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手下八大和碩貝勒 戰(zhàn)功最大不是多爾袞
清太祖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登基稱天命汗時,就在自己的子侄中選出四人,封為和碩貝勒,即四大貝勒,也叫四大王,他們是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天命晚期,又增設(shè)四小貝勒,也叫四小王,他們是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這八個人,就是努爾哈赤時代的八位和碩貝勒,個個是世之虎將,尤其是四小貝勒,更是為清王朝的統(tǒng)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四大貝勒——大貝勒代善
代善,封禮親王,努爾哈赤次子,長子褚英被殺后,代善被立為汗位繼承人,后因私通后宮、虐待兒子,被廢掉,但仍是四大貝勒之首,在努爾哈赤死后身為愛新覺羅家族族長,手握兩紅旗,實力強大,是清初政壇上舉足輕重的力量。
四大貝勒——二貝勒阿敏
阿敏,舒爾哈齊次子,努爾哈赤可能覺得愧對舒爾哈齊,因此格外器重阿敏,阿敏身居二大王,統(tǒng)鑲藍旗,作戰(zhàn)勇猛,出征朝鮮,迫降朝鮮王,皇太極時期因私自放棄關(guān)內(nèi)四城,被幽禁而死,可以說是皇太極專權(quán)道路上的一個犧牲品。
四大貝勒——三貝勒莽古爾泰
莽古爾泰,努爾哈赤五子,作戰(zhàn)勇猛,屢立戰(zhàn)功,統(tǒng)領(lǐng)正藍旗,皇太極時期,被打擊,屢遭貶斥,憂郁而死,下場比阿敏好一點,其正藍旗也被重組。
四大貝勒——四貝勒皇太極
皇太極,努爾哈赤八子,皇太極可以說是嚴格意義上的清朝第一位皇帝,其在位期間,加強君主專政,實行漢化改革,使得清廷脫離了草臺班子時期,開啟了走向大一統(tǒng)王朝的序幕。
四小貝勒——大貝勒阿濟格
阿濟格,努爾哈赤十二子,封英親王,被努爾哈赤授以鑲黃旗,能征善戰(zhàn),以靖遠大將軍統(tǒng)兵平定南方,戰(zhàn)功赫赫,后意圖攝政,被幽禁而死。
四小貝勒——二貝勒多爾袞
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封睿親王,順治初年為皇父攝政王,清朝政局的實際主持者,可以說是大清王朝的奠基之人,死后被順治挫骨揚灰。
四小貝勒——三貝勒多鐸
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封豫親王,驍勇善戰(zhàn),努爾哈赤以正黃旗相授,入關(guān)后為定國大將軍統(tǒng)一江南,戰(zhàn)功為清初諸王第一人,殺伐過重,壯年暴斃。
四小貝勒——四貝勒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舒爾哈齊六子,可能是出于對弟弟的愧疚,濟爾哈朗從小便被努爾哈赤帶入宮中撫養(yǎng),與皇太極關(guān)系好,代替其兄阿敏出掌鑲藍旗,為人謹慎,晚年幫助順治清算多爾袞,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生前死后,備極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