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將指揮國軍金門戰(zhàn)役致解放軍慘敗?
金門戰(zhàn)役結束多年后,據(jù)一名接受過日軍“白團”教育的國民黨軍官稱,當時實際指揮國軍作戰(zhàn)的是日要中將根本博。白鶴亮、帥本源、范健、喬本……一個個典型的中國名字,一般人根本想不到,他們都是日本人,而且是高級別的日本軍人!白鶴亮本名富田直亮,系日本陸軍少將;帥本源本名山本親雄,日本海軍少將;范健本名本鄉(xiāng)健,日本炮兵上校;喬本本名大橋策郎,日本陸軍中校。這些人有幾個共同點,都是日本軍人,二戰(zhàn)時絕大多數(shù)曾在中國戰(zhàn)場活動過,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都曾以“白團”的名義,在20世紀50—60年代直接參加了海峽兩岸的軍事對抗。
根本博,前日本侵華“華北方面軍”兼駐蒙軍中將司令官,日本投降后,曾無視投降命令,與蘇蒙紅軍在張家口北部地區(qū)交戰(zhàn),并以武力抵抗八路軍的接收。此人與國民黨軍隊的一些高級將領有過交往。在國民黨的庇護下,根本博沒有被視作戰(zhàn)爭罪犯,得以平安回國,由此對國民黨和蔣介石十分感恩。1949年春,根本博的家里來了一個人,自稱是奉蔣介石之命請他出山,協(xié)助國民黨軍隊對抗解放軍。曾深受“禮遇”的根本博當即答應,變賣家產(chǎn)籌措旅費,組織了幾個人以釣魚為名,偷偷乘船出海。他們原本想到大陸,但因人民解放軍迅速向南挺進,他們只好轉去臺灣。1949年8月,蔣介石將根本博介紹給在浙江沿海小島指揮作戰(zhàn)的湯恩伯,自此直到1952年3月,根本博一直以“個人顧問”身份,在湯恩伯軍中參與對中國大陸進行騷擾作戰(zhàn)。
根本博最大的“功勞”是古寧頭(金門島的一個地方)之戰(zhàn)幫助國民黨軍隊保住金門。根本博說服湯恩伯把仍在大陸的部隊盡快撤到沿海的一江山島、大陳島、金門、馬祖,增強了國民黨金門守軍的實力。此外,據(jù)一名接受過“白團”教育的國民黨軍官稱,當時實際指揮作戰(zhàn)的是根本博。
不過根本博到臺灣時還是挺有戲劇性的。據(jù)根本博回憶錄說,他們七人到基隆后,臺灣當局不聽美國海軍的解釋,以致他們被扣押了一個月。尤其晉見老蔣之前,通知他們理發(fā)沐浴更衣時,他們都以為會被槍斃了。結果老蔣召見后,令曹士征在日本致送他們七人家屬補助金,并請他們立刻赴金門協(xié)助湯恩伯。
根本博一行人的行動,被港日媒體大幅報導,連美國「芝加哥論壇報」也轉述。最夸張的有「蔣在日本招募十萬義勇軍協(xié)防臺灣」、「蔣在日本招募義勇航空隊協(xié)防臺灣」,當時日本軍人回國后,不但生活無著落,美軍也不準他們從事公職,社會也瞧不起這些戰(zhàn)敗的軍人。根本博的新聞一出,日本回國軍人(尤其是飛行員),一大堆人擠到駐日代表團要報名,震動了盟軍總部。
結果根本博一行人的新聞,讓盟軍加強安檢,原本老蔣與岡村寧次的布局也被牽連,「義勇軍」胎死腹中,縮水成了由化名「白鴻亮」的富田直亮少將組成「顧問團」,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白團」。金門古寧頭戰(zhàn)役國軍大獲全勝后,根本博又協(xié)助湯恩伯防守舟山群島。雖然根本博比起其它軍事顧問不同,他是直接參戰(zhàn)、功勞很大,而且官階輩分都比富田直亮高,但「白團」成員一起抵制他,更嚴重的是為了防守舟山群島,他赴日本以「漁撈」為名,買了33艘機帆船,卻因一位前海軍中將在口角時殺了一個流氓,引起日本海上保安隊的追捕。
根本博的行動不夠保密,以致連累岡村寧次也被盟總麥克阿瑟約談,而中國代表團團長朱士明也收到盟總的警告,招募「義勇隊」計劃胎死腹中,讓老蔣非常不滿,于是先遣送其它六人回日本。而化名「周志澈」的吉川源三中佐,又侵吞了其它幾人的安家費,在日本成了重大新聞。老蔣擔心連「白團」也沒有優(yōu)秀的日本軍人來參加,終于一怒之下,將根本博也遣送回去。根本博回日本后,郁郁寡歡、終日酗酒,1966年病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