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呼延灼為什么沒有把家眷圈接上梁山
梁山山寨的產(chǎn)生是宋朝武士集團和士大夫文官集團矛盾不可調和的產(chǎn)物,在主流社會內武士集團的地位越來越低,士大夫文官集團成為宋朝的統(tǒng)治基礎,科舉制度有進一步擴大了文人集團,從宋初的不足5000人到仁宗時就達到了2萬人,宋朝皇帝和文人集團信奉的是拿小錢消災的原則,用經(jīng)濟換來百年的和平,即使養(yǎng)了歷史上人數(shù)最多的軍隊,也不讓他們立功,武士集團只好另立山寨對抗主流(今天山寨版的挑戰(zhàn)主流產(chǎn)品就是受那時的影響),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后,梁山山寨發(fā)展很快,宋江為了早日實現(xiàn)天罡地煞的夢想,產(chǎn)用各種手段把108人迎上梁山,這些武士集團的精英們都是有親情的人,他們上梁山后首先想到的是接自己的家人上梁山過快活的日子,就連李逵也要下山接自己的老娘上山,后期朝廷的降將,梁山首先是接他們的家眷上梁山,一則是為了讓他們死心塌地的為梁山服務,更主要的是怕朝廷追究,給家眷帶來殺身之禍,連武圣關公的后代關勝都把家眷搬上了梁山,而把宋朝引為自豪的連環(huán)馬和霹靂炮都失去,又殺掉皇帝小舅子的呼延灼卻沒有把家眷接上梁山,難道他不怕給家眷帶來殺身之禍?他不拍,因為宋朝是一個善待功臣后代的朝代,呼延灼恰恰是宋朝開國功臣呼延贊的后代,它的后臺就是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黃袍加身以后,沒有像漢高祖劉邦、明太祖朱元璋一樣殺戮功臣,而是通過杯酒釋兵權,讓他們多積攢錢財、多購置房產(chǎn)留給子孫,與功臣一起享受榮華富貴,太祖對柴榮的后代都給與優(yōu)待,對于功臣的后代更是優(yōu)待,優(yōu)待功臣及后代就像重文抑武一樣是宋朝的國策,石守信是宋朝開國元勛第一名,辭去軍職后,升為侍中,太宗繼承太祖國策,優(yōu)待功臣及后代,石守信被封為衛(wèi)國公,長子石保興歷任知州,次子石保吉以蔭補軍職,娶延慶公主,官至鎮(zhèn)安軍節(jié)度使。整個宋代,特別是北宋時期,功臣后代都受到很高的禮遇,至少在經(jīng)濟上都很富裕。
梁山五虎將之一的呼延灼的祖爺爺呼延贊,和楊業(yè)都是西北出來的猛將。呼延贊年少入軍旅時為一名驍騎卒,被宋太祖提拔為驍雄軍使。公元964年(北宋乾德二年),從大將王全斌征伐后蜀,攻打劍門時,他身為先鋒,因功被提拔為副指揮使,鐵騎將軍指揮使。公元979年(太平興國四年),跟隨太宗攻打北漢時,太原城屢攻不下,呼延贊在北漢軍隊的猛烈還擊之中率先登城,因站立不住,從城堞上摔下來四次,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增強了攻城的信心。呼延贊還在高粱河之戰(zhàn)中救了太宗的命。呼延贊曾任馬步軍副都軍頭、軍都頭、州刺史、團練使等職。是北宋與楊業(yè)起名的功臣,楊業(yè)的后代楊延昭、楊文廣都是到了優(yōu)待,在北宋,功臣的后代即使犯了錯誤,也會寬大處理,沒有殺頭之禍,整個社會都彌漫著尊敬功臣后代,保護功臣后代的氛圍,特別是宋初抵抗遼國的功臣后代更是受到崇拜,楊業(yè)和呼延贊的后代都被朝廷重用。
