿卜150克。

制作:白蘿卜洗凈,切為薄片,放入鍋中,加適量水, 煮10分鐘,撈出蘿卜片,盛出湯水。

用法:把湯水涼溫后,喂給寶寶喝。

適用范圍:對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和消化不良等癥狀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2.蔥醋粥治風寒

材料:蔥白2根,粳米50克,香醋10毫升。

制作:蔥白洗凈,切成小段,備用;米洗凈,放入鍋中,加適量水, 煮沸后加入蔥段,煮成稀粥;粥將熟時,調入香醋,攪勻即可。

用法:每日1~2次,連用2天。

適用范圍:小兒風寒感冒。

3.西瓜番茄汁解暑

材料:西瓜瓤適量,番茄半個。

制作:挑去西瓜瓤里的籽,番茄用沸水燙一下,撕皮,去籽;將濾網或紗布清洗干凈,消毒;濾取西瓜和番茄中的汁液。

用法:將汁液喂給寶寶喝。

適用范圍:暑濕感冒的寶寶。

4.烤橘子

將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并不斷翻動,烤到橘皮發(fā)黑,并從橘子里冒出熱氣即可。待橘子稍涼一會,剝去橘皮,讓孩子吃溫熱的橘瓣。 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貢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只。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溫,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會明顯減少,鎮(zhèn)咳作用非常明顯,而且孩子都愿意吃。

將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鍋內,油熱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過一下,隨即打入1個雞蛋炒勻。孩子風寒咳嗽及體虛咳嗽時,每晚讓孩子在臨睡前趁熱吃一次,堅持吃上幾天,就能收到明顯效果。

小兒風寒感冒按摩手法

推按合谷、大椎、足三里。小兒患風寒感冒期間,每天推按合谷、大椎、足三里10-15分鐘。

合谷

位于手虎口處,在拇指與食指靠攏時出現的縫隙的最下端,再稍后向下1寸許的區(qū)域。

大椎

低頭時可于皮下觸及,手指摸到骨質的隆起即是大椎,隆起的下方區(qū)域就是大椎穴。這個穴位是6條陽經經過、交匯的地方,因此平時也要注意保暖。

足三里

從下往上觸摸小腿的外側,左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踝)。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之處,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以線連接,以此線為底邊向下做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頂點,就是足三里穴。

小兒風寒感冒癥狀

風寒感冒屬于太陽經癥,太陽開機受阻。

1、后腦強痛,就是后腦袋疼,連帶脖子轉動不靈活。

2、怕寒怕風,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大被子才感到舒服些。

3、打噴嚏,流清涕,白色或稍帶點黃色;鼻塞聲重。若鼻塞不流涕,喝點熱開水,則開始流清涕,也屬于風寒感冒。

4、舌無苔或薄白苔。

5、惡寒,不發(fā)熱或發(fā)熱不甚,無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質稀,舌苔薄白。

6、脈像浮緊;浮脈的意思是陽氣在表,輕取即得。

孕婦風寒感冒偏方

孕婦一旦感冒不僅會危害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會危害寶寶的身體健康,那么如果孕婦一旦感冒了,應該如何辦呢?

孕婦感冒了怎么辦?對于準媽媽們來說,感冒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它可能會威脅到胎兒的健康,所以孕婦用藥更需謹慎。那么,孕婦如果得了輕微感冒應該怎么辦呢?伴隨而來的咳嗽和頭痛又應該如何處理?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食療。無論采取哪種方法,多喝水是不可少的。多喝水,多排尿,體內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就可及時排出體外,有助于孕婦感冒的痊愈。

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治療孕婦在孕期感冒的食療方法。

1、蘋果蜂蜜水

取5個蘋果去皮,切成小塊,加水1升,煮沸5分鐘,自然冷卻到40℃左右,加適量蜂蜜攪拌均勻,每天多次少量飲用。

2、牛蒡子桑葉粥

牛蒡子15克,桑葉10克,大米60克,白糖適量。前2味水煎取汁,人大米煮成粥,加白糖調味即可。每日1劑,分2次食用。具有宣肺清熱、生津止咳等功用,適用于孕婦風熱感冒等。

3、荊芥防風粥

荊芥、防風各10克,大米60克,白糖適量。前2味水煎取汁,人大米煮成粥,加白糖調味即可。每日1劑,分2次食用。具有辛溫解表、發(fā)散風寒等功效,適用于孕婦風寒感冒。

