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李秀成是誰 李秀成有怎樣的身世之謎?

2017-01-03 12:35:1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李秀成(1823~1864年),初名李以文,廣西藤縣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國著名將領(lǐng),近代中國軍事家、政治家。出身于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幼年和

李秀成(1823~1864年),初名李以文,廣西藤縣大黎里新旺村人。太平天國著名將領(lǐng),近代中國軍事家、政治家。出身于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幼年和父母一起“尋食度日”,生活十分艱難。參加太平軍后,他作戰(zhàn)機智勇敢,很快從一名普通的士兵晉升為青年將領(lǐng)。天京變亂后,他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力撐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等軍事上的勝利,并建立蘇福省、天浙省,中興了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為忠王,稱“萬古忠義”。1864年,天京陷落后,李秀成被俘遇害。

據(jù)史書記載,太平天國著名將領(lǐng)忠王李秀成是廣西藤縣人,生于1823年。1864年6月天京城破后被俘。于當年8月被清軍將領(lǐng)曾國荃處死。他一生英勇善戰(zhàn),愛民如子。他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力撐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等重大軍事上的勝利。然而,支撐起太平天國半壁江山的忠王李秀成其實是海州人,他自小一直生活在鐵牛鎮(zhèn)上。鐵牛鎮(zhèn)和沭陽縣城的‘恒順公皮貨店’都是他經(jīng)營的。青年時,他就加入哥老會的青幫,在海州的輩分很高,備受擁戴。在家鄉(xiāng)李秀成曾是與沈萬山齊名的沭陽首富程震泰家的座上客。海州一帶的青幫頭子馬君甫和李秀成是至交,也因為他經(jīng)營著皮貨店和販馬生意,因此而客居廣西藤縣。參加了金田村太平天國起義,到1864年南京城破卻是曾國荃與李秀成的共謀和默契。因為曾國荃久功南京不下,朝廷有意派李鴻章協(xié)攻。曾氏兄弟怕人攬工,更加急于攻入南京。于是曾國荃乘李秀成的妻舅宋永棋入曾氏大營探聽軍情之際,要宋轉(zhuǎn)告忠王,只要讓出南京,什么條件皆可商量,忠王得知后,審時度勢,認為南京城破,只是時間問題,城內(nèi)嚴重缺糧,如果堅持下去,軍民必然遭殃。曾、李雙方為漢人,不應自相殘殺。于是提出兩點要求:一是清軍入城不得燒殺傷害百姓,二是容幼主洪福出城,不得追殺,于是李秀成安排家將帶著他和鎮(zhèn)江小妾所生的九歲兒子李學富潛逃出城去海州家鄉(xiāng)碩湖灘的鐵牛鎮(zhèn)上藏伏,隱姓埋名,過著常人生活。自己帶著洪秀全兒子洪福沖出城墻缺口,以備東山再起。后來看到清軍入城而無惡不作,后悔不已。此時洪福已被沖散,不知下落,絕望之下,李秀成想在一間破廟里自殺,被鄉(xiāng)民發(fā)現(xiàn)阻止。后終因陶大蘭告密,被清軍肖孚四部俘獲。

李秀成北俘出乎曾氏兄弟意外,打亂了原來默契和計劃,只好上奏朝廷,揚言要嚴行拷問,押送京師,一面囑李秀成不要在供詞上寫明自己是淮河下游的海州人,只寫是參加起義時客居廣西藤縣人,為日后安排李秀成逃往海州家鄉(xiāng)做好掩護。

經(jīng)過曾氏兄弟的密商又上奏朝廷,謊稱李秀成的‘黨羽尚堅,民心未去,押送實不安全,’要蔣李秀成于同治三年七月初六日就地正法。實際上,李秀成被曾氏兄弟偷天換日,密送到地處海州碩項湖灘的鐵牛鎮(zhèn)上,與先行逃出的‘小王子’李學富一起隱居于家鄉(xiāng)。過起常人生活。后來,李學富一直在鐵牛鎮(zhèn)上行獸醫(yī),一直到1939年,84歲的小王子李學富才敢向世人透露這段自家的傳奇歷史。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