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如果沒有夷陵之戰(zhàn)三國形式會怎么樣?

2017-03-26 11:46:4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三國演義》里有說蜀漢劉備伐吳時率軍70萬,而實際上這個數(shù)字根本不對。根據(jù)史書記載吳軍盡殲蜀軍8萬。而史書也明確記載吳軍當時只有5萬人

《三國演義》里有說蜀漢劉備伐吳時率軍70萬,而實際上這個數(shù)字根本不對。根據(jù)史書記載吳軍盡殲蜀軍8萬。而史書也明確記載吳軍當時只有5萬人馬與之相抗,因此蜀軍估計也8萬左右,大概有10萬左右。

《三國演義》畢竟是羅老先生寫的小說故事,有點夸大其詞的味道不能全信。

小的時候經(jīng)常聽到老一輩的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他們曾說,如果當時沒有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蜀軍,劉備是很有可能統(tǒng)一天下的。

長大后接觸很多正統(tǒng)史實后,小編認為,上述的假設(shè)是不可能發(fā)生的。

先來看看夷陵之戰(zhàn)后三國的實力對比:蜀漢大致九十四萬人口,十萬多兵力,曹魏400多萬人口,兵力大約30多萬到50多萬。東吳人口大約240萬左右,兵力大概是30多萬,不過以水軍為主,水上是霸主,陸軍實力太差。漢中劉備攻取晚了,是個空城,沒有人口,黃金,糧草。蜀漢滅亡時還有兵力十萬四千,人口九十四萬。還有東吳盟友至少可以為自己牽制一部分魏國兵力。

所以蜀漢失敗,不能怪別人強大,只能怪自己無能。比如在小說中九伐中原的諸葛亮接班人姜維,在正史上就沒有一次打敗過鄧艾。連裴注三國志諸葛亮傳的最后也毫不客氣的說道: 昔樂毅以弱燕之眾,兼從五國之兵,長驅(qū)強齊,下七十馀城。今蜀漢之卒,不少燕軍,君臣之接,信於樂毅,加以國家為脣齒之援,東西相應(yīng),首尾如蛇,形勢重大,不比於五國之兵也,何憚於彼而不可哉?夫兵以奇勝,制敵以智,土地廣狹,人馬多少,未可偏恃也。

有一句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倍駶h缺乏的就是優(yōu)秀的將領(lǐng)。“臥龍鳳雛,得一可得天下?!眲鋼碛袃蓚€,可是鳳雛死的太早基本沒幫上劉備,而諸葛亮小編認為他會是個好總理而不是個好總統(tǒng)。所以蜀漢帶兵之人奇缺,有點能力的魏延也被常年排擠。

而與之相比的曹魏,曹操帳下謀士最多的時候多大一百零二人。不管是比兵力,人才,疆域來看,曹魏都碾壓蜀漢,而且在劉備,諸葛亮相繼離世后,剩下了一個扶不上墻的阿斗,所以說蜀漢的滅亡是注定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