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什么是風俗貴茶?揭秘唐代時代風俗貴茶的成因

2016-06-13 23:45:3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唐代風俗貴茶,是由唐代特定的社會條件和時代背景所決定的。唐朝國家統(tǒng)一安定,經濟繁榮昌盛,為飲茶風尚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統(tǒng)治階級

唐代風俗貴茶,是由唐代特定的社會條件和時代背景所決定的。唐朝國家統(tǒng)一安定,經濟繁榮昌盛,為飲茶風尚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統(tǒng)治階級對飲茶的重視和倡導,在全國產生上行下效的效應;文人士大夫的飲茶活動及其茶詩文的創(chuàng)作對飲茶風尚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禪宗佛教與茶一味促成飲茶風尚的形成,當然這一切又與茶本身豐富的生理功效及廣大的社會功效吻合時代需要有決定性關系。

據史料記載,茶,發(fā)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興于唐而盛于宋。茶最初為藥用,繼而食用,據《晏子春秋》所記:晏相齊景公時,食脫粟之食,炙三戈五卵茗菜耳。至西漢,茶始作飲料,開始為宮廷貴族士大夫專有享用品?!秴侵尽ろf曜傳》曾記載吳王孫皓喜歡飲酒,對韋曜密賜茶荈以代酒?!稄V陵耆老傳》載:晉元帝時,有老姥每旦獨提一器茗,往市鬻之。這時,茶已成為普通飲料了。

到了唐朝,茶不僅不再是宮廷貴族士大夫階層專有享受品,而且已成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必需品。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夫茶之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以無。(王安石《議茶法》)甚至達到了滂時侵俗……以為比屋之飲(陸羽《茶經》)之勢。在唐進士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中也反映了唐代的飲茶盛況:按此古人亦飲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窮日盡夜,殆成風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唐朝不僅飲茶之風至盛,而且于此時,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問世,茶字也因唐玄宗御批而被定奪,從此茶字在唐代之前的種種別稱如荼、檟、蔎、茗、荈、詫等歸為一統(tǒng)。至此,不由人不引起深思,為什么茶自神農被發(fā)現(xiàn)歷經數(shù)千年,至唐代始風俗貴茶?形成這一現(xiàn)象的歷史原因及意義何在?

自神農氏發(fā)現(xiàn)茶為有用之物始,至唐歷經數(shù)千年,因社會長期處于動亂之中,用茶的演變進程緩慢曲折。唐朝始,國家統(tǒng)一、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整個社會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一宏觀背景和發(fā)展趨勢,有力地推動了社會各業(yè)包括茶業(yè)的發(fā)展:野生茶樹普遍實行人工栽培種植;全國產茶區(qū)域據《茶經》記載已達8個區(qū),包括42 個州和一個郡;至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全國產茶量已達100萬老擔(約10萬噸);茶稅收入40萬貫,茶葉產值突破400萬貫; 制茶技術有了新的突破,發(fā)明了蒸青制法,提高了茶葉品質,使茶不僅具食用、藥用等功能,且大大增強了茶的品飲價值;飲茶方式首次程序化、規(guī)范化;茶藝、茶道及茶文化基本形成,等等。這一切又為唐代飲茶的普及和飲茶風尚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唐朝統(tǒng)一強盛,令中國人重新樹立起對自身的信仰、認定生命的價值、追求更加美好和諧的生活。在這樣的特定時代背景中,茶以其滌煩除膩、健體輕身、祛病延年、修身養(yǎng)性等功效吻合時代的需求,而使飲茶之習蔚然成風。

唐朝的統(tǒng)一、交通的發(fā)達、開明的經濟政策,促使商人積極販茶、賣茶、為飲茶的傳播和普及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市場條件,而促成舉國之飲、比屋皆飲的飲茶之勢?!斗馐下勔娪洝分杏浻校鹤脏u、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輔,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販茶獲利可觀,令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白居易《琵琶行》)唐楊化在《膳夫經手錄》中記錄了自梁、宋、幽并間,人皆尚之,賦稅所入,商賈所裔、數(shù)千里不絕于道路的商茶情況。茶借助貫道發(fā)達的交通,大量涌入北方,使飲茶在占當時全國三分之二的北方傳播開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