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文宗李珦是誰 文宗李珦 顯德王后的關系怎樣
朝鮮文宗李珦是誰
朝鮮文宗李珦是朝鮮的第五位君主,其父親是朝鮮歷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李裪。朝鮮文宗李珦生于1414年,卒于1452年,字輝之,是朝鮮世宗李裪與昭憲王后的嫡長子,李珦在1422年就被封為了世子,1445年才開始幫助文宗李裪處理政務,1450年在文宗李裪去世之后登上王位,但是在位時間只有兩年,1452年因病去世。
朝鮮文宗李珦去世的時候只有39歲,這個時候的的李珦已經(jīng)生育了三位王子和四位公主,但是王子之中的兩位夭折了,只留下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不管怎么說朝鮮文宗李珦還是為朝鮮生育了一位繼承人的,但是這位繼承人登上王位的時候只有12歲,還是一個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所以后來王位被自己的叔叔首陽大君李瑈奪去了。
朝鮮文宗李珦不像自己的父親和祖父那樣崇尚儒道,抑制佛教,李珦本人體弱多病,喜好佛教,不僅僅在自己的宮內(nèi)修建佛堂,供奉神佛,而且在全國的范圍內(nèi)對寺廟進行供養(yǎng)布施,很多大臣因為與朝鮮文宗信仰不同經(jīng)常上書勸諫,但是朝鮮文宗還是一意孤行,但是佛祖并沒有保佑文宗李珦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李珦年紀輕輕就撒手人寰,其唯一的兒子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的王位也被李珦的弟弟首陽大君李瑈奪走,并且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后來年僅17歲就被自己的叔叔首陽大君李瑈殺死,可見佛祖并沒有因為朝鮮文宗李珦的供奉而對李珦多加關照。
文宗李珦 顯德王后的關系
文宗李珦顯德王后是夫妻,顯德王后是文宗李珦的妻子,顯德王后生于1418年,卒于1441年,去世的時候只有二十四歲,據(jù)說是因為生育了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之后去世的,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生下之后的第二天顯德王后就去世了,所以文宗李珦的顯德王后是因為難產(chǎn)而死。顯德王后權氏去世之后被世宗封為“顯德嬪”。
文宗李珦的顯德王后本貫安東,權氏,1431年入宮做了當時的世子李珦的后宮承徽,后來晉升為良媛,曾因為懷孕受到當時的世子嬪奉氏的妒忌。后來世子嬪奉氏被廢掉,由于顯德王后權氏進退之間非常的遵守禮法,得到文宗李珦的寵愛,也得到世宗李裪和昭憲王后的喜愛,于是被立為世子嬪,之后于1435年生育了敬惠公主,并且于1441年生于了嫡長子也是后來文宗李珦存活下來的唯一的兒子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
文宗李珦與顯德王后的感情非常的好,這一方面是因為顯德王后的賢德,另一方面是因為顯德王后的美麗。但是這一對夫妻都是壽數(shù)非常短的人,顯德王后二十四歲去世,文宗李珦39歲的時候就撒手人寰,留下了正當年幼的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如果太宗李珦不是死的那么早的話朝鮮王朝的歷史就會重寫。
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在文宗李珦去世之后繼位,繼位之后追封自己的母親為“顯德王后”,這一稱號在世祖時期曾經(jīng)被撤銷,世祖曾經(jīng)將顯德王后廢為庶人,但是朝鮮中宗繼位之后得到了平反,并且移葬顯陵。
文宗李珦 李祹的關系
朝鮮文宗李珦是朝鮮世宗李裪的嫡長子,文宗李珦在李裪去世之后登上了王位,文宗李珦繼承了其父親李裪喜愛讀書的好習慣,但是文宗李珦卻不像其父親那樣健康有為,文宗李珦不僅僅是一個文弱書生,更是一個體弱多病的人,世宗李裪最終選擇了文宗李珦,并且將王位傳給李珦最大的原因就是李珦是嫡長子。
文宗李珦也像其父親李裪一樣熱愛讀書,堪稱是一位非常文弱的君主,文宗李珦1414年出生,1452年去世,1422年就被封為了世子,之后雖然在世子之位,但是卻是總是處于學習之中,也許正是因為文宗李珦的學習成績比較的好,所以酷愛讀書學習的世宗李裪才一直認定了李珦就是王位的合適的繼承人。
文宗李珦在這個世界上只生活了三十九年,是朝鮮的第五代君主。1445年世宗李裪身體抱恙,文宗李珦開始幫助處理政務,這個時候的李珦已經(jīng)是一個朝氣蓬勃的青年,也正是因為其處理政務的能力還是比較不錯的,才使得世宗李裪認可了其繼續(xù)作為繼承人的地位。1450年文宗李珦繼承了李裪的王位,但是這位文宗在位時間非常的短,1452年就因病去世了。李珦去世之后李珦唯一的兒子李弘暐繼位,這是一位只有十二歲的幼主,很快首陽大君李瑈發(fā)動了癸酉靖難,奪去了王位,李瑈就是朝鮮世祖。文宗李珦的父親李裪如果知道會有這樣一個后果,不知是否會后悔讓文宗李珦繼承王位。
文宗李珦謚號是什么
文宗李珦是朝鮮的第五代君主,是世宗大王李裪的嫡長子,也許正是因為其是嫡長子所以才被立為世子,最終成為了君主的。文宗李珦去世之后被上謚號恭順欽明仁肅光文圣孝大王,安葬在了楊州顯陵。文宗李珦的這個謚號也是對其一生的評價,文宗的這個謚號是其兒子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定立的,所以評價也是比較高的。
