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寶有七個美艷動人的老婆 韋小寶最愛哪個
韋爵爺這種人自然是誰都不愛,他愛的只是自己。
他對美女的態(tài)度自然是越多越好,他從小長在妓院,在他眼里,女性是商品,是物化的,是可以通過付出金錢、時間、手段、心機來交換,但是要說付出多少真情感,那是一丁點兒都欠奉的。
他從一開始就喪失了愛的能力,他不是太監(jiān),卻比太監(jiān)更太監(jiān),他不是龜公,卻比龜公更龜公,他是精神的太監(jiān),精神的龜公,他愛人的能力被閹割了。所以一生事業(yè),無論多富貴,終不過是開他娘十家八家麗春院而已。
所以他有那么多女人,無論是對他一往情深的雙兒、曾柔也好,他費盡心機追來的方怡、阿珂也罷,他只是抱有攫取的念頭,一定要弄到手,她們再好也就是收藏品。
韋小寶最愛的是誰?
金庸厲害就厲害在這里!他敏銳的察覺到龜公和太監(jiān),妓院和皇宮,妓女和群臣,皇帝和老鴇驚人的相似性。
他讓韋小寶這么一個無君無父、無恥無德的人輕松攀至權(quán)力和人生的巔峰,這是對滿清乃至中國社會最大的反諷,俠義與風骨都已經(jīng)遠離了,有俠義精神的陳近南被聯(lián)合絞殺了,而口口聲聲風骨的大儒們卻如此狹隘自私,這是一個何等無望的世界!韋小寶無愛也正常,這個世界本身也沒有多少愛,它不應該也不配得到愛。
如果說韋小寶在妓院中見慣了妓女們的逢場作戲,對女性的情感早已喪失,那么對于男性之間的情感或許他還有一絲殘留,那么他對茅十八,楊溢之的推許,對河西四漢將的賞識,都是這種明證。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一個是小玄子,一個是陳近南,這兩個人于他遠遠超過了師父和朋友的范疇。
小玄子對他而言,不僅僅是主子,更多是兄長。然而小玄子最終成為了”鳥生魚湯“,韋小寶希望他成為”鳥生魚湯“,但要成為”鳥生魚湯“是要權(quán)謀心術(shù)的,小玄子成了孤家寡人,于是韋小寶的哥哥沒有了;
陳近南更為重要,那是他精神的父親,這是他至親至愛之人。盡管所有孩子都不認同父親的觀點,但父親就是這樣,韋小寶愿意被陳近南教訓,并不是認為他有多對,而是韋小寶有這樣的情感需求。更何況是這樣一個義薄云天、肝膽磊落的英雄,這不是所有男孩子的理想父親嗎。然而,陳近南成了最后的俠士,被一群不是俠士的俠士戕害了,更何況,其中也有韋小寶首鼠兩端的責任。陳近南死時,韋小寶是最悲痛的,他后悔自責,更多的是失落,最后一個能拯救他的人走了,父親沒了。
不如歸去罷,韋小寶終究還是做回了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