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民俗 > 二十四節(jié)氣 > 正文

驚蟄養(yǎng)生 春季保肝養(yǎng)脾三大法寶

2017-06-29 18:26:50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驚蟄,古稱啟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3個節(jié)氣。在3月6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驚蟄是保肝養(yǎng)脾的好時期。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

驚蟄,古稱“啟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3個節(jié)氣。在3月6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驚蟄是保肝養(yǎng)脾的好時期。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春耕季節(jié)。那么,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講下,驚蟄期間,保肝養(yǎng)脾都有那些注意點吧。

驚蟄,古稱“啟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中的第3個節(jié)氣。在3月6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驚蟄是保肝養(yǎng)脾的好時期。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春耕季節(jié)。

保肝防病毒

驚蟄時,保養(yǎng)肝氣十分重要。中醫(yī)認為春季屬肝,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fā)、生長,肝膽經脈也在春季最為活躍。如果在春季沒養(yǎng)好肝氣,肝臟功能或會失常,導致身體氣血運行紊亂,進而影響到其他臟腑器官。

“春季肝風、肝火妄動,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病,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常會在春季復發(fā)或加重。”中醫(yī)師說。

因此,驚蟄要尤其注意對肝臟的養(yǎng)護。日常生活中,合理休息就能達到養(yǎng)肝的效果。例如吃完飯后靜坐休息10~30分鐘,再去做其他事。中醫(yī)師解釋,這是由于飯后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參與食物消化,如果行走、運動的話,流入肝臟內的血液就會不足,影響其新陳代謝活動。

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春季,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jié)。諸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熱等傳染病在這一節(jié)氣容易流行爆發(fā),需提高警惕。市民如果發(fā)現(xiàn)不明原因的發(fā)熱、咳嗽、呼吸困難、皮疹等,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飲食宜清淡

驚蟄前后,天氣明顯變暖,飲食上應由冬季的濃郁厚味轉變?yōu)榍鍦仄降?,可多食用新鮮蔬菜以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增強體質,抵御病菌的侵襲。油膩食物以及動物脂肪類食物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等也應少吃。

“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有收斂的特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fā)和肝氣的疏泄,這時要多吃甜,少吃酸,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中醫(yī)師說。

春筍、芹菜等粗纖維蔬菜對腸胃蠕動有很好的效果,有助于新陳代謝,可以適當多吃。其他諸如韭菜、干香菇、山藥、牛肉、帶魚、鯽魚等食物,有助于陽氣生發(fā),也很適宜。桂林人愛吃的酸筍、酸辣椒、酸蘿卜等酸味食物則要少吃一點。

吃梨可潤燥

驚蟄時氣候仍然比較干燥,人們很容易口干舌燥,出現(xiàn)感冒、咳嗽、咳痰等情況。這時不妨多吃些梨,可達到清熱養(yǎng)陰、潤肺止咳、生津化痰的效果。

梨的吃法很多,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川貝燉梨對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梨性質寒涼,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會反傷脾胃;對于脾胃虛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滋陰潤燥的食物有很多,具體選擇吃什么,還是要根據(jù)自身體質來決定。”中醫(yī)師表示,除了梨以外,白木耳、蜂蜜、枇杷、銀耳、蓮藕等食物也有不錯的潤肺健脾效果。

春雷響,萬物長。每年的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蟄”。這時,天氣回暖,春雷始鳴,中國的大部分地區(qū)開始進入春耕大忙季節(jié)。

驚蟄注意預防多發(fā)疾病

防感冒和流感

普通感冒和流感共同的病因均源于病毒,癥狀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同時伴有腳軟無力、發(fā)熱、鼻塞流涕等,個別體質較弱者還可因感冒引發(fā)氣管炎、肺炎、腎炎、心肌炎等病,因此不可小視感冒。預防為主,應適量增減衣著,體弱者少去公共場所,保持室內通風,中午時可多曬曬太陽,夜間娛樂要適度。易感冒者可每日早晚兩次用鹽水漱口;用姜末加紅糖,開水沖泡晚聞服用。

防精神病的發(fā)生

當氣候多變時,容易擾亂人體生理功能,對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都有一定的影響。引發(fā)精神活動的異常,導致精神病多發(fā)。此時應注意起居的規(guī)律性,適當增加豐富多彩的業(yè)余活動,如歌舞、欣賞音樂、踏青、多與人際交流等等,都可以轉移注意力,避免心情不愉快。

預防“舊傷復發(fā)”

所謂“舊傷”,指的是以前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軟組織的扭、挫、跌傷及手術后的損傷。這一時段氣候多變,造成損傷組織血液循環(huán)、壓迫和刺激,中醫(yī)稱之為經絡運行不暢,“不通則痛”。預防方法是適度的動靜結合,參加適量的運動鍛煉,活氣血、通經絡。另外要注意身體局部的保暖,也可進行局部按摩保健,口服一些通經絡的藥物等等。

總之,無論你屬于何種體質的人,只要堅持有目的的保健養(yǎng)生,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我相信每個人都能延長自己的生命,成為一個健康長壽的人。趁著驚蟄,好好調養(yǎng)一下自己的身體吧。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