下面結合文宗李珦生平評析一下文宗李珦謚號的意思。“王”的意思是仁義所往、民往歸之。這是任何一代君主都會得到的尊稱,因為每一代君主都認為自己的位置是天命所歸,也是人民的選擇。
文宗李珦謚號恭順欽明仁肅光文圣孝大王的意思就是對文宗一生的評價,意思是指文宗一生“敬事供上、德性寬柔、小心勵翼、貌恭心敬、居上能謙、慈惠愛民、揚善賦簡、善事父母”。從文宗李珦的生平來看這些評價雖然不乏溢美之詞,但是還是比較契合的。首先文宗李珦能夠做到“敬事供上、善事父母、貌恭心敬”,正是由于這一點才使得自己非常有睿智的父親李裪的看重最終成為了王位的繼承人,文宗李珦是一位佛家的弟子,非常喜愛佛法,作為一個喜愛佛教的人來說應該是能夠符合佛家的心性要求,一定是一位可以做到擁有佛家尊崇的品質(zhì)的人,比如“德性寬柔、居上能謙、慈惠愛民、揚善賦簡”的人。另外,文宗李珦八歲就被立為了世子,之后在世子的位置上坐了三十余年的時間,這個位置上的人可以稱得上是坐在休眠的火山口上的人,李珦能夠在這個位置上那么多年,沒有被廢黜,最終登上王位,一定是一個“小心勵翼”的人。
總而言之,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為自己的父親定立的這個謚號是比較符合文宗李珦的生平經(jīng)歷的,文宗李珦謚號是對其一生比較客觀的評價。
文宗李珦的子女有誰
文宗李珦是朝鮮的第五代君主,文宗李珦生于1414年,卒于1452年,去世的時候年僅39歲,雖然在世的時間比較的短,但是文宗李珦的子女還是不少的,但是對于文宗李珦的子女來說有這樣一位父親卻是不幸的,因為他們處于政治斗爭的漩渦之中卻無法得到自己父親的庇佑,所以可以說文宗李珦的子女命運多舛。
文宗李珦的子女中有三位王子,但是其中的兩位不幸早早就夭折了,存活下來的只有嫡長子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這位文宗李珦唯一的兒子,在文宗李珦去世之后繼位做了朝鮮的第六代君主,但是這個時候的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只有十二歲,還是一個懵懂之中的孩子,所以沒有能力保住自己的王位,1455年其叔父首陽大君李瑈發(fā)動了癸酉靖難,將這個孩子趕下了王位自己做了朝鮮的第七代君主,歷史上稱之為朝鮮世祖。
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后來一直被自己的叔父幽禁著,但是很多對權力充滿了欲望的人卻頻頻的打出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的旗號起兵反對世祖李瑈,這促使世祖李瑈最后下定決心將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殺死了。
文宗李珦的子女之中除了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比較有名氣之外,嫡公主敬惠公主的資料也比較的多,嫡公主敬惠公主是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的同母姐姐,初封平昌郡主,1450年嫁給了寧陽尉鄭悰,生育了一子一女,1456年因夫君鄭悰協(xié)助端宗復位,被貶至光州,1461年十二月,由于貞熹王后為其講情,世祖以及大臣認為敬惠公主乃文宗嫡女,且無罪應恢復身份,于是重新恢復了敬惠公主的身份。
揭秘癸酉靖難李珦
癸酉靖難李珦說的是李珦去世之后爆發(fā)的癸酉靖難,癸酉靖難發(fā)生在朝鮮文宗李珦去世之后,所以說癸酉靖難與李珦的關系不是很大,如果一定要說癸酉靖難與李珦有關系的話,那么就是癸酉靖難的發(fā)生是因為朝鮮文宗李珦去世的太早造成的,其去世之后唯一的兒子李弘暐繼位,1455年李珦的弟弟首陽大君李瑈發(fā)動了癸酉靖難奪取了王位。
朝鮮文宗李珦是朝鮮世宗李裪的嫡長子,在其八歲的時候就被立為了世子,可以說在世子的位置上很多年,但是直到1445年世宗大王身體不好的情況下才開始幫助自己的父親處理朝廷的政務,但是李珦體弱多病,1450年登上王位,1452年就因病去世了,李珦去世之后其子李弘暐繼位,但是這個時候的李弘暐只有十二歲,堪稱是孤兒寡母,這個時候太宗李芳遠的次子李瑈也就是李珦的弟弟在自己的謀臣的攛掇之下發(fā)動了癸酉靖難,聲稱要清君側,掃除哪些“奸佞之臣”,將李珦的兒子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趕下了王位,自己做了朝鮮的大王,李瑈就是朝鮮的世祖。
世祖李瑈登上王位之后反對李瑈的人有很多,他們總是打著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的旗號反對世祖李瑈,于是世祖李瑈對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的存在就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忌憚,最終下了要殺死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的決心,于是勒死了朝鮮端宗大王李弘暐,癸酉靖難李珦的兒子被趕下了王位,并且最終被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