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民俗 > 故事大全 > 正文

中國神譜譜系

2016-05-20 18:07:1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上古神話諸神 混沌天神--較正式的說法,盤古為開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傳說中,混沌早于盤古而生。 創(chuàng)世神: 天吳、畢方、據(jù)比、豎亥、

上古神話諸神

混沌天神--較正式的說法,盤古為開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傳說中,混沌早于盤古而生。

創(chuàng)世神:

天吳、畢方、據(jù)比、豎亥、燭陰、女媧

上古四方天帝與輔神:

太陽神炎帝與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與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顓頊與海神禺強(qiáng)(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與九河神女華胥氏及屬神句芒治理天東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中國神譜通常有"三皇五帝"一說,通常是指天地人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nóng)與女媧和黃帝 、顓頊(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梼杌,孫:老童、太子長琴、黎、重、彭祖)、帝?。ㄆ摁撕?、常羲)、堯、舜。

1、盤古:開天辟地之神,最早出現(xiàn)在東漢神話書《三五歷年記》中。他不僅開天辟地,而且垂死化身,成就了萬物。從他的原始風(fēng)貌上看,盤古處于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位置上,既無祖輩親人,又無后輩子孫,更無妻妾。后來,變成盤古真人以后,造神者才為他配備了家屬和兒孫。

2、伏羲和女媧:伏羲據(jù)說是中國的太陽神,是雷神之子,即后來的東王公。按理說,作為東王公,其夫人應(yīng)是西王母,但最早伏羲是個單身漢,有教人織網(wǎng)捕魚、制作樂器及成就婚姻的神跡。后來,又被說成是與黃帝一起出現(xiàn)的五方帝之一的東方帝太昊。漢代以后,造神者逐漸地把他與女媧配為一對。女媧,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女性大神。有補(bǔ)天、造人、化神、制作樂器、搭配婚姻等神功,漢代以后,被造神者嫁作伏羲婦。

3、神農(nóng)、炎帝:炎帝,又稱為神農(nóng)氏。少昊母為皇娥、長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女兒女娃(后化身精衛(wèi)鳥),還有一個小女兒,其名不可考。神農(nóng)大約是農(nóng)耕時代出現(xiàn)的主神。其神功有焚山造田、播種谷物以及嘗百藥、鞭百草以確定藥性,后來被視為與炎帝合二為一的神,炎帝為名,神龍為號。在炎帝的名義下,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領(lǐng)袖。與黃帝有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血緣關(guān)系。作為南方天帝,成為以黃帝為核心的五方帝集團(tuán)的成員之一。后來率領(lǐng)部署蚩尤等與黃帝打了一場名垂青史的神間大戰(zhàn)。

4、黃帝及其五方帝集團(tuán):黃帝可算是中國遠(yuǎn)古神國第一代領(lǐng)導(dǎo)核心。原來是一位雷神。因?yàn)槭俏宓蹜?zhàn)爭中的勝利者,一躍成為五方帝集團(tuán)中的中央之帝,也就有第一領(lǐng)導(dǎo)之意。華夏民族的又一位精神領(lǐng)袖。據(jù)說,皇帝后來登龍成仙了。五方帝成員,除了東方帝太昊和南方帝炎帝外,還有西方帝少昊、北方帝顓頊。其中少昊本是東方之國的主神,后來可能是被信奉黃帝的民族打敗,也可能是編制五方帝的需要,被移到了西方,并且被說成是黃帝之子,成為西方之帝。顓頊?zhǔn)潜狈街邸S泄偶f他是黃帝的曾孫,又有古籍說他是黃帝的孫子,但是,不管是曾孫也好還是孫子也好,顓頊與黃帝之間有血緣關(guān)系。黃帝時代的諸神陸吾、英招、離珠、金甲神、蚩尤、風(fēng)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fēng)后、應(yīng)龍、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大庭氏、五龍氏 。

