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元軍主力的并非朱元璋 主打是漢人?
元末農(nóng)民起義,始于公元1351年五月的劉福通(其實浙江的方國珍還要早,只是孤軍影響不大罷了)。劉福通以紅巾軍起義于河南穎川,義旗一舉,天下苦元已久,于是紛紛揭桿而起——徐壽輝起于湖北羅田,芝麻李起于江蘇徐州,張士誠起于江蘇泰州,郭子興起于安徽濠州,明玉珍起于湖北隨州……
幾年之后的公元1356年,黃河以南基本上已是漢人天下:劉福通擁韓林兒為帝,擁有安徽、江蘇、河南、山東等大片領土,并不斷向北方和西北進攻。徐壽輝稱帝于武昌,擁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張士誠稱王于蘇州,擁有江蘇、浙江等地。明玉珍則殺入四川、云南,也將稱帝。這四支隊伍是消滅黃河以南元朝勢力的主力軍。而此時繼承已死的郭子興隊伍的朱元璋,則兵不過區(qū)區(qū)二、三萬,地仍然局處于安徽中部的滁縣、和州一小塊地方。
朱元璋放眼四望,天下將被瓜分完了。除非自己愿意投靠誰,否則得趕緊抓住時機搶地盤。老朱如今有點力量了,可不想再投靠人了,也要在這亂世當中,碰碰大運??墒窃趤y世中闖,得有地盤和人馬。自己現(xiàn)有的地盤太小了,而且窮得快吃不上飯了,就這窮地方,怎么擴充人馬呀。然而搶地盤,又向哪兒搶:北面是義軍中勢力最大的劉福通,黑壓壓橫亙在中原,元朝軍隊全靠他擋住,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有自己施展的地方。東面沿海一帶,是張士誠的地盤,西面則是徐壽輝,以自己現(xiàn)在這點力量,跟誰搶呀!
朱元璋不愧是有眼光的,他發(fā)現(xiàn)元朝的勢力最弱的是在南方,而南方現(xiàn)在還有一塊不大不小的地方在元朝手里:那就是張士誠和徐壽輝勢力中間的江蘇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長溜地方。這塊地方,人口眾多,物產(chǎn)豐饒,而且其中還有一個虎踞龍盤的歷史名城建康。拿下這塊地方,自己的勢力立刻就能倍增,和人搶天下的資本也就大大增加嘍。
鄱陽湖之戰(zhàn)為朱元璋統(tǒng)一江南,進而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礎。
于是朱元璋立即發(fā)兵,由采石磯偷渡長江。攻下南京后,又繼續(xù)向南進攻。用四年時間,一直打到浙江的金華、衢州。
這就是朱元璋全部的抗元歷史。以后他就一直在南方和徐壽輝(后來是陳友諒)打,和方國珍打,和張士誠打??傊恢痹诤蜐h人打,而再也沒有打過蒙古人。如果說,元朝在黃河以南有100萬軍隊的話,朱元璋抗擊和消滅的至多不過十分之一。
朱元璋在南方搶地盤的幾年間,淮河以北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勢力有了極大的發(fā)展。劉福通早于1355年就擁立韓林兒于安徽亳州,建國曰宋,年號龍鳳。然后他大集中原抗元勢力,在北方分四路大舉向元朝進攻。他自己在中路,打下了河南全部,并遷都于開封。北路以關先生為首,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東路以毛貴為首,打下了山東。西路以白不信、李喜喜為首,一直打到陜西鳳翔。一時間,紅巾軍號稱百萬,幾乎掀翻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