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樓妓院為何要開在考場對門?
青樓,原意思是指華麗的屋宇,有時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并非妓院。但由于華麗的屋宇與艷麗奢華的生活有關,不知不覺間,青樓的意思發(fā)生了偏指,開始與娼妓發(fā)生關聯(lián)。
古代妓院為什么多開在考場對面
唐代以后,偏指之意后來居上,青樓成了煙花之地的專指。古代的妓院招待的多是讀書人,時稱“士子”。當時的“士子”地位很高,人數(shù)也少,他們口袋里揣著銀子與詩稿。
對妓院的老板來說,有銀子的就是大爺,而對青樓的妓女來說,她們多數(shù)是文學愛好者,因而面對滿腹詩文、錦繡文章的才子,便不時秋波暗送,做做佳人會才子的美夢。
舊時的考場叫貢院,尤以人才輩出的江南貢院為最。中國的士子與青樓有不解之緣,從古至今,關于才子與佳人的風流韻事便經(jīng)久不息。
唐代士子高中進士后,向鐘情的妓女寫情詩、炫耀才華,在當時是一件雅事。即使科考失意,士子們無奈之下,“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此時,醇酒佳人,又成為減輕他們落榜痛苦的安慰劑。
秦淮風月之所以興盛,當然與士子們的大力捧場有關,而士子們捧場的原因大致有三:首先,青樓為士子緊張的考試生活提供了一個舒緩的空間。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制定了嚴格的選拔機制,有些甚至有人身侮辱的味道。因而考場3天,對士子們來說不啻于蹲3天地獄,因而放榜之日,他們?nèi)玑屩刎?,如獲重生,到青樓瀟灑便成為他們的不二選擇。
其次,尋找愛情與知音是他們涉足青樓的另外一個原因。古代士子出門在外,少則半年,多則數(shù)年,須忍受青燈墨卷與孤獨寂寞,故而特別希望遭逢“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艷遇,他們的這種理想只有在青樓實現(xiàn)。
此外,由于遠離家庭,又沒有家族的“監(jiān)督”,不用擔心給列祖列宗蒙羞,所以出門在外的士子不用承擔太多的道德負擔。
此外,青樓也為士子們交朋結(jié)友、切磋詩文提供了絕佳的“宴游之所”?!笆孔印睉囍?,詩文酬酢,交朋結(jié)友,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
雖然士子間貧富有別,但絲毫不會隔斷他們成為朋友的愿望,因為對士子來說,學問文章往往是衡量他們高低的主要標志。
一個腰纏萬貫的公子,如果胸無點墨,也會成為青樓小姐嘲弄的對象;而一個學富五車的窮書生,一樣可以憑他高雅的談吐贏得佳人的芳心。
進入青樓的士子,最大的愿望是考場與歡場兩不誤。然而對讀書人來說,要做到這一點,卻并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古代的讀書人,平生最大的愿望莫過于“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而由于沉溺歡場,導致考場失意者,比比皆是。青樓確實是個迷魂蕩志的地方,更何況是青樓中的極品——秦淮青樓呢?對讀書人來說,
眼前佳人們花團錦簇,顧盼生情,一個個潘郎曹郎地叫著,讓他們充分享受到“顧客即上帝”的待遇,自然有“今日之樂,不減王公”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