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有咸味才有鹽
2016-09-14 09:39:0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像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和奶酪等由于制作工藝的需要都需要加入不少鹽和含鈉的食品添加劑,再比如平時吃到的果脯等大多也在制作初期用鹽進行了腌制。
不是有咸味才有鹽
不是有咸味才有鹽
正常成人每天鈉的需要量是2200毫克,我國成人一般日常所攝入的食物本身大約含有鈉1000毫克,需要從食鹽中攝入的鈉為1200毫克左右,因此,實際在每天食物的基礎(chǔ)上,攝入3克食鹽就基本上達到人體鈉的需要,但由于人們的膳食習慣和口味的喜愛,鹽的攝入都遠遠超過3克的水平。
尤其是老人,味覺沒有年輕人靈敏,做飯時更容易多放鹽??刂汽}量僅僅靠減少食鹽的用量是不夠的,因為有很多我們所嘗不到的食鹽和鈉。而我們每日攝入的5~6克鹽中,一定要把“隱形鹽”也算進去。
醬油、咸菜、腐乳等中吃起來比較咸,肯定含鹽量高,吃這些就要減少鹽的攝入量,然而雖然有些食物吃起來沒那么咸,但是含鹽量依然不低。
像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和奶酪等由于制作工藝的需要都需要加入不少鹽和含鈉的食品添加劑,再比如平時吃到的果脯等大多也在制作初期用鹽進行了腌制,還有本來具有鮮味的雞精等,也含有很多核苷酸鈉、谷氨酸鈉、氯化鈉等。就連我們吃的白切片面包,也藏著不少鹽,2片半到3片的切片面包中含有近1克的鹽。
這是因為有些味道,比如酸味和甜味會掩蓋咸味,所以不能僅憑品嘗來判斷食鹽是否過量,最好使用限鹽勺來控制。
習慣過咸味食物者,為滿足口感的需要,可在烹制菜肴時放少許醋,提高菜肴的鮮香味,幫助自己適應(yīng)少鹽食物。當然,如果是去超市購買包裝食品,要看看營養(yǎng)成分表中的鈉含量,可以進行換算,攝入1克鈉相當于吃了1/0.393=2.54克氯化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