宋朝政治清明,君臣關系融洽,特別是文臣與皇帝的關系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宋徽宗與蔡京不僅僅是君臣關系,還有藝術家的惺惺相惜的關系,蔡京把皇帝引向一心研究藝術上去,向皇帝報告的是天下太平,人民富足,即使有小股土匪也是正常的,晁蓋搶奪生辰綱沒有向皇帝報告,江州劫法場沒有向朝廷報告,因為與蔡京的子女有關,后來的三打祝家莊,朝廷懶得管,那不過是土匪內訌罷了。但是梁山集團被勝利吹昏了頭腦,為救柴進攻打高唐洲,這也是梁山集團的分水嶺,他們第一次攻打朝廷的堅固城池,并且殺了高俅的弟弟高廉,高俅為了給弟弟報仇,向皇帝報告了晁蓋、宋江的部分罪行,不過給皇帝的印象仍是一群小蟊賊,皇帝立即委高太尉選將調兵,前去剿捕,務要掃清水泊,殺絕種類,高太尉立即向皇帝推薦人選,奏道:“此人乃開國之初,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單名喚個灼字,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現(xiàn)受汝寧郡都統(tǒng)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將。臣舉保此人,可以征剿梁山泊?!笨磥砀哔雌綍r也是很崇拜抵抗遼國功臣的,這也是高俅一個文人痞子擔任武職的內在原因。高俅推薦的呼延灼就是他的部下,也是他的友,徽宗天子看了呼延灼也認為是人才,就賜踢雪烏騅寶馬一匹。這次征剿梁山朝廷上下都充滿信心的。沒有把梁山集團看作為一個大的軍事集團,沒派京城駐扎的精銳禁軍,而是派出了駐外禁軍和和兩州的地方廂軍。
呼延灼不是紙上談兵的趙括,出生功臣世家,沒有公子哥們習氣,高俅沒有看錯人選,這時的梁山集團已有全勝時期的一半規(guī)模,呼延灼將不過三四,兵不過萬余,給梁山造成了極大的麻煩,差一點就把梁山集團趕出老巢。后來高俅率十三萬大軍、上將近二十人攻打梁山,也沒能像呼延灼般得勢??梢姾粞幼圃陬I兵上是一個帥才。除了連環(huán)馬,他個人的武藝也是很出眾的。
呼延灼的第一戰(zhàn),梁山用了五隊前鋒車輪戰(zhàn)法。合計呼延灼和梁山四猛將林沖、花榮、扈三娘和孫立連斗了百回合,三平一上風,不幸的是扈三娘生擒了彭玘。他利用自己的殺手锏連環(huán)馬逼退梁山軍。第二天呼延灼沒有逞匹夫之勇,單用連環(huán)馬,殺死梁山軍不計其數(shù),擒人五百,奪馬三百,射傷六將,是全書中朝廷對梁山軍的最大勝仗了。呼延灼的創(chuàng)新武器是連環(huán)馬,馬帶馬甲,只露出四蹄落地,人也披上鎧甲,只露出一雙眼睛,連環(huán)馬隊有鎧甲,能擋住箭射,騎兵身上又都佩帶著弓箭刀槍,遠能箭射敵軍,近能刀劈敵人。因此當呼延灼一運用連環(huán)馬戰(zhàn)術,放出三面連環(huán)馬,漫山遍野直沖過來時,宋江率領的梁山兵馬立即抵擋不住,人馬折損大半。連環(huán)馬的故事可能來源于金國金兀術的拐子馬,南宋岳飛在偃城大戰(zhàn)中大破金兵拐子馬的戰(zhàn)例是岳飛的孫子岳珂寫的岳飛的傳記記載的。據(jù)岳珂所說,拐子馬是金兵的重甲鐵騎,三匹馬為一組,每兩匹馬之間用鐵索連接,具有很強的沖擊力,往往能一次沖鋒就使對方的步兵集群徹底崩潰。不過是拐子馬是岳珂根據(jù)其他人講述的事情加上自己的想象編出來的。
差一點改變宋朝歷史的是炮手凌振,這是宋朝三大發(fā)明在軍事上的具體實踐,宋朝很重視軍人的生命,軍械裝備制造走在當時的前列,連環(huán)馬攻擊時,梁山水軍接應,才沒有大敗虧空,要攻破梁山光靠連環(huán)馬是不行的。呼延灼向朝廷腰來了大宋炮手凌振來,以火炮攻打湖對岸的梁山山寨,凌振初到軍前便試放三炮,其中兩炮打到水中,一炮打到鴨嘴灘小寨,嚇的宋江也把指揮部搬上了梁山,一般不到一線指揮的晁蓋沉不住氣親自指揮水軍三阮等人設計捉住凌振,可惜的是呼延灼重視是馬軍,不重視水軍和新式武器,無用武之地的凌振在宋江的假惺惺的感召下,特別是宋江用天罡地煞神話傳說給他洗腦,想成為星宿的凌振降順了梁山,反倒幫助了梁山隊伍,上山入伙后的凌振,用“子母炮”大轟呼延灼兵馬,一個母炮接著四十九個子炮,響處風威大作,呼延灼不戰(zhàn)自亂,試想如果呼延灼重視凌振,依靠火炮就有可能消滅梁山,火炮就可能引起皇帝的重視,在全軍推廣,在后來的宋遼、宋金戰(zhàn)爭中,宋軍就會占據(jù)主動,中國歷史就會避免進入保守的明清時代,提前幾百年進入現(xiàn)代社會。