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群 > 孕產婦 > 正文

當懷孕遇上艾滋 如何解救

2017-06-22 19:19:45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每個女人都想擁有自己的寶寶,但是,對于艾滋病人來說是一種奢望和痛苦。那么,艾滋病人可以要寶寶嗎?艾滋病人如何孕育健康寶寶?下面就來和小編盤點艾滋媽媽的孕期護理原則,圓您媽媽夢。

目錄

第一章:當懷孕遇上艾滋

第二章:艾滋媽媽孕期及喂養(yǎng)法則

第三章:艾滋媽媽也能擁有健康寶寶

每個女人都想擁有自己的寶寶,但是,對于艾滋病人來說是一種奢望和痛苦。那么,艾滋病人可以要寶寶嗎?艾滋病人如何孕育健康寶寶?下面就來和小編盤點艾滋媽媽的孕期護理原則,圓您媽媽夢。

當懷孕遇上艾滋

至2011年底,估計中國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8萬。隨著HIV/ AIDS的流行,嚴重地影響人民群眾的健康而且最后必然反映到人類的生存和延續(xù)。加強HIV母嬰傳播的阻斷不只是醫(yī)學問題,也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和和諧社會的建設。

談到艾滋病大家都很恐慌,并覺得這種疾病距離我們很遙遠,其實艾滋病就在我們身邊。艾滋?。ˋIDS)是人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據統(tǒng)計,截至2003年全球估計有2000萬育齡婦女感染HIV,其中母嬰傳播的兒童達250萬。在我國部分(HIV)高發(fā)地區(qū)孕產婦,HIV陽性率達1%以上。

艾滋病病毒主要是侵犯人體的淋巴系統(tǒng),破壞人體的免疫細胞CD4+T,致使人體抵御疾病的防御系統(tǒng)癱瘓。所以感染艾滋病的人,不是死于艾滋病本身,而是死于各種機會感染和罕見的惡性腫瘤。整個病程分為急性感染期、無癥狀感染期和發(fā)病期,也是AIDS期。艾滋病的流行與人的行為患息相關,已明確HIV通過性接觸、血液接觸和母嬰傳播三條途徑使人感染。全球HIV流行之初以血液傳播為主。近年來性傳播已成為當前主要的流行模式。

母嬰傳播率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準媽媽將病毒傳給新生兒稱為母嬰傳播。母嬰傳播可以是在妊娠期間,經胎盤將病毒傳給胎兒——宮內感染,發(fā)生概率約25%:可以在分娩過程中新生兒受到母親血液或陰道分泌物的污染而感染—一分娩感染或產時感染,其概率可達75%;也可以通過乳汁在哺乳過程中受到感染一哺乳感染,發(fā)生率為12 - 25%以上。研究證實,母嬰傳播在未干預的情況下,危險性在一般發(fā)達國家為15 - 25%,發(fā)展中國家25 - 35%,非洲為20 - 50%。如果采取有效的母嬰傳播阻斷措施,其危險性可以降至10%以下。2009 - 2010年,中國艾滋病母嬰傳播率已由34.8%下降至7.9%。

艾滋媽媽孕期及喂養(yǎng)法則

艾滋媽媽孕期注意事項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準媽媽(艾滋病準媽媽)其實是一群受害者,有的是通過配偶傳染,有的是被男友傳染,因一直處于無癥狀感染期,直到產檢時才發(fā)現。艾滋病毒的潛伏期一般在5 - 10年,如果普通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平時又沒做過HIV檢測,就不會發(fā)現自己感染,這就是艾滋病準媽媽直到做產前檢查才發(fā)現自己感染艾滋病毒的原因。在產檢篩查中發(fā)現可疑感染艾滋病病毒,首先不要恐慌,等待疾病控制中心確定診斷報告。確診后由首診醫(yī)院轉到專業(yè)醫(yī)療機構接受規(guī)范的監(jiān)測和治療。如癥狀觀察、CD4+T淋巴細胞計數、病毒載量檢測和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抗病毒治療。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援抗病毒治療可顯著降低母嬰間的垂直傳播??共《局委煆娜焉?4周即可開始。服用三聯抗病毒藥物進行母嬰阻斷治療,直至分娩。