5、后稷:又名棄。其母踐大人跡感孕而生之,后來屢次將他拋到荒郊野外,屢次被神靈保護(hù),表現(xiàn)出非凡的神格。后稷是一位農(nóng)神,攜種子下世,教百民播種,因此有人把他說成是“烈山氏”之子,而這個烈山氏就是神農(nóng)炎帝;換言之,后稷被說成是神農(nóng)炎帝的兒子。然而,在《史記》中,太史公又為他安排了另一位父親。司馬遷一方面說,其母姜嫄感大人跡而生他,另一方面又說,姜嫄是帝嚳的元妃,可見,帝嚳就是后稷的父親。帝嚳又是黃帝的曾孫,這樣一來,后稷就與黃帝掛上了鉤。

9、龜蛇二將:太玄水精黑靈尊神、太玄火精赤靈尊神

10、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

11、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12、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

13、蓬萊三仙(福祿壽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說是西漢楊成,又一說中是唐陽城 )、財神趙公明(一說比干,范蠡為文財神)、壽星南極仙翁 注:女壽星麻姑

14、四大天王:增長天王、持國天王、多聞天王與廣目天王

15、四值功曹: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黃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時神劉洪

16、四大天師:張道陵、許遜、邱弘濟(jì)、葛洪

17、四方神:青龍孟章神君、白虎監(jiān)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執(zhí)明神君

18、四瀆龍神:黃河、長江、淮河、濟(jì)水河神

19、北極四圣:天蓬元帥(豬八戒)[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殺童大將(北斗第八星,又稱天殺大神)、雷使者等]、天佑(猷)元帥、翊圣元帥、玄武元帥(真武大帝)

20、五方謁諦:金光揭諦、銀頭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摩訶揭諦。

21、五炁真君:東方歲星木德真君、南方熒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鎮(zhèn)星土德真君。

22、五岳: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西岳華山金天愿圣大帝

23、五方五老: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圣帝、三島十洲仙翁東華大帝君(即東王公,名金蟬氏,號木公)、北方北極玄靈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諸天的摩利支天)、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24、五斗星君:東斗星君、西斗星君、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25、五方鬼帝: 東方鬼帝蔡郁壘、神荼,治桃止山(鬼門關(guān));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張衡、楊云,治羅酆山;方鬼帝杜子仁,治羅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犢山

26、五大神龍: 東海龍王敖廣、南海龍王敖欽、西海龍王敖閏、北海龍王敖順、井海王

27、六丁六甲:六丁為陰神玉女、丁卯神司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張文通、丁丑神趙子玉,六甲為陽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衛(wèi)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28、南斗六星君:第一天府宮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宮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宮延壽星君、第四天同宮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宮度厄星君、第六天機(jī)宮上生星君、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方太極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帥、五極戰(zhàn)神(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中戰(zhàn)神、北極戰(zhàn)神和南極戰(zhàn)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祉

29、六御:中央玉皇大帝(輔佐:國神)( 玉皇妻:王母娘娘,又稱為西王母 )北方北極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為元始天王九子)、東方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西方太極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帥,五極戰(zhàn)神(天空戰(zhàn)神,大地戰(zhàn)神,人中戰(zhàn)神,北極戰(zhàn)神和南極戰(zhàn)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30、羅酆六天:紂絕陰天宮、泰煞諒事宗天宮、明晨耐犯武城天宮、恬昭罪氣天宮、宗靈七非天宮、敢司連宛屢天宮。 31、北斗七星君 :北斗第一陽明貪狼星君(天樞)、北斗第二陰精巨門星君(天璇)、北斗第三真人祿存星君 (天璣)、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天權(quán))、北斗第五丹元廉貞星君 (玉衡)、北斗第六北極武曲星君 (開陽)、北斗第七天關(guān)破軍星君(搖光)。注:天樞、天璇、天璣、天權(quán)合起來又稱為斗魁或璇

32、八仙: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何仙姑、藍(lán)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張果老

33、增長天王手下八將:龐劉荀畢、鄧辛張?zhí)眨淙麨閯⒖?、荀雷吉、龐煜、畢宗遠(yuǎn);鄧伯溫、辛漢臣、張元伯、陶元信(四目)

34、九曜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羅睺(蝕星)、計都星、紫炁星、月孛星

35、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謝、天雷上相、玉樞使相、斗樞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