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死亡之謎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血溶于水的兄弟一般都是成功人士想要獲得的協(xié)助力量,因為有著血緣關(guān)系所以有著親密感和一致性,能夠無條件的信任和依賴。但是這個道理舒爾哈齊身上并不適用。
努爾哈赤家從父親在父親那一代有六個兄弟,原本他們的關(guān)系都還比較融洽,但是很快,情感的天平就被利益動搖了,當(dāng)他們知道了當(dāng)時還很年輕的努爾哈赤得到了家族原本的官職和一些財產(chǎn)之后,親兄弟之間、堂兄弟之間開始了爭奪,開始了為利益所傾斜了。這些親戚們都站到了仇人的那一邊,忘記了仇恨,忘記了彼此間的親情。幸好此時,努爾哈赤還有幾個兄弟的支持,也正是因為他們,努爾哈赤才能在統(tǒng)一女真的征途上不斷取得成功,也共同揭開了清帝國這段創(chuàng)業(yè)史的序幕。
一般來說,女真社會中采用的一般是一種兩頭大的政治體制模式,也就是說一個部落聯(lián)盟內(nèi)會有兩位酋長,一般來說會是親兄弟分別擔(dān)任,因此,在努爾哈赤的第一個國都建成的時候,他和舒爾哈齊兩兄弟就曾形成了并肩作戰(zhàn)、手足同心的良好局面。然而到了最后,他們還是不得不因為利益等等的原因兄弟離心。
隨著女真各部的逐漸統(tǒng)一,明朝政府開始對遼東局勢感到不安。遼東總兵李成梁重操舊業(yè),再次實行以往屢試不爽的分化瓦解政策,極力拉攏舒爾哈齊,面對明朝的種種“恩寵”,舒爾哈齊卻覺得自己作為建州女真的“二都督”,有理由借明朝政府之力樹立領(lǐng)袖的地位??墒?,兄與弟之間的差異和努爾哈赤作為舊有勢力突破者的特殊身份,決定了現(xiàn)實的殘酷。
萬歷三十五年,居住在蜚悠城的女真部落主動要求脫離烏拉部的控制歸順建州,努爾哈赤派舒爾哈齊和自己的兒子褚英、代善等人率軍3000前往收編該部。返回途中,他們在烏碣巖遭遇領(lǐng)兵阻截的烏拉部貝勒布占泰,舒爾哈齊因顧慮與布占泰之間的姻親關(guān)系而不肯參戰(zhàn)。事后,努爾哈赤雖然沒有問責(zé)于舒爾哈齊,但卻將舒爾哈齊的兩名屬將常書、納齊布以“不戰(zhàn)”之罪論死,為了保全這兩個人,他不惜以死逼迫兄長讓步,盛怒之下的努爾哈赤雖然免除了二將的死罪,卻剝奪了舒爾哈齊的兵權(quán),兄弟間的沖突爆發(fā)了。
從曾經(jīng)距離汗位最近的“弟貝勒”,到有名無實的“達爾汗巴圖魯”,舒爾哈齊難免憂憤滿腹,他曾發(fā)怨言稱:“此生有何可戀,不如一死!”于是漸漸產(chǎn)生了率部出走另立山頭的想法,并將地點選在靠近明朝邊境及海西女真領(lǐng)地的黑扯木。建州女真內(nèi)部的這種異動被明朝廷所偵知。為了避免建州女真的分裂,努爾哈赤曾經(jīng)力勸弟弟不要移居黑扯木,但舒爾哈齊去意已決。萬歷三十七年,面對已然率部出走的親弟弟,努爾哈赤不得不忍痛“斷臂”——他沒收了舒爾哈齊的財產(chǎn),并將曾與舒爾哈齊一起密謀出走的親侄子阿爾通阿、札薩克圖處死,面對兄長咄咄逼人的氣勢,萬念俱灰的舒爾哈齊不得不返回建州。按清代官方史書的說法,努爾哈赤見弟弟回心轉(zhuǎn)意,便將剝奪的財產(chǎn)“悉數(shù)歸還弟貝勒”,可是愧疚難當(dāng)?shù)氖鏍柟R還是在兩年后突然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