4、姜絲蘿卜湯

姜絲25克,蘿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加紅糖適量,趁熱喝下。

5、蔥蒜粥

取干凈的蔥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趁熱服下。

6、雞湯

嫩雞1只,洗剖干凈,加水煮,食時在雞湯內加進調味品(胡椒、生姜、蔥花),或用來下面條吃??蓽p輕感冒時鼻塞、流涕癥狀,并能增強人體抵抗力。

7、蘿卜湯

白蘿卜150克洗凈切片,加水900毫升,煎至600毫升,加白糖5克,趁熱服一杯,半小時后再服一杯。

8、蔥白粥

感冒后孕婦胃口較差,消化系統(tǒng)不好,此時應避免吃過于油膩的食物,不妨多吃一些味道清淡的粥水,如蔥白粥。粳米50克,蔥白2-3根,莖切段,白糖適量同煮成粥,熱食。不僅可以促進吸收,也可以好好調理一下腸胃。

9、米醋蘿卜菜

蘿卜250克,米醋適量,蘿卜洗凈切片,用醋浸一小時,當菜下飯。

10、橘皮姜片茶

橘皮生姜各10克,加水煎,飲時加紅塘10-20克。

11、藿香冬瓜皮粳米粥

藿香10克,冬瓜皮、粳米各60克,白糖適量。前27味水煎取汁,入梗米者成粥,加白糖調味即可。每日1劑,分2次食用。具有消暑清熱,利濕和胃等功效,適用于孕婦暑濕感冒。

12、姜蒜茶

大蒜、生姜各15克,切片加水一碗,煎至半碗,飲時加紅塘10~20克。

13、姜糖飲

生姜片15克,3厘米長的蔥白3段,加水50克煮沸后加紅塘。

14、蔥豉湯

連須蔥白30克,淡豆豉10克,生姜3片,加水500克煮沸,再加黃酒30克,熱服,蓋被取汗。

15、橘皮水

鮮橘皮30克(干橘皮15克)加水3杯,煎成2杯,加白糖,趁熱飲。

16、香菜黃豆湯

香菜30克,黃豆5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食鹽調味。

17、雪梨煲

雪梨洗凈,連皮切碎,加冰糖,用砂煲或瓦煲隔水蒸。適用于風熱咳嗽。

18、杭菊糖茶

杭白菊30克,白糖適量,加適量開水浸泡,代茶飲。

19、荸薺水

荸薺數個,冰糖適量。

風寒感冒用蔥姜,蒲公英清火治風熱

〖偏方1〗

生姜50克,蔥白4~5段,紅糖適量。將生姜切成細絲,和蔥白、紅糖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煎,濾取汁液趁熱喝。

〖偏方2〗

枸杞子50克,菊花15克,綠豆30克。將綠豆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然后加入清水煮,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等到綠豆熟爛時,加入洗凈的枸杞子和菊花,再煮10分鐘即可飲用。

〖偏方3〗

蒲公英20克,加適量清水煎,代茶飲。每天1次,連飲3~5天。

關于感冒的病因,清代醫(yī)書《診余舉隅錄》有很詳細的論述:“春夏地氣上升,秋冬天氣下降,人在氣交中,一呼一吸,與時消息,間有不和,名曰感冒。”也就是說,大自然的氣機隨著季節(jié)而改變,人生活其中,如果不能與其相應,就會感冒。大家知道,忽冷忽熱的天氣最易感冒了,原因就在于此時天地之氣變化幅度較大,人體不能與其相“和”,故而感冒。

感冒一般遷延1周。許多人抱著“吃藥也是一周好,不吃藥也是一周好”的觀點,認為挺挺就沒事了,不吃藥也無所謂。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明代醫(yī)家張介賓就曾提到:“此病之微甚,亦在乎治療遲早,故凡湯液,不可避晨夜,覺感須臾,即宜速治,易愈矣。”可見,感冒越早治療越好,如果遷延下去,可能會引起心肌炎、腎炎等嚴重疾病。

中醫(yī)一般將感冒可分為風寒型和風熱型兩種。風寒感冒的主要癥狀為發(fā)冷較重、發(fā)熱輕、頭痛無汗、流清涕、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白。起因通常是勞累,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一般秋冬發(fā)生的比較多。在治療時當以疏風宣肺、解表散寒為主。這里介紹一款姜糖熱湯:生姜50克,蔥白4~5段,紅糖適量。將生姜切成細絲,和蔥白、紅糖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煎,濾取汁液趁熱喝,喝完后蓋上被子發(fā)發(fā)汗。有些人不僅感冒,還伴有咳嗽,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只需將上面的方法稍稍變通一下就好了。怎么變通呢?就是加入梨和雞蛋。將梨1個,切成塊,與姜絲、蔥白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煎。在煎汁的同時取雞蛋2枚打入碗中,等湯汁煎好后,趁沸沖入雞蛋中,待溫熱時服蛋湯,再蓋上被子發(fā)汗就可以了。

