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妃嬪都不敢生兒子 子立母死成史上最悲慘制度

2017-03-04 19:10:5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天賜元年,剛被立為太子的拓跋嗣生母劉貴人被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賜死。太祖道武皇帝親自解釋了原因,在《太宗紀(jì)第三》中記載:“昔漢武帝將

天賜元年,剛被立為太子的拓跋嗣生母劉貴人被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賜死。太祖道武皇帝親自解釋了原因,在《太宗紀(jì)第三》中記載:“昔漢武帝將立妻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后與國政,使外家為亂。”為了防止出現(xiàn)子幼母壯,太后專政的情況,“子立母死”在北魏朝世代沿襲下來。

北魏建國皇帝拓跋珪是“子立母死”政策的制定者,同時也是這一政策的第一個受害者,為此,他付出了39歲的年輕生命。拓跋珪賜死劉貴人之后,太子拓跋嗣“哀泣不能自勝”,最后和皇帝鬧翻逃離魏宮。

拓跋珪打算改立拓跋紹為太子,于是將拓跋紹的生母賀氏囚禁在宮中欲殺之。拓跋紹得知后救母心切,直接帶著手下人進(jìn)入皇宮救母親,被拓跋珪發(fā)現(xiàn)后,拓跋紹只能無奈殺死自己的父親。

拓跋珪之后的皇帝都謹(jǐn)遵這項(xiàng)制度,但悲催的是王權(quán)不僅流入外家人手中,而且還是與皇族不相干的外家人。太武帝拓跋燾和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幼年喪母,由奶娘撫養(yǎng)長大,后來更是出現(xiàn)封奶娘為皇太后的千古奇觀。最后高宗文成皇帝還要受控于自己的奶娘常太后,以至于培養(yǎng)起跟皇帝毫無關(guān)系的皇太后勢力。

“子立母死”制不僅搞得每代北魏帝皇缺少母愛,造成心理陰影,還給每代帝皇的妃嬪們帶來了心理傷害。到了北魏后期,皇帝的子嗣都非常稀少,像宣武帝元恪,只有兩個兒子,一個還早年夭折了。

《皇后列傳》中記載,“而椒掖之中,以國