更要命的是朝廷御林軍皇帝駕前首領徐寧被梁山集團逼上梁山,成為又一個天罡地煞傳說的犧牲品,金錢豹子湯隆說徐寧的鉤鐮槍可以破連環(huán)馬,吳用于是設計派時遷去東京偷盜徐寧的雁翎鎖子甲。徐寧到梁山后,日夜教習梁山兵馬鉤鐮槍法,半月之后已經(jīng)教成了五六百人,連環(huán)馬碰到鉤鐮槍就成為死馬,呼延灼被殺得大敗,正先鋒百勝將韓滔也被擒,到了梁山上也被宋江的天罡地煞傳說所感化入伙做了頭領。
呼延灼的連環(huán)馬被徐寧的鉤鐮槍破了,全軍覆沒,單身一人突出重圍,這時他的名臣子弟又幫了他的忙,他認識皇帝的小舅子,他想打通慕容貴妃的關節(jié),五虎大將中呼延灼是唯一本朝名臣子弟,和關勝不同,他的祖宗雖不是神仙,卻在本朝樹大根深,大樹底下好乘涼。從他易于結交權貴可以看出他在京師有著深厚的人脈,就連皇上一見就大大賞賜,和他老祖宗的好形象大概很有關系,呼延官場經(jīng)驗十分豐富,呼延本人很懂得在官場上利用他的功臣后代的優(yōu)勢,高俅主動推薦他征伐梁山說明他平時給高俅的印象比較好。楊志雖說是自己包裝自己是楊令公的后代,筆者在楊志篇已經(jīng)論述他只不過是冒名頂替,至少朝廷不認可,從高俅對呼延灼和楊志的不同態(tài)度可以看出,特別是梁山的排名兩人差距更大,說明在梁山也不認可他的身份。能讓高俅認可的人,全朝文武沒有不認可的,這是呼延灼沒有把家眷接上梁山的原因之一。
慕容知府利用呼延灼幫他平定三山,呼延灼一人打得包括魯智深、楊志在內的三山頭領求助梁山,戰(zhàn)前差一點打敗秦明,吳用用計捉到了呼延灼,宋江把呼延灼安排在上座,開口便說:”小可宋江怎敢背負朝廷?”又說了幾句社會現(xiàn)狀,呼延灼以為宋江要他回去求朝廷招安梁山。宋江聽了又說:“將軍如何去得?高太尉那廝心地狹窄……將軍折了那許多錢糧,如何不見罪?……宋江愿讓位與將軍,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比缓笥职阉奶祛傅厣返墓戆褢蜓萘艘槐?,呼延灼聽明白了宋江的用意,決心幫助朝廷招安梁山集團,于是他決定留在梁山,為了給自己完成任務提高砝碼,呼延灼騙開了青州,在梁山草莽人群中樹立了威信,呼延灼利用自己的功臣身份詐降關勝,引關勝入埋伏圈擒住為梁山立的第一次大功,也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好幫手,幫助自己實現(xiàn)梁山招安。
梁山集團十面埋伏破童貫時,呼延灼單挑了睢州兵馬都監(jiān)段鵬舉,他手下留情,段鵬舉是唯一突圍逃掉的童貫麾下八兵馬都監(jiān),用行動給朝廷傳遞了信號。梁山排名時呼延灼依靠自己的名聲和表現(xiàn)成為梁山百單八將之八,成為梁山泊馬軍五虎大將之四,為他實現(xiàn)幫助招安梁山打下了基礎。招安后,呼延灼對朝廷更是忠心耿耿,征遼國時,幽州城外呼延灼把守九宮八卦陣北陣門,一鞭打斷了兀顏延壽的方天戟,隨手生擒。征方臘,在歙州打死了侍郎高玉。受到了朝廷的肯定。宋朝的國策注定呼延灼有一個好的結局:征方臘歸來,“受御營指揮使,每日隨駕操備?!笔橇荷轿渎氈凶詈玫穆毼?,證明了朝廷沒有把他當外人看,讓他每天保護皇帝,這不是一般的信任,與朝廷對宋江、盧俊義的態(tài)度有天壤之別,除了當時的政治環(huán)境,呼延灼確實有過人的政治經(jīng)驗,“后領大軍,破大金兀術四太子,出軍殺至淮西,陣亡?!睘樗嫦却蛳碌慕搅鬟M了最后一滴血,也是朝廷保護呼延灼家眷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