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養(yǎng)生食譜 > 正文

冬至養(yǎng)生吃什么 推薦五大養(yǎng)生食譜

2015-12-16 18:26:2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現在冬至已經慢慢的接近了,動機是養(yǎng)生的好季節(jié),那在冬至的時候我們要如何養(yǎng)生呢?冬至養(yǎng)生吃什么好呢?一起來看看

冬至養(yǎng)生吃什么 推薦五大養(yǎng)生食譜

冬至養(yǎng)生吃什么 推薦五大養(yǎng)生食譜

再過一個禮拜冬至就要到來了,也預示著即將進入養(yǎng)生的最佳時節(jié),我們一定要注意科學的養(yǎng)生,這樣才能保持精力旺盛,達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效果。古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冬至還曾有“亞歲”的別稱——“歲”即“年”,新年之意,即稱亞歲,可見確實重要。下面為你推薦幾款冬至養(yǎng)生食譜,有空的時候不妨嘗試做一下。

冬至養(yǎng)生食譜

1、黑芝麻湯圓

原料:黑芝麻粉40克,白糖40克,豬油20克,水磨湯圓粉100克,水85克。

做法:準備黑芝麻餡;將黑芝麻放入干鍋中小火焙炒至熟,關火;放涼后倒入攪拌機,打磨成黑芝麻粉;加入白糖,豬油,混合均勻,放入冰箱冷藏一小時以上;取出分成六份,捏合成團即可。在湯圓粉中一點點倒入溫水,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團,放置10分鐘;將面團揉成長條,分成六個小劑子;取一個小劑子,在手心揉圓后稍稍拍扁,慢慢用手將面皮捏薄,放入黑芝麻餡,用手的虎口處收口,輕輕揉圓。鍋中燒開水,放入4中的湯圓,用炒勺順鍋邊攪動推動湯圓轉起來,以防粘住鍋底,大火煮至湯圓浮起后,轉小火,蓋上鍋蓋煮,見開就添些許冷水,繼續(xù)蓋蓋兒煮,共添三次冷水,煮至湯圓變大變軟即可。

功效:湯圓是御寒滋補之物,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yǎng)人體正氣,吃了后會周身發(fā)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養(yǎng)生食用。中國吃網提醒,黑芝麻中的維生素E非常豐富,可延緩衰老,有潤五臟,強筋骨、益氣力等作用,強壯身體,益壽延年,滋補肝腎,潤養(yǎng)脾肺,對掉發(fā)白發(fā)有食療作用。

2、天麻燉烏雞

原料:烏雞1只(約750g),天麻25g,川芎、白茯苓各10g,姜片5g,料酒10g,精鹽適量,香菜段少許。

做法:烏雞放入冷水中,燒開,焯去血沫;中藥洗凈,放入雞腹中,用線縫好口。把烏雞放人砂鍋內,加入姜片、料酒和適量水,燒開后用小火燉約1小時,放精鹽再燉約20分鐘至材料熟爛,撒上香菜段即可。

功效:烏雞舒經活血、調節(jié)內分泌等功效,對老年女性大有益處。天麻、川芎、茯苓對神經衰弱的頭昏、頭痛、失眠等,均有輔助治療之效,既能平肝熄風止痛,又能滋養(yǎng)鎮(zhèn)靜安神,與烏雞等配合,補虛作用頗為明顯。

3、當歸首烏雞湯

原料:雞肉300克,首烏15克,當歸15克,枸杞15克,姜、蔥、鹽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雞肉切成小塊,與首烏、當歸、枸杞、生姜加水同煮,先用大火,煮開后,改文火慢煮l一2小時左右,加入調味品。

功效:當歸甘溫補血通經。辛散溫通而活血止痛,質潤可潤腸通便。何首烏強壯神經,治療神經衰弱,還可強心,助血液生長,還可解毒止癢,治療皮膚瘙癢。枸杞子補養(yǎng)肝腎。三者配伍,與雞肉同煮食,溫補之力強,最適于肝血虛之人服用。

4、排骨蘿卜湯

原料:豬小排(豬肋排)250克,輔料:白蘿卜100克,調料:鹽5克,味精2克,醋5克,大蔥10克,姜5克。

做法:將豬小排骨洗凈,剁成段;白蘿卜去皮,切成塊;蔥切段,姜切片備用;將鍋置于旺火上,倒入清水燒開,下入豬排骨塊和醋煮開。撇凈浮沫,加入蔥段、姜片燒開后,加入白蘿卜塊,倒入沙鍋內,蓋上鍋蓋,改用小火煮2個小時;至豬小排骨肉熟爛離骨,揀去蔥段、姜片不用,放入精鹽、味精調好口味即可。

功效:蘿卜排骨湯的功效包括涼血止血,開胃健脾等,是人們補氣補血的最佳秋冬季養(yǎng)生食譜。

5、山藥羊肉湯

原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蔥白30克,姜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0克,精鹽3克,味精適量。

做法:將羊肉剔去筋膜,洗凈,略劃幾刀,再入沸水焯去血水。將蔥、姜洗凈,蔥切成段,姜拍破?;瓷接们逅负螅谐?厘米厚的片,把羊肉、淮山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沸。燒沸后,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姜、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晾涼。將羊肉切成片,裝入碗內,再將原湯除去蔥、姜,加精鹽、味精,攪勻,連淮山一起倒入羊肉碗內即成。

功效:有補脾益腎,溫中暖下的功效。

冬季養(yǎng)生三大原則

1、要有保溫功能

即多吃能增加熱能供給,富含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類、蛋類、魚類及豆制品等。

2、要有御寒功能

醫(yī)學研究表明,人怕冷與其體內缺乏礦物質有關。因此,應注意補充礦物質。中國人一般以“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證人體對鉀、鐵、鈉等礦物質的需求。特別怕冷的人可多補充一些邊根帶皮的蔬菜。專家認為,這類蔬生長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殼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及營養(yǎng)素。

3、要有防燥功能

冬季氣候干燥,人們常有鼻干、舌燥、皮膚干裂等癥狀,補充維生素B2和維生素C十分必要。維生素B2多存于動物的肝、蛋、乳中;維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鮮蔬菜和水果中。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