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淋巴水囊瘤的病因
對于懷孕的女性來說,都想讓自己體內的胎兒身體更健康,然而由于種種的原因,自己體內的孩子出現(xiàn)了胎兒淋巴水囊瘤,很多懷孕女性特別的擔心,所以想全面了解一下胎兒淋巴水囊腫的病因,下面的內容就做了具體的介紹,你可以全面地來了解一下。
胚胎發(fā)育過程中,頸部淋巴管與頸靜脈竇10-14周左右相通,在頸部淋巴管與頸靜脈竇相通之前,少量淋巴液積聚在頸部,出現(xiàn)短暫回流障礙,形成暫時性的頸項透明層(NT) 增厚,正常胎兒在14周后頸部淋巴液應消退,若頸部淋巴管與頸靜脈竇相通延遲或阻塞,則出現(xiàn)頸部淋巴回流障礙,淋巴液過多積聚于頸部,NT增厚明顯,至孕中期形成胎兒頸部水囊狀淋巴管瘤,又稱胎兒頸部淋巴囊腫,胎兒頸部水囊瘤,這種淋巴液的淤滯除導致頸部淋巴管過度膨脹外,也可使軀干及四肢毛細淋巴管擴張,引起全身水腫最常見的發(fā)病部位為頸部和腋下,占>;95%,其余5%可分布在大網膜、腸系膜、縱隔、胸部及四肢等部位。
頸項透明層(引用)
胎兒頸部水囊狀淋巴管瘤的聲像圖具有特征性,水囊瘤的大小、結構有很大差異,囊壁較厚,有分隔或無分隔。無分隔水囊瘤主要表現(xiàn)為單房囊性腫物,多位于頸前部兩側,體積較小,不伴其他異常且染色體核型正常者預后較好,可在新生兒期手術切除而治愈。如側支循環(huán)建立,輕度擴張的淋巴管可逐漸緩解或消失。行多次復查,胎兒頸部水囊瘤于孕20周左右消失,正常分娩,經過1-2年的隨訪,小兒健康、發(fā)育狀況良好。
有分隔水囊瘤典型超聲表現(xiàn)為多房性囊性包塊,多位于頸背部,形態(tài)多不規(guī)則、不對稱,其囊壁厚,囊液透聲均勻,囊內有分隔,分隔可薄可厚,分隔少者1-2個,多者可呈網狀或放射狀,部分胎兒頭皮、軀干、肢體皮膚及皮下組織增厚、水腫,被一層無回聲區(qū)或低回聲區(qū)包繞呈“外套”樣,部分伴有胸水、腹水。有分隔水囊瘤常合并染色體畸形,最常見的染色體畸形為Turner綜合征(占75%),其次為21-3三體及18-3三體綜合征(約10%),其余15%的水囊狀淋巴管瘤胎兒染色體正常,有分隔水囊瘤伴胎兒水腫者預后極差,其總病死率高達80-90%。
胎兒淋巴水囊瘤的病因,相信通過以上全面的了解,很多的孕婦已經全面了解了胎兒出現(xiàn)的這種疾病的病因,在全面了解以后,為了不影響自己孩子的發(fā)育,必須要盡快的通過全面的治療,才能讓自己體內的胎兒盡快康復,不影響正常的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