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聚奎 因作戰(zhàn)英勇被稱“將圣”的開國將軍
許多人都能背誦毛澤東“前頭捉了張輝瓚”的詩句,卻少有人知道在這場戰(zhàn)斗中身為紅軍團長的李聚奎;許多人聽過突破烏江、強渡大渡河的戰(zhàn)斗故事,也許不知道參加那些戰(zhàn)斗的紅一師的師長就是李聚奎;很少人不知道四野,但不一定曉得李聚奎是四野的副參謀長。李聚奎這位被中央軍委譽為“功高德亦高,楷模昭后人”的開國上將,曾被稱為紅軍、八路、解放軍的開路先鋒、驍勇戰(zhàn)將和“將圣”。
率部兩次活捉敵師長
1904年12月31日,李聚奎出生在湖南省安化縣西坪村一個家境貧寒的農民家庭。1926年8月報名參軍,被編入國民革命軍唐生智第八軍工兵營一連,后編入彭德懷團。1930年10月,紅一軍團攻克贛西重鎮(zhèn)吉安后,李聚奎任第二十七團團長。12月,蔣介石集中了7個師約10萬兵力,對中央蘇區(qū)發(fā)起第一次“圍剿”。12月28日天剛放亮,敵前線總指揮張輝瓚親自率領第十八師的先頭部隊戴岳旅,由龍崗向五門嶺進犯。就在敵尖兵連剛進入被霧雨籠罩的紅軍潛伏地王竹嶺附近時,紅三軍第八、第九師分別從左、右兩翼發(fā)起猛烈攻擊。李聚奎帶第二十七團從兩山之間的山溝里向敵人發(fā)起了攻擊。戰(zhàn)況激烈,第二十五團團長王玉洪不幸負傷,李聚奎挺身而出,指揮兩個團部隊與敵人繼續(xù)戰(zhàn)斗。不久,紅軍吃掉了張輝瓚師的戴岳旅全部和張輝瓚派來增援的一個團,一鼓作氣直奔龍崗張輝瓚的指揮部。
張輝瓚的指揮部及其殘部已陷入紅軍的包圍之中,成甕中之鱉,卻仍負隅頑抗,集中火力向李聚奎所在的紅九師方向猛烈沖擊,妄圖打開一個口子突出包圍。敵人的一顆子彈打進了李聚奎的右大腿,鮮血直流。第九師政治委員朱良才趕到,命令李聚奎下去療傷。臨行時李聚奎向師長、政委建議:“讓預備隊二十六團上,就可結束戰(zhàn)斗了?!弊詈螅瑲灉鐟?zhàn)以全殲敵軍第十八師兩個旅及師部共9000余人,活捉師長張輝瓚及第五十三旅旅長王捷俊取得勝利。
第四次反“圍剿”的黃斯渡、滸灣戰(zhàn)役后,李聚奎調任紅九師師長。1933年2月26日,敵軍五十二師和一個旅集結在大龍圩。紅一軍團首長面授任務給李聚奎:“你帶九師直插大龍圩,動作要快,襲擊敵人師部,爭取活捉敵師長?!?/p>
李聚奎接受命令后,立即指揮紅九師部隊奔襲大龍圩之敵。到距大龍圩約半公里處,李聚奎停住腳步,用望遠鏡向敵人方向眺望,只見大龍圩村邊的小河橋上有一個敵指揮官,穿著雨衣,正拿著望遠鏡向有槍聲的膠湖方向張望,身后有一匹馬和牽馬的馬弁,再后有10余名提兜、帶包的軍官。李聚奎判斷,那個拿望遠鏡的人就算不是二十五師師長李明,也應該是敵軍一個較高級的指揮官。
于是,李聚奎命令部隊一線擺開,以急襲戰(zhàn)法向大龍圩包抄猛襲。通常情況下,機槍連只做火力掩護,不打沖鋒。這一次,李聚奎為了增強火力達到突擊效果,命令機槍連跟步兵連一起沖上去。僅僅40分鐘,就把敵人的一個旅和師部消滅了,俘虜敵師長李明及部下官兵300余人。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聽了報告后,非常高興。由于紅九師在第四次反“圍剿”中英勇善戰(zhàn),戰(zhàn)績顯著,李聚奎被授予二級金質紅星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