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潘金蓮 武大郎歷史確有其人 真相讓人感嘆!

2017-04-30 08:26:5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在小說《水滸傳》里,潘金蓮是個有名的淫婦。其實,歷史上的潘金蓮,出身于大戶人家,根本不認(rèn)識西門慶這個人?;楹蟮乃t淑善良,卻無端被

在小說《水滸傳》里,潘金蓮是個有名的淫婦。其實,歷史上的潘金蓮,出身于大戶人家,根本不認(rèn)識西門慶這個人?;楹蟮乃t淑善良,卻無端被人訛傳成紅杏出墻、“與人茍合謀殺親夫”的“蕩婦”。她的夫君武大郎也很冤:明明憑自己的努力當(dāng)上縣令,卻硬被說成“走街串巷賣炊餅”的“三寸丁谷樹皮”,還被戴了一頂“綠帽子”。

歷史上,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確有其人,但都生活在明朝。史載武大郎本名武植,清河縣武家那村人。他出身貧寒,但聰穎過人,中年考中進(jìn)士,出任山東陽谷縣令。潘金蓮是知州家的千金小姐,住在距武家那村不遠(yuǎn)的黃金莊。她喜歡武植,經(jīng)常接濟(jì)他,并與他私訂終身。兩人結(jié)婚后和睦恩愛,養(yǎng)育了四個子女。

但是,平平白白的好人,為什么會被人流傳成這個樣子呢?原來,武植早年貧苦,接受過好友黃堂的資助。武植做官后,黃堂家的房屋失火,他便投奔武植,希望謀個一官半職。不料,他在武家住了3個月,天天好酒好菜,卻始終不見提攜。黃堂覺得武植不夠哥們兒,一怒之下不辭而別。

為發(fā)泄心中怨恨,黃堂在回鄉(xiāng)路上四處編造宣揚(yáng)關(guān)于武潘的謠言,并張貼傳單捏造武潘二人的“丑事”。當(dāng)?shù)貝荷傥鏖T慶與他沆瀣一氣,添油加醋。很快,武潘二人的“丑事”傳遍了相鄰州縣的街頭巷尾。黃堂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自家房屋已被重新修蓋。妻子說,是武植重修了房舍,還購置了新家具。黃堂無比懊悔,但他捏造的武潘二人的丑惡形象,早已轟動四方,并被施耐庵寫進(jìn)了小說《水滸傳》,從此流傳天下。

讓人欣慰的是,我們也見到了《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后人給武潘的造像和道歉詩。施耐庵的直系后人施勝辰(河北省著名書畫家)專程來到清河縣武植祠,代表先人向武氏后人表達(dá)歉意,為武植和潘金蓮造像,并寫下道歉詩,該詩至今仍裱糊在武植祠墻壁:

杜撰水滸施耐庵,

武潘無端蒙沉冤。

施家文章施家畫,

貶褒迄今數(shù)百年。

累世因緣今終報,

正容重塑展人間。

武氏祠堂斷公案,

施姓欠賬施姓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