梨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而雞蛋則可滋陰潤燥,再加上蔥和生姜的解表作用,對風寒束表、肺氣失宣所致的感冒、咳嗽最為有效。

風熱感冒則多見熱證,臨床表現為發(fā)熱,輕度惡寒,鼻子、咽喉發(fā)干,多見于春季。風熱感冒與風寒感冒有一個明顯的區(qū)別,就是有咳嗽、喉嚨痛,像扁桃體發(fā)炎一樣,喉嚨會充血等癥狀。風寒感冒通常不會有這些癥狀,但咳嗽有時卻是會有的。對于風熱感冒,治療時當以疏風清熱、肅肺化痰為主。杞菊綠豆湯治療風熱感冒效果就很好。

枸杞子50克,菊花15克,綠豆30克。將綠豆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然后加入清水煮,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等到綠豆熟爛時,加入洗凈的枸杞子和菊花,再煮10分鐘即可飲用。綠豆、菊花都清火,枸杞子可補肝腎,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三者合用,對于風熱感冒有很好的療效。

此外,還可用蒲公英煎水,治療風熱感冒效果也不錯。蒲公英20克,加適量清水煎,代茶飲。每天1次,連飲3~5天。

據中醫(yī)典籍記載,蒲公英為“解熱涼血之要藥”。它的涼血效果對風熱型感冒正好有治療的作用。風熱感冒一般會有咽喉腫痛的現象,而蒲公英治療咽喉腫痛效果很好。不但是感冒型咽喉腫痛,只要辨證為陰虛火旺的咽喉腫痛,用蒲公英治療效果都不錯。此外,蒲公英對于流行性感冒也有治療的效果。所以流行性感冒暴發(fā)時,泡點蒲公英茶或是直接用蒲公英煎水飲服,便可保健康無憂了!

患上感冒可嘗試六種“土方法”

雞湯

它被稱為“猶太人的青霉素”,研究顯示雞湯中所含的蛋白質有助于殺滅入侵人體的感冒病毒。

英國倫敦圣喬治醫(yī)院的首席營養(yǎng)師凱瑟琳認為,免疫細胞的生成需要蛋白質,可雞湯中所含蛋白質很少,還不如喝一杯牛奶。認為它能殺滅感冒病毒,可能有些過頭了。

蜂蜜和檸檬

用來緩解咳嗽和嗓子疼。以色列研究發(fā)現,服用蜂蜜能減輕兒童咳嗽。美國研究顯示,蜂蜜尤其能減輕夜間咳嗽。

英國耳鼻喉科醫(yī)生亞當認為,一杯熱的檸檬汁和蜂蜜飲料讓患者感覺有效的原因可能是飲料熱度起了關鍵作用,有助于暫時緩解嗓子疼和咳嗽。

菊花茶

美國研究顯示,它能將感冒持續(xù)時間減少1.4天,對緩解支氣管炎和感冒癥狀有效,但目前醫(yī)學界對此的研究結論不一。

英國拉夫堡大學的生理學家麥克認為,菊花有助于提高白細胞的功能,增強對抗細菌和病毒的免疫力,但尚無確鑿證據表明菊花能讓感冒提前痊愈。

維生素D

研究顯示每日服用維生素D對感冒和其他呼吸道感染具有預防作用。

倫敦醫(yī)學院免疫學家馬諾博士認為,維生素D能讓血液和肺中的免疫細胞變得更強壯,從而減輕呼吸道感染,但這種方法并不適合所有人。此外,每天服用10~50微克比一月服用一次大劑量維生素D更有效。建議65歲以上、接觸陽光較少的人,可每日服用約10微克維生素D。

吸蒸氣

聞吸熱水蒸氣是對付感冒鼻塞的流行做法。亞當醫(yī)生認為,溫暖的水蒸氣只是讓鼻子中的感受器對氣流更敏感,讓人暫時覺得鼻子不那么堵了,其實并不能真正治療鼻塞。不過該方法值得一用,每天3次,每次5分鐘即可,還可在熱水中加入些薄荷。