艾滋媽媽的母乳喂養(yǎng)

如果選擇母乳喂養(yǎng),產婦持續(xù)應用抗病毒藥物至停止母乳喂養(yǎng)后一周。新生兒出生后要進行全面監(jiān)測和長期隨訪,最好在出生后6 - 12小時內口服抗病毒藥物,并持續(xù)至出生后4-6周。對新生兒提倡人工喂養(yǎng),避免母乳喂養(yǎng),杜絕混合喂養(yǎng)。如果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產婦不具備人工喂養(yǎng)的條件,要堅持正確的純母乳喂養(yǎng),喂養(yǎng)的時間最好不超過6個月,同時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盡早改為人工喂養(yǎng)。在純母乳喂養(yǎng)過程中,出現乳頭皸裂、乳腺炎和乳腺膿腫會顯著增加母乳傳播的危險。在隨訪過程中,定期檢測嬰兒的HIV抗體,如果沒有采取母乳喂養(yǎng),出生后3個月以上,HIV抗體陰性,即可排除HIV感染:而寶寶出生后1年半時,若HIV抗體仍為陽性,即可確定寶寶已被感染,宜及早治療。

積極面對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首先要正確地面對現實。隨著醫(yī)療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延長生存期,保證生活質量,而且要個健康的寶寶已不是夢想。臨床工作中已有這樣艾滋病夫婦案例已實現了這一夢想。他們像其他的普通準媽媽一樣很興奮,并很幸福地做著準爸爸準媽媽,到醫(yī)院接受產前檢查,篩查。但檢查結果出來時,他們仿佛一下子掉進了絕望的深淵,感染艾滋病病。醫(yī)生告知此病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準媽媽和老公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決定還是把寶寶生下來。他們講:“著名籃球運動員約翰遜1991年感染了艾滋病毒,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我們必須看開一點,寶寶就是我們的希望。”他們從絕望的深淵中爬出來了。開始積極地到專業(yè)醫(yī)療機構接受正規(guī)的全面檢測,預防性抗病毒治療及產科檢查。經過規(guī)范治療滿38孕周后病毒已測不出。經醫(yī)生安排住院待產,并順利分娩一女嬰,夫婦同意新生兒接受及時的抗病毒治療。在隨訪12個月時,寶寶的HIV抗體已為陰性。現在,他們很注意自己的行為,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他們感慨地說:“艾滋病的預防知識有多重要,想告訴大家,要減少婚前性行為,即使有,也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保護自己的未來。”

2011年的艾滋病日活動主題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即在5年后實現零艾滋病新發(fā)感染、零艾滋病相關死亡和零社會歧視的全球愿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雖是不幸的,但在醫(yī)療工作者的積極努力和幫忙一點點,在全社會大家庭的關懷和關愛下,讓我們?yōu)樗麄儬I造一個沒有歧視的藍天和一個沒有陰霾的陽光家園。

艾滋媽媽也能擁有健康寶寶

鼓勵艾滋病高危人群篩查

“如果真的得病了,別人會怎么看我?”“如果孩子出生了,會不會受到周圍人歧視?”一連串問題在HIV陽性準媽媽心里盤旋。最大的壓力莫過于來自于別人冷漠而歧視的眼光。市公共衛(wèi)生中心副院長、衛(wèi)生部防治艾滋病專家委員會委員盧洪洲告訴記者:“應該鼓勵懷孕前或早孕篩查,此外,還包括梅毒、淋病、衣原體感染等治療。這些感染可能會傳染到胎兒,引起先天性缺陷、新生兒肺炎等。”

記者了解到,為加強母嬰艾滋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日前,兒童醫(yī)學中心、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等舉辦了“婦女兒童艾滋病的預防、治療和護理研討會”。除了探討艾滋病的母嬰傳播阻斷外,還針對40名臨床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開展艾滋病自愿篩查咨詢培訓,期望藉這批種子咨詢人員,為臨床基礎單位培養(yǎng)相關人員,鼓勵高危準媽媽自愿開展艾滋病篩查。

