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 周一到周日每天給自己一個“減壓閥”
“壓力大”是職場人士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然而,整天愁眉苦臉沒有用,積極尋找減壓方法才是該做的事。從周一到周日,人們所面臨的工作壓力有所不同,最好有針對性地制定一張“一周減壓時刻表”。
周一:早起最重要。“星期一綜合征”帶來的厭煩、懶惰、健忘,人們都很熟悉了。對此,心理咨詢專家王國榮建議,要想不讓自己抗拒上班,早起最重要。因為早起后充裕的時間不僅能減少焦慮感,還能有空吃一份減壓早餐,最好包括鮮奶、牛肉、花生醬和香蕉等,它們富含的色氨酸能提高大腦內(nèi)5―羥色胺的水平,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滿足感。
周二:做意象訓練。最近,英國一家人力資源公司的研究顯示,周二上午10點是一周中工作壓力的最大峰值,人們普遍感覺焦頭爛額。有專家建議,這時可以做一個心理意象訓練,具體方法是找個相對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先做10至20次深呼吸,然后想象自己在乘電梯,慢慢開始數(shù):1層、2層……直到10層,然后再想象電梯正在緩緩地降下去,倒數(shù)從10層到1層。
周三:想辦法讓自己笑。悉尼大學心理學家阿熱力教授證實,周三是人們一周中的情緒最低點,是人們接受信息最多、感覺負擔最重的時候。有專家說,這一天,想辦法讓自己笑最重要,看漫畫或者回憶一下自己的成就都是不錯的做法。
周四:把燈光調(diào)到最亮。星期四被很多人看作是“黎明前的黑暗”,它不僅是工作效率最低的一天,也是人們疲憊感最強、心情最煩躁的一天。幾天積累的壞脾氣,幾乎都在這天爆發(fā)了。專家建議,這一天最好的減壓方法是將辦公室的燈全都調(diào)到最亮。有研究顯示,燈光越亮,人在大腦中合成多巴胺和5―羥色胺的能力就越強,這兩種物質(zhì)都會讓人的心情變得平穩(wěn)、快樂。
周五:當做周一看。經(jīng)歷了周一到周四的心情壓抑,一到周五,很多人馬上變得非常放松。有意思的是,這本來應該是無心工作的一天,但對職場人群所做的調(diào)查顯示,它反而是一周中工作效率最高的一天。因此專家建議,最好將周五當做周一來看,才能善始善終,否則過于放松,反而會令下一周的開始更加緊張。
周六和周日:用一小時想想下一周的工作。不少人在周六“瘋玩”一天后,周日會陷入對下周工作的焦慮中,越想越煩躁,甚至導致失眠。在周日晚上拿出1個小時,想想自己下周該做點什么,做個簡單的工作計劃,心里就會踏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