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歲抗戰(zhàn)老兵的抗日回憶 打鬼子不后悔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從“九一八”事變后棄商從軍,到見證日本受降,七十余載過去,如今已110歲高齡的董濟民憶起往昔崢嶸歲月,仍因身為“抗戰(zhàn)老兵”深感自豪。
12月4日,老人壽辰前夕,“互助抗戰(zhàn)老兵論壇”與“京津冀老兵關懷計劃”為這位健在的年齡最大的抗戰(zhàn)老兵頒發(fā)榮譽證書與紀念獎章。記者跟隨志愿者前往董老家中,一同見證了這一的時刻。
“打鬼子,我是志愿的!”
1904年12月20日,董濟民出生于河北樂亭。他還很小的時候,就在清末民初“闖關東”熱潮中,舉家遷至吉林省吉林市。念過幾年私塾后,他到當時在本地有名的百貨店“玉茗魁”當起了學徒,在前臺打打算盤,整理賬本。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fā),他和同事曹玉山一同辭去了百貨店的工作,加入了由馮占海帶領的吉林682團(后改為東北義勇軍682團)。由于能寫會算,董濟民成了部隊里為數(shù)不多的“文化人”之一,負責后勤的文書工作。
回憶起抗日將領馮占海,“他是令人佩服的抗日英雄?!崩先巳阅钅畈煌?,“他平易近人,待人溫和?!?/p>
1932年,軍隊在張家口懷來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3軍,董濟民任軍部少尉文書。之后,他隨部退守河南漯河,南下江西,后在湖南邵陽91師任中尉軍需,不僅負責部隊的文書整理,還擔任軍械員,負責槍彈的管理與分發(fā)。
十多年來,老人先后參加了著名的武漢會戰(zhàn)、長沙會戰(zhàn)、豫湘桂戰(zhàn)役、以及貴州的獨山戰(zhàn)役,親眼目睹了從“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到1945年抗戰(zhàn)勝利的全過程。
老人告訴記者,抗戰(zhàn)結束時,他到遼寧錦州見證了日本受降?!叭毡竟碜邮亲顗牡娜?,欺負我們的同胞,不打敗他們不能太平。”
當問到后不后悔參軍時,老人堅定地說:“為什么要后悔?打鬼子,我是志愿的!”
“這是榮譽,我很光榮”
抗戰(zhàn)結束后,董濟民所在的91師部隊于1946年轉到了河北平泉和承德,但他依然堅守在錦州,任軍需少校。此時,解放戰(zhàn)爭已經(jīng)打響,打了14年仗的董濟民“不想打了”,于是當了“逃兵”,攜家眷來到了北京。
董老回憶說,他在前門大街郵局附近跟別人合伙開了一家鞋料店,專賣皮鞋的鞋幫、鞋底等?!暗昝恰汀帧?,老人在茶幾上清楚地比劃給記者看。那時,解甲歸田的董濟民過起了平淡日子,直至一場大浩劫到來。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董老慘遭抄家,被遣返回老伴宋桂新的故鄉(xiāng)河南漯河。董老的兒子董希武告訴記者,“文革”時他在讀初一,父親被扣上了“歷史反革命”的帽子,他與弟弟妹妹隨父母回到河南老家,父母親每天忍受批斗。
“文革”結束后,董濟民一家又回到了北京,但從那以后,老人很少再提抗戰(zhàn)的事情,也不愿回憶文革的苦澀歲月。
如今董老總算生活安定,頤享天年。董希武說,老爺子眼睛花了,耳朵背得也很厲害,不過頭腦還算清醒,腿腳還算比較靈便,一般的平路基本不用扶。
“互助抗戰(zhàn)老兵論壇”負責人曹治邦當天將榮譽證書和紀念獎章頒發(fā)給了董老。據(jù)曹治邦介紹,頒發(fā)給抗日老兵的證書上都有編號和檔案號,檔案將一直留存。
在志愿者的幫助下,老人用印泥印下手模并簽下姓名與年齡。雖然手有點抖,但幾個大字寫得蒼勁有力。得知自己的手模會在位于成都的建川抗日博物館與眾多抗日英雄的手模一起展出,老人欣慰地笑了。
曹治邦大聲念出證書上的文字:“董濟民先生,您在1931至1945年反法西斯抗日戰(zhàn)爭中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杰出貢獻,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崩先思拥卣玖似饋?。紀念章戴在胸前,老人摸了又摸:“這是榮譽啊,我很光榮?!?/p>
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 1抗戰(zhàn)老兵劉新凡 從20萬傷亡中走出來的遠征軍戰(zhàn)士
- 2洋縣籍虎賁抗日老兵劉忠信 74軍中歷經(jīng)血戰(zhàn)無數(shù)
- 3黃河灘上最后的軍禮 濮陽縣渠村抗戰(zhàn)老兵張勤讓
- 4抗戰(zhàn)老兵焔傳奇故事 飛躍駝峰航線 浴血戰(zhàn)緬甸
- 5歷史上最荒唐戰(zhàn)爭盤點 一口酒讓九千人陳尸遍野
- 6細說三國歷史上的那些傳奇陣法 古人如何打群架
- 7日海保釣魚島專屬人員增至600人巡邏船增至6艘
- 8英軍史上恥辱敗仗 1700人竟被非洲土著長矛殲滅
- 9獨家客觀解讀 中美單兵裝備差距究竟有多大
- 10美專家稱中國WU14無法攔截 2020年可打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