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那么弱為何還能撐300多年不亡?原因在這
在中國歷史當中,宋朝一直被認為是最弱的一代,天天不是割地賠款,然后東躲西藏,完全沒有尊嚴可言,簡直是丟中國人的臉。但是,不可否認,當時情況下,跟以往王朝都不同,各少數(shù)民族紛紛出山,窮山惡水出來的,比安逸的宋朝戰(zhàn)斗力強了不止一個檔次,被吊打也就不足為奇了。尤其是其中的蒙古,彪悍異常,就算換了唐、明等,也一樣被吊打。那么,相對來說更弱的宋是怎么堅持了300多年呢?
其一,雖然宋打不過,但是金蒙等也滅不了宋,宋朝畢竟是中華正統(tǒng),擁有的資源人口基數(shù)不是少數(shù)民族可以相媲美的,所以雖然后期屢屢打敗仗,但是宋朝有人,有錢。
其二,雖然打不過,但是每次都要打上一打,這就導致蒙金雖然能勝利,也是自損八百,完全沒有后繼之力。宋朝當時人口接近上億,而無論契丹、女真,都只有幾十萬,最多也就百萬。很簡單的道理,1v1打不過,20v1呢,用20人換一個少數(shù)民族都得gg.所以人口基數(shù)是存貨基礎。
然后不僅有人,還有錢。據(jù)歷史專家統(tǒng)計,大宋每年的財政收入平均1.6億貫,就是偏安一隅的南宋也有每年近1億貫。而大唐王朝,號稱中國封建時代的輝煌時期,年收入才3000多萬貫。打輸了沒關系,我陪你錢,少數(shù)民族一看,滅也滅不了,干脆拿錢走人了。
宋代花錢買和平,而且花錢確實起到了和平的目的。而從花錢數(shù)量來說,最多的也不過100萬貫,這對宋代來說,九牛一毛,花得起,而且稍微穩(wěn)定點,立刻通商,馬上翻倍賺回來,所以宋朝的統(tǒng)治者的生意做的66的。
因此,宋朝雖然弱小,沒有其他朝代的霸氣,但是靠著統(tǒng)治者精明頭腦,用商人的辦法治國,雖然表面上看著憋屈,但是統(tǒng)治者們的日子過得是舒舒服服,歌舞升平的,他們的做法正確與否?各位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