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教育項目專員徐麗萍告訴記者:“培訓的主要對象是臨床第一線的醫(yī)護人員。對于高風險人群,要在篩查前向病人解釋檢查的項目和目的,調節(jié)病人心理反應,指導病人如何面對家人,更關鍵的是讓病人不感到被歧視。”

[提醒]培養(yǎng)好習慣遠離艾滋病

盧洪洲副院長告訴記者:“兒童感染HIV,大多數是通過母嬰傳播獲得的,所以,對于感染HIV的婦女,建議使用避孕措施避免懷孕。若男性一方為非感染者,則應堅持每次性生活使用避孕套;已懷孕者應盡快中止妊娠。但每位女性都有生育權利,所以HIV陽性婦女,如果發(fā)現懷孕或堅決要求生育,則醫(yī)務人員應向她提供全面咨詢、體檢;如果決定繼續(xù)妊娠,則應提供進一步治療、隨訪,使其得到安全、科學的醫(yī)療服務。”

專家還表示,妊娠期無保護的性生活、吸煙、酗酒、濫用藥物等,都與HIV母嬰傳播發(fā)生有關。妊娠期的靜脈吸毒也使母嬰傳播危險性增加。另外,營養(yǎng)不良也會影響HIV垂直傳播。

[阻擊]綜合療法實施“母嬰阻斷”

“已經懷孕的艾滋病人還能要孩子嗎?”“嬰兒會傳染到艾滋病嗎?”在妊娠期被確診HIV陽性的準媽媽往往面臨類似的“兩難”問題。盧洪洲副院長告訴記者,HIV的母嬰傳播有三個渠道:宮內、分娩時和母乳喂養(yǎng)。因此,有效的阻斷方式是產前服藥、剖宮產、產后杜絕母乳喂養(yǎng)改用人工喂養(yǎng),即“母嬰阻斷”。在不使用“母嬰阻斷”的情況下,感染艾滋病病毒女性所生育的嬰兒被感染的幾率在30%至60%;而實施“母嬰阻斷”后,嬰兒被感染率將降到1%左右。

1、產前服藥阻斷母嬰傳播盧洪洲說:“對于已經確診的母嬰,當母親接受分娩前和分娩期的治療,同時新生兒接受6周治療后,能降低出生前后近2/3的感染。藥物療法的選擇必須根據妊娠期個體治療臨床經驗、藥物對母親和胎兒的毒性作用來進行。在開始治療前,必須進行藥物耐藥性試驗。但許多感染HIV的孕婦使用聯合抗病毒治療,其胎兒可能受到多種藥物影響,發(fā)生神經系統(tǒng)疾病等。”

2、剖宮產防艾滋病垂直傳播“選擇剖宮產是預防艾滋病垂直傳播的有效方法。和陰道分娩相比,剖宮產降低HIV垂直傳播的幾率多達5倍。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孕婦是否選擇剖宮產,仍需考慮到外科并發(fā)癥的可能性,比如:發(fā)熱、子宮內膜炎、傷口感染等,這在HIV感染的孕婦很常見。剖宮產雖可降低HIV母嬰傳播,但感染HIV婦女有較高的術后死亡率,尤其在不發(fā)達國家。”

3、產后人工喂養(yǎng)母嬰阻斷“母乳喂養(yǎng)所致的HIV垂直傳播在發(fā)展中國家占很大比例,人工喂養(yǎng)可使嬰兒HIV感染減少約1/2,所以,建議HIV陽性母親盡可能使用人工喂養(yǎng)。大多數HIV陽性母親的嬰兒都盡可能在出生后6小時內開始口服專門藥物治療6周。還需事先制定HIV檢測、HIV感染癥狀及藥物毒性作用評估。”

總結:人們不是很提倡艾滋病人孕育寶寶,但是,艾滋病人及不能孕育健康寶寶了嗎?母嬰傳播率是多大呢?以上小編為您盤點艾滋媽媽的注意事項學習下吧。(文章原載于《健康準媽媽》,刊號:2012年3月號,作者:韓志敏,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識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