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朱元璋誅殺功臣何嘗不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泥腿子皇帝,也就是出生微末卻憑借自己的天才般的才華能力,最終推翻了前朝的腐朽統(tǒng)治,還打敗了各種競爭對手,最后做上了九五之尊的寶座。不得不說劉邦和朱元璋對中國是有貢獻的,對民族也是有貢獻的,他們的功勞不容抹殺??墒沁@兩位泥腿子皇帝還有一個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登基為帝后,都誅殺功臣,劉邦殺了幾乎所有的異性王,朱元璋更是將手下大將殺得只留下了耿炳文這位只能守城不善于進宮的大將,哦忘了,還有湯和算是得以善終,常遇春死得早也未遭殺害。
中國人是重感情的,特別是劉邦殺了他最大的功臣韓信,朱元璋逼死戰(zhàn)功赫赫的徐達,這兩位軍事天才,都大感惋惜,同時都痛陳劉邦和朱元璋忘恩負義,這種人就是真正的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實在是太無情無義了。
老百姓這么覺得也是沒錯的,畢竟人都是感情動物,可是我要說的是,作為帝王,這兩位是干得非常不錯的,誅殺功臣其實對老百姓對整個王朝來說,都是好事,利國利民的好事。
首先我來說說為何利國:
第一:誅殺功臣能加強中央集權(quán),以防止地方做大,造成尾大不掉之勢,最終只會造成戰(zhàn)火連連,整個王朝都不穩(wěn)定。功臣在打江山時,都會不可避免的培植起自己的勢力,或有權(quán)利,或有兵權(quán)。有可能功臣們對打江山時的主公還是忠心不二的,可是他們的子孫呢?或者是明明是大家一起打下來的江山,功臣們覺得自己也有份,憑什么你就是皇帝,我就只能在你之下呢?一旦地方勢力做大,中央就管不住他們,于是地方與地方之間,地方與中央之間,肯定就會有矛盾摩擦,甚至戰(zhàn)爭,這都直接威脅到王朝的統(tǒng)治。
第二:誅殺功臣能增加國家財政收入。這個道理很簡單,功臣們是不是得封賞,是不是都是襲爵的那種,不僅不用交稅,國家還得養(yǎng)著他們的子孫后代甚至是一家九族,這對國家財政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第三:誅殺功臣能更得老百姓的擁護。雖然功臣中像徐達這樣子的哪怕是立國之后,也是與民無犯的,對老百姓很好的。可是功勛的后代們又有幾個不囂張跋扈,甚至是功勛自己也占著自己的功勞,占著和皇帝的關(guān)系,積攢財富兼并土地等,做出很多傷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再從利民來說:
第一:能減少土地兼并,讓老百姓能夠分到更多賴以生存的土地。中國是農(nóng)耕之國,所有人都知道土地的重要。而皇帝賞賜功勛時,少不了得賞賜他們土地。這樣子老百姓分到的土地就少了,利益也就少了。殺了一批對老百姓有害的功勛,就能更多的讓利給老百姓。
第二:新王朝的建立需要休養(yǎng)生息,可是功勛林立可能會造成諸侯林立,諸侯之間互相征伐,戰(zhàn)爭就不知道何時是個頭,老百姓保守戰(zhàn)火的摧殘,別說休養(yǎng)生息了,只怕活下去都是問題。第三:能更好的打破階級固化,讓老百姓能擁有更多的上升通道。功勛們的子孫后代都是襲爵的,出生就比別人高貴,得到的權(quán)利更多,這就很容易造成階級固化,老百姓可能一輩子都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干活,一生都看不到升官發(fā)財?shù)臋C會。可是砍掉一些功勛,就能讓普通百姓獲得更多的上升機會。
所以說殺功臣是無情義,可是對國家對統(tǒng)治者甚至對老百姓都是有益的,而且筆者以前也說過,中國一直都分為三個階層,一呢是統(tǒng)治的君主,二呢是達官顯貴富商豪強組成的中層,三呢是普通百姓。君主和百姓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削弱中間層次,高層和底層才能有更多的權(quán)利利益,而殺功臣恰恰就是削弱中間階層的重要手段之一,此舉雖然殘忍無情,可是真的是利國利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