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都洛陽兵變 揭開后唐史上兵變與潞王奪權
唐代之后,進入五代十國時期,戰(zhàn)爭不斷,社會紛亂無序,你方唱罷我登場,都城時遷開封時遷洛陽。唐代之后,后梁建國,時為公元907年,建都開封,公元909年從開封遷都洛陽,公元913年末帝即位后還都開封。從頻繁的遷都中就可看出當時的社會有多亂,中國自此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后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后唐滅后梁,李存勖稱帝(即后唐莊宗),遷都洛陽。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號唐,史稱后唐。李存勖手下大將李嗣源,在建立后唐過程中屢立戰(zhàn)功,遭到李存勖的猜疑。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初,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帶)發(fā)生兵變,莊宗派李嗣源率兵征討叛軍,李嗣源騎在馬上悶悶不樂,手下將領都為他鳴不平,說:“皇上憑啥猜忌你要造反?干脆趁這次出征反了吧!我們擁立你來當皇帝!”
鼓動他造反最積極的,就是后來做了“兒皇帝”(后晉高祖)的石敬瑭(此人墓在宜陽縣),他是李嗣源的女婿,自然巴不得岳父當皇帝。可是李嗣源有點兒猶豫,他甚至想返回洛陽向李存勖請罪,弄得石敬瑭對他很有意見。石敬瑭勸岳父道:“您現(xiàn)在領兵在外,部將皆要反,主帥不反,恐有殺身之禍!”李嗣源只好同意舉事。石敬瑭主張先奪取開封,再揮師洛陽,以成就大事,李嗣源接受了這個建議。石敬瑭自告奮勇,親率敢死隊為前鋒,猛打猛沖。當年三月十七日,后唐莊宗為防李嗣源、石敬瑭從北邊進攻洛陽,遂令騎兵扼守河陽橋(位于今孟津縣與孟州間)。十八日,莊宗詔令大將李紹榮從外地趕回洛陽,他親自出城到鷂店(今孟津耀店)相迎,讓李紹榮率騎兵沿黃河設防。二十四日,莊宗親率主力向東,兵指汜水,準備迎敵。
戰(zhàn)場看似往洛陽的東邊移了,實則戰(zhàn)爭的指向卻是洛陽。二十五日,李嗣源率軍到達滑州(今滑縣),派石敬瑭襲取汴州(今開封),隨后李嗣源率大軍亦至汴州。后唐莊宗看到這種情況,就在滎陽東集結兵力,先派3000騎兵為前鋒,徑直向東,與李嗣源爭奪汴州。然而,他的部下姚彥溫卻率眾叛逃,投降了李嗣源,這對莊宗打擊很大,他只好命大軍返回洛陽。莊宗一路走回洛陽,心情沮喪。他算了一下:當時從洛陽出發(fā)東征,共有2.5萬兵馬,可此時已經(jīng)有1萬人叛逃了。在汜水,莊宗留下士兵3000人守汜水關,自己率隊黯然回洛。
在東線,李嗣源占領汴州后,即命石敬瑭率前部人馬直取汜水,一路招募兵馬,兵力大增,氣勢洶洶奔向洛陽。四月一日,李嗣源、石敬瑭等各路兵馬在洛陽聚齊,騎兵列陣于宣仁門(東門)外,步兵列于五鳳門(南門)外,準備攻城。恰在這時,莊宗這邊又出變故,其將領郭從謙反叛,率兵馬陣前倒戈。莊宗聞聽兵變,急忙與諸王率騎兵平叛,并將叛軍趕出宮門。這時,莊宗的另一部將朱守殷正率騎兵在洛陽城外駐扎,莊宗召他來勤王平亂,想內(nèi)外合擊叛軍。可是朱守殷不聽命令,首鼠兩端,坐觀其變。叛軍利用這一空當,焚燒宮門,進入宮城,莊宗手下的部將都逃跑了。
紛亂中,莊宗李存勖被流矢射中身亡。四月三日,李嗣源入洛陽稱帝,即后唐明宗,改名亶,改元天成。這下石敬瑭高興了,老岳父做了皇帝,他做了河東節(jié)度使,鎮(zhèn)守太原,成了“大軍區(qū)司令員”。李嗣源也和莊宗李存勖一樣,疑心太重,不但猜忌女婿石敬瑭,甚至猜忌自己的兒子,使得君臣離心,叛將時有出現(xiàn)。公元933年冬,李嗣源病危,他的兒子秦王李從榮怕帝位落到其他兄弟手中,帶兵逼宮,想搶先控制政權,卻被禁軍殺死。經(jīng)此折騰,李嗣源憂憤交加,死了。李嗣源死后,其第五子宋王李從厚接班,即閔帝。此人年紀較小,并無戰(zhàn)功,而時任鳳翔節(jié)度使的潞王李從珂(明宗養(yǎng)子)以及河東節(jié)度使石敬瑭,長期跟隨明宗征戰(zhàn),戰(zhàn)功赫赫,不但不能當朝臣,反而遭到其他朝臣的排擠,自是不服,又想造反。
清泰元年(公元934年)二月,朝廷對節(jié)度使進行大調(diào)整,想把石敬瑭和李從珂從其長期盤踞的根據(jù)地調(diào)離,以便除掉他們。潞王決定造反,朝廷派兵來鎮(zhèn)壓。潞王見形勢危急,遂登城演說,使官兵分化,有一部分官兵倒戈,投降了潞王,潞王兵力大增,率眾東來,占了長安,然后繼續(xù)東進,逼近洛陽,在洛陽的閔帝大驚,趕緊部署洛陽防務。他親自撫慰將士,把府庫里的財物都拿出來犒賞將士,允諾平定潞王叛亂之后再行重賞,又調(diào)派數(shù)路人馬去鎮(zhèn)壓潞王。可是,這些人見閔帝軟弱,紛紛向潞王投降,竟無一人應戰(zhàn)。守衛(wèi)洛陽的康義誠,一點兒不義,半點兒不誠,竟然率禁軍離洛西去,閔帝趕緊指揮余部負責京城防務,豈不知這些人早已受了潞王的招降,暗中布置,擬降潞王。
康義誠率軍向西,到達澠池縣東,將士紛紛棄甲,爭相向潞王投降。到最后,他身邊僅剩幾十人,恰遇潞王的偵察兵路過,就對偵察兵說:“我準備投降,請把降書轉呈潞王吧?!本瓦@樣,潞王一路東來,非常順利。他發(fā)出通告,說:“我只殺兩奸臣馮赟和朱弘昭,其他人一律不殺。”消息傳到洛陽,朱弘昭因畏懼自殺,馮赟被殺,閔帝出逃,途中也被殺。百官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走出洛陽城,乖乖迎接潞王。潞王兵不血刃,進了洛陽。不久,潞王李從珂即位(后唐末帝),輕輕松松地就奪取了帝位??墒?,接下來,那個頗有實力的石敬瑭,又該和他爭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