維生素C

人們常用維生素C來提高免疫力。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教授保羅對29項相關研究進行回顧發(fā)現,常服用維生素C并不會降低人們患感冒的次數,也沒發(fā)現有證據表明維生素C能預防或治療感冒。

9個最忽悠人的治風寒感冒偏方

誤區(qū)一:捂汗治療

許多人認為得了傷風感冒出了汗就好,習慣用傳統(tǒng)的捂汗法來治療感冒,當病人怕冷且不出汗時就讓病人喝熱生姜水,用被子蒙住身體,直至出一身大汗。出汗后身體似乎輕松了一些,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這樣做并不一定能減輕病情、縮短病程,更不能痊愈。

人患感冒時進食減少,體質較弱,如果大量出汗極易引起脫水和虛脫,使得抵抗力降低,病情進一步加重。感冒患者既要注意保暖又要注意居室空氣的流通,并應多喝白開水,以利于及時補充體液和排出體內毒素。

誤區(qū)二:暴食或節(jié)食治療

有人認為感冒期間應補充營養(yǎng)多吃葷,而有的人則認為既然感冒時沒食欲就干脆不吃東西。

其實這兩種觀點都不對,感冒時胃蠕動變緩,消化液分泌減少,吃太多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而一點東西都不吃的話,又會造成機體所需熱量供應不足,減緩康復。最好是吃些稀飯和蔬菜等清淡易消化食物。

誤區(qū)三:運動治療

不少人喜歡用“運動療法”來治療感冒。尤其是有些年輕人一旦患上感冒,便刻意進行一些體力勞動,或者到運動場上跑上幾圈、打一場籃球等。其實這種做法往往會適得其反,因為單純加大運動量會增加體力消耗,使抗病能力下降,有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誤區(qū)四:一感冒就立即服藥

感冒不一定都要立即吃藥,有些感冒可以依靠自身抵抗力和免疫系統(tǒng)來消除,如打噴嚏、咳嗽、流鼻涕和發(fā)高燒等可將病菌驅趕出體外,令病菌的破壞力減弱。如果稍一發(fā)現感冒就吃藥,不僅沒必要,還很容易引起抗藥性。

誤區(qū)五:多種藥物治療

許多人患了感冒后想使病情盡快好轉。常常同時服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如同時吃解熱鎮(zhèn)痛類、維生素類、抗生素類藥等,因為他們以為藥越多療效會越好。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有些藥物同時服用會相互抵消藥力,嚴重的甚至會對機體產生毒副作用,引起過敏反應。

誤區(qū)六:輸液感冒好得快

有些人患感冒后,非要輸液不可,以為輸液好得快。其實,輸液主要作用是緩解或減低感冒的疼痛感,讓患者身體保持足夠的水分,有體力對抗感冒病毒。

如果是不太嚴重的感冒,即使不吃藥、不打針,只要多喝水、有充足的睡眠,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會自然讓它痊愈。所以,感冒之后如何治療,最好遵醫(yī)囑,不要執(zhí)意輸液。

誤區(qū)七:喝酒祛寒

有人對于治感冒有著自己的方法,感冒喝上幾杯酒,寒氣出來就會好。

感冒治療專家認為,傷風感冒是上呼吸道炎癥的反應,感冒時喝酒會加重粘膜血管擴張充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病情進一步加重,如同雪上加霜,拖延治愈時間。因此,感冒時喝酒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誤區(qū)八:喝姜糖水

王先生患了感冒,他曾經聽老人講過喝姜糖水可以祛感冒,就試著喝了好幾天,感冒居然好了。有些人要花上千元治療感冒在他看來幾塊姜一點糖就可以解決了。

感冒治療專家認為,偏方治百病不是都靈驗的,不分清感冒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盲目地喝姜糖水驅寒治感冒,實在是諱疾忌醫(yī)。喝姜糖水治療風寒還是可取的。因此,當人們患感冒時,不宜盲目喝姜糖水。

誤區(qū)九:洗蒸桑拿

平時就愛蒸桑拿的孫先生在蒸桑拿時聽說有防治感冒的作用,周圍的親戚朋友一有感冒他都建議去蒸桑拿。

感冒治療專家認為,在平時,桑拿浴確實能讓人強壯起來。但當感冒的第一癥狀表現出來后再洗桑拿浴就已經晚了,洗桑拿時的冷熱交替反而會削弱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力。

結語:風寒感冒在我們的日常的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在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人們的抵抗力會變弱,很容易就會感冒。而治療風寒感冒的偏方也是有許多的,有一些是食療方,有一些是中醫(yī)的方法,而本文也為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收藏起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