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體質(zhì)養(yǎng)生 > 正文

補氣血養(yǎng)腎的方法

2017-06-16 20:01:5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有些人因腎虛而吃補腎的藥,但補腎藥,多味厚而難于消化,通常,腎沒補上,卻成了脾胃的沉重負擔,最后,補藥停滯不消而成為毒素,所謂的虛

有些人因腎虛而吃補腎的藥,但補腎藥,多味厚而難于消化,通常,腎沒補上,卻成了脾胃的沉重負擔,最后,補藥停滯不消而成為毒素,所謂的虛不受補,便有脾胃虛而難于消化之意。還有人心肝火旺,常年需服用寒涼之藥以清熱解毒。豈知寒涼之藥最傷脾胃,這就象常年把自家的莊稼地當作戰(zhàn)場一樣,最后,就算不被敵人打敗,也會因無糧草而餓死。所以我們一定要給自己一些儲備—氣血的儲備。

在這我向大家推薦個方子,叫做山藥薏米芡實粥,我吃了一段時間感覺不錯,還有不喜歡此粥味道的人,也是與此無緣,勉強硬喝也吸收不好。不如去找您喜歡的味道。留心感覺,總能發(fā)現(xiàn)的。把干的懷山藥片用刀切成山藥屑,把芡實、薏米分別用搟面杖軋碎,然后泡20分鐘,煮出來的粥我覺得很好吃,而且比較省火,大家可以嘗試下。

很多朋友患有慢性病,癥狀很多,從頭到腳,好象就沒有舒服的地方,病雖不是很危重,但總是牽延不愈,時好時壞,令人煩惱不堪。其實這樣的朋友當務之急是要培補您的氣血,氣血充足了才有抵御病癥的資本,而如何補氣血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呢?中醫(yī)說: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要想氣血充沛,必須要先把脾胃調(diào)養(yǎng)好才行,有些人吃一點東西就飽脹不適,難以消化;還有人吃下東西,不能很好的吸收,或腹瀉、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或不長氣血而長贅肉。諸般問題,皆因脾不健運造成。所以補益脾胃是改善體質(zhì)的關鍵和前提。如果脾胃連五谷菜蔬都難以消化,那么藥物就更難于被吸收了。

山藥、薏米、芡實是同氣相求的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用時也各有側重,山藥可補五臟,脾、肺、腎兼顧,益氣養(yǎng)陰。又兼具澀斂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補中有清,以去濕濁見長。芡實,健脾補腎,止瀉止遺,最具收斂固脫之能。有人將三藥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棗,以治療貧血之癥,療效顯著。

這是那種不急不躁、從容有力、可以托付一生的朋友。會在我們百般無奈,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我們以最無聲、最持久、最平和的幫助。通常的食物,即使是那些可以增長氣血的食物,我們想要獲取它的營養(yǎng),也要先投入一些氣血來消化吸收它,可對于氣血太弱的人,這點氣血也拿不出來,而山藥、薏米、芡實,卻是不需要我們額外的支出,而卻能直接供給我們氣血的良藥美食。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