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珞巴族為什么沒有文字 珞巴族的民間口頭文學

2016-06-07 11:26:0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珞巴族雖然沒有文字,但卻有豐富多彩的民間口頭文學,有遠古的神話傳說,有反映民族心理、生活習俗和愿望的酒歌,有反映男女愛情的情歌,還

珞巴族雖然沒有文字,但卻有豐富多彩的民間口頭文學,有遠古的神話傳說,有反映民族心理、生活習俗和愿望的酒歌,有反映男女愛情的情歌,還有大量贊頌征服自然和邪惡的英雄故事,有寓意深奧的諺語。許多故事和習俗是珞巴族歷史的形象的再現(xiàn)。

它是西藏文化寶庫中又一顆晶瑩的明珠,它不僅是珞巴族的精神財富,而且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它將給世界文苑增添異彩。珞巴族民間文學體裁多樣,題材廣泛,在創(chuàng)作方法上表現(xiàn)出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具有較高的藝術魅力和文學價值。

神話是珞巴族古老的文化形式,占有重要地位。它反映了珞巴族從開天辟地到氏族社會這一漫長歷史的變遷。有反映人類起源的神話,有涉及圖騰崇拜和群婚痕跡的,有反映狩獵、農(nóng)耕活動的,更多的是描繪人與自然、兇神猛獸斗爭的。

這些神話和傳說不僅具有濃厚的神奇色彩,而且還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他們對遠古歷史的朦朧記憶。珞巴族特別喜歡反復講述珞巴族起源的民間文學,他們說,這些就是他們的祖先,這些就是他們沒用文字書寫的歷史。這些作品,風土氣習濃厚,敘述樸實,表達了人們對祖輩先民和鄉(xiāng)土的熱愛。

珞巴族的民間故事,題材十分廣泛,形式多樣,多數(shù)故事的敘述,都有迷人的幻想和深刻的生活哲理,它常常寓褒貶于浪漫主義情節(jié)里,以表達人們的是非、愛憎的情感。動物故事占了很大比例,它以擬人的手法,寓意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生活中人與人的關系,尤以英雄智斗妖魔鬼怪而獲勝居多。

有些借助對動物的敘述,把各種動物賦于人性,作為某種思想、觀念和道德的象征,意味深長地對某些社會現(xiàn)象或行為予以褒貶,從中闡明某種人生哲理,具有寓言的性質。25萬字的《珞巴族動物故事》將敬獻給讀者。還有100多個故事編成的《珞巴族民間故事》尚待出版。

珞巴族還有篇幅較大、別具一格的史詩,聽起來情節(jié)相當荒誕離奇、難以置信,但它卻說明了珞巴族先民對天地人類起源的幻想以及人類初期的艱苦卓絕的搏斗。它把神話、傳說、故事和習俗融于一體,鋪陳浩迭,構成了古代珞巴族的史詩。

史詩往往涉及許多領域和方面,顯然是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加以豐富的想象創(chuàng)作出來的,盡管其中有不泛荒謬之處,然而它卻把人類起源歸之于動物界,并且把人類體質形態(tài)的進化同勞動創(chuàng)造了火的使用聯(lián)系起來,這些恰恰是巧合了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的。史詩還反映了珞巴族從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轉化的明顯痕跡。史詩和神話描繪的人類在自己發(fā)展的初期,以攝取天然食物為主、姐弟結婚、血緣內部婚配的情景,也是符合歷史真實的。

這些口頭文學的創(chuàng)作充分反映了珞巴族人民富于想象和探索的精神。珞巴族是聰智的和文明的民族。

諺語和謎語是珞巴族人民長期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也是他們智慧的結晶。珞巴族將生產(chǎn)、生活經(jīng)驗以諺語和謎語的形式,口耳相傳,借以達到傳播知識、增長智慧、啟迪和教育后人的目的。諺語是以精煉形象的語言和反映人生哲理為其特征的。謎語是一種短小而富有情趣的語言游戲,它們生活氣息濃郁,起著提高情操智力的作用。5千多條諺語組成的《珞巴族諺語》(藏漢文)也因資金困難未能出版。

珞巴族是一個能唱善舞的民族,每逢節(jié)慶、宴請、嫁娶或祭祀場合,他們都要舉行通宵達旦的歌舞活動。民歌有時政歌、勞動歌、贊美歌、情歌、葬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和合唱,以對唱為主,合唱次之。他們有自制竹哨等多種樂器。含曲譜的《珞巴族民歌精選》也將獻給讀者朋友。20萬字5千多首民歌匯集的《珞巴族歌謠》(藏漢文)總有一天要和讀者見面的。

縱觀珞巴族的民間文學,它反映了宗教社會和政治歷史概況,從歷史觀點來看,這是極其珍貴的,科學價值極大。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