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為什么能中舉?與周進有何關系
范進為什么能夠中舉,因為考官是這樣的一個他!周進,《儒林外史》的重要人物。審閱范進的考卷時發(fā)現(xiàn)是一個人才,可以說對范進有再造之恩。周進的身世和范進類似,作品將其設定為一個皓首窮經(jīng)、迷信經(jīng)典、沉溺于制藝難以自拔的人。周進生活窮愁潦倒,不得不忍受著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輕蔑。但始終堅信科舉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剛出場時,周進已經(jīng)六十多歲,依然是個老童生。在汶上縣做了三年西席,學生顧小舍人都進學成了秀才,他再無資格繼續(xù)教下去,淪落到薛家集觀音庵私塾中來坐館糊口,飽受秀才梅玖和舉人王進的嘲弄和冷遇。不久,周進丟了飯碗,只好替一伙商人當帳房。可以說,已到了科場夢醒之時。然而,當他進省城路過貢院的時候,他多年的心結(jié)卻又被觸動了。但他是童生,他是不能進入貢院的,看門人的鞭子將他打了出來。想象周進無助地站在貢院冷冷的門外,世界對他而言真的是一無所有了。
當他懇求別人帶他參觀貢院時,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貴卻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傾瀉出來,周進的人生也一舉進入高潮。
周進一進了號,見兩塊號板擺的齊齊整整,不覺眼睛里一陣酸酸的,不知道是悲從中來的發(fā)泄,還是靈光乍現(xiàn)的奮力一搏,周進一頭撞在號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他蘇醒后滿地打滾,放聲大哭。幾個商人得知原委,答應每人拿出幾十兩銀子,讓他納監(jiān)進場。
周進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進變驢變馬也要報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幾個頭。眾人還下禮去。金有余也稱謝了眾人。又吃了幾碗茶,周進再不哭了,同眾人說說笑笑回到行里。
幾個商人幫助周進捐了個監(jiān)生。
不久,周進憑著監(jiān)生的資格竟考中了舉人。頃刻之間,不是親的也來認親,不是朋友的也來認做朋友,連他教過書的學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爺”的“長生牌”。過了幾年,他又中了進士,升為御史,被指派為廣東學道。在廣州,周進發(fā)現(xiàn)了范進。為了照顧這個54歲的老童生,他把范進的卷子反復看了三遍,終于發(fā)現(xiàn)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間最好的文章,于是將范進取為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