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遠嫁匈奴并非悲劇 而是過著幸福生活?
昭君的故事,在中國流傳甚廣,無數(shù)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都以她作為主角。幾乎所有的文學(xué)作品都從大漢族主義以及大男人沙文主義的立場出發(fā),一口咬定王昭君在塞外受苦受難。甚至還有文學(xué)作品稱,王昭君因深恨被放逐蠻荒,在呼韓邪單于死后,不愿再嫁而自殺。更有版本說,王昭君在去塞外的途中就投水自盡了。
這些傳說可能是中原人士一廂情愿的杜撰,真實情況可能是,王昭君自愿嫁入匈奴汗國,在那里所受到的是頂尖享受,終老于幸福之中。
悲劇的傳說
我們來看一個流傳最廣的傳說。
傳說兩千多年前在長江西陵峽秭歸縣寶坪村,住了個叫王忠的莊稼人,這個莊稼人因為一直沒有孩子,便到附近的屈原廟進香許愿,祈求得到一個像屈原那樣忠于國家、熱愛人民的后代。結(jié)果真的很靈驗,八月十五夜里,他的妻子夢見一輪明月投入懷中,不久便生下一個比天仙還標(biāo)致的姑娘,這就是王昭君。昭君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xué),心地善良,憂國憂民,特別喜歡望月吟唱,父母就為她建了一座樓,起名望月樓。
后來漢元帝挑選天下美女做后妃,昭君被選中。王昭君到京城長安后,和其他被選的秀女一樣,先到畫師毛延壽那兒畫像。有的美女為了得到皇帝的青睞,重金賄賂毛畫師,畫師就將她們畫得美貌非凡。王昭君不信這個邪,沒有給毛畫師金銀財寶,毛畫師就有意在王昭君眼睛下面點了一點,結(jié)果王昭君沒能入漢元帝法眼,寂寞于后宮。
幾年之后,匈奴汗國呼韓邪單于來到長安向漢廷求親,漢元帝決定在不受寵的美女中物色幾位,賞賜給他,并許諾誰愿意前往,就給予公主的身份。王昭君挺身而出。
臨行前,漢元帝召見昭君,一見面就驚呆了,如此美麗的美人,我怎么沒有發(fā)現(xiàn)呢?一席談話,更覺昭君才智過人,整個后宮無人可及。元帝深深后悔,兩眼望著昭君,不忍離開。昭君進宮多年,第一次見到多情而又年輕的皇帝,卻又要離他而去,也是心酸不已。可是為了國家利益,昭君不得不北上。
送走昭君后,元帝立即翻看美人畫冊,終于在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細細一看,原來昭君眼下多了一個疵點,掩蓋了昭君的美貌?;实鄞笈?,下令將那個弄虛作假的畫師毛延壽殺了。
昭君隨呼韓邪來到塞外,在匈奴又舉行了隆重的婚禮,二人感情很深,但不久陰山山麓和大漠南北,出現(xiàn)嚴(yán)重的自然災(zāi)害,久旱不雨,水草枯死,牧民饑餓混亂,朔漠飛沙中又夾著一股邪風(fēng)。當(dāng)?shù)鼐用裾f這些災(zāi)難都是漢女王昭君帶來的,只有用她的血來祭奠匈奴先靈,草原才能化險為夷。呼韓邪終日愁悶,惶惶不安,昭君也愁眉不展,忽然她想起父母在她進宮前曾送給她一個錦囊。昭君打開錦囊一看,原來里面裝有莊稼種子、金剪子和一張黃紙。昭君百思不得其解,傷心地流下了一串串淚珠。
這淚珠滴落在冰涼的沙子上,沙地上竟然奇跡般地出現(xiàn)了一股藍晶晶的小清泉。昭君又驚又喜,有了水,還要有牛羊、水草、莊稼。她拿起了金剪用黃紙剪了一只小羔羊,想不到剛剪成,小紙羊就變成了真羊。
昭君又用黃紙剪牛羊、水草花瓣,頓時,身邊出現(xiàn)大片的綠草香花,成群的牛羊在其中吃草、休息。最后昭君又將錦囊中的種子撒在沙地上,頃刻便長出了莊稼。牧民們欣喜若狂,奔走相告,世代傳送著昭君的恩德。昭君最后死在漠北,也就是現(xiàn)在內(nèi)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郊。呼和浩特是“青色之城”的意思,所以昭君墓也被稱作青冢。
再說元帝,因為思念昭君,一病不起,五個月后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