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巧姐最后結局是什么?王熙鳳之女巧姐簡介
紅樓夢巧姐最后結局是什么?巧姐最后去哪了?
巧姐,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人物,金陵十二釵之一,榮國府王熙鳳與賈璉之女。巧姐由于年紀幼小,性格尚未形成,在書中處于陪襯地位。她生日七月初七,劉姥姥給她取名“巧姐”。在高鶚整理的《紅樓夢》后四十回賈府破敗后,她險些被王仁、賈環(huán)、賈薔、賈蕓等人賣給一個外藩王爺,幸而劉姥姥、平兒、王夫人合力將她救出,最后由賈璉作主嫁到姓周的富農(nóng)家,豐衣足食。但根據(jù)書中判詞及伏筆,“狠舅奸兄”應是王仁和賈蓉,婚配則是劉姥姥的外孫王板兒。
在金陵十二釵正冊女兒中,巧姐與秦可卿同輩,而年齡最小。她嬌貴多病,第21回染了痘疹,第42回撞了花神,第84回驚風。清虛觀打醮,鳳姐催著張道士換巧姐的寄名符。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臨走之前受鳳姐所托給大姐兒取名字,劉姥姥聽說巧姐生日農(nóng)歷七月初七,是乞巧節(jié),便給她起名巧姐,“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日后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兇化吉,從這‘巧’字上來”。
前八十回巧姐戲份較重的一次出場僅出現(xiàn)在劉姥姥游大觀園的文中:“那大姐兒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的,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便也要佛手。丫鬟哄他取去,大姐兒等不得,便哭了。眾人忙把柚子與了板兒,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與他才罷。那板兒因頑了半日佛手,此刻又兩手抓著些果子吃,又忽見這柚子又香又圓,更覺好頑,且當球踢著玩去,也就不要佛手了。”這個細節(jié)仍然只是陪襯,表現(xiàn)她嬌生慣養(yǎng),并暗示她與板兒的姻緣。
巧姐結局疑點
后四十回巧姐結下三樁仇怨:第84回驚風,賈環(huán)不慎打翻藥铞子;第88回巧姐見到賈蕓就哭;第114回鳳姐死后,王仁想趁機撈一把,巧姐嫌他“我媽媽在時舅舅不知拿了多少東西去”。第117~119回巧姐險些被賣給一個外藩王爺,參與者有:王仁(舅),賈環(huán)(叔),賈薔、賈蕓(兄),刑大舅(舅爺),邢夫人(祖母)。危急時刻被劉姥姥、平兒、王夫人合力營救。第119回巧姐回府,后來下嫁農(nóng)村。此結局基本符合前八十回的設定。
但又存在兩個疑點:據(jù)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伏筆,巧姐奸兄鎖定為賈蓉,而賈薔、賈蕓都是好男兒;據(jù)劉姥姥起名及柚子佛手的伏筆,巧姐姻緣鎖定為王板兒,而不應憑空出來一家姓周的富農(nóng)。對此,我們無需一驚一乍,因為《紅樓夢》本來就是一部充滿矛盾的書,例如巧姐與大姐是二是一?前八十回也很混亂。在長達十年、增刪五次的改稿過程中,作者前后期創(chuàng)作思路發(fā)生了改變,而巧姐、賈薔、賈蕓的前后矛盾恰好留下了改稿痕跡。
另外,脂批和探佚學認為巧姐要被賣到青樓,后由劉姥姥贖身,87版紅樓夢予以采納。
人物賞析
巧姐有個“巧”字,她的結局在金陵十二釵中可謂最圓滿,那為什么說薄命呢?這是因為“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她經(jīng)歷抄家、喪母兩大磨難,在家中飽受欺負,更險遭狠舅奸兄毒手,畢竟有過逢兇遇難的波折,自身又多災多病,不得不以貧苦來化解。
巧姐的遭遇更多照見了其他人的人性。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特寫鳳姐對賈蓉有恩,賈薔下姑蘇采買女伶、賈蕓進大觀園種樹也多虧鳳姐、賈璉提攜,王仁更是從鳳姐這里撈到不少好處,可后來反倒是這幾個親舅兄謀害巧姐,讓人感嘆世態(tài)炎涼、人情勢利。日久見人心,真心知恩圖報的卻是同姓連宗、偶受小惠的外四路來的貧苦鄉(xiāng)下人劉姥姥和王板兒。而平兒能順利護送巧姐出家門,也得益于她平時待人寬厚,替鳳姐行善積德。
第92回為巧姐立傳,寫她慕賢良。文中詳寫不厭貧的(孟光的荊釵布裙,鮑宣妻的提甕出汲,陶侃母的截發(fā)留賓,還有畫荻教子的)、苦盡甘來的(樂昌公主破鏡重圓,蘇蕙的回文感主),恰是巧姐性格和命運的寫照。第15回鳳姐寶玉在一個莊戶人家見到二丫頭紡績,也預示了巧姐結局。
巧姐判詞
原文
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紡績。其判云:
勢敗休云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注釋
這一首是說巧姐的。
1、“勢敗”句——賈府后來一敗涂地、子孫流散,所以說“勢敗”、“家亡”。那時,任你出身顯貴也無濟于事,骨肉親人也翻臉不認。當指她被“狠舅奸兄”賣出。
2、“偶因”句——劉姥姥進榮國府告艱難,王熙鳳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后來賈家敗落,巧姐遭難,幸虧有劉姥姥相救,所以說她是巧姐的恩人。脂批說劉姥姥“有忍恥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事”(甲戌本第六回),又說巧姐與板兒有“緣”(庚辰本第四十一回),當是指他們后來結成夫妻,過著自食其力的勞動生活?!芭肌保Z府本不存心濟貧,鳳姐更慣于搜刮聚斂,對劉姥姥不過是偶施小恩小惠而已?!扒伞保Z意雙關,是湊巧,同時也指巧姐。
判詞翻譯成白話就是:家勢已經(jīng)衰敗就別提當年富貴,家破人亡就別說誰是骨肉至親。偶然接濟過的劉姥姥,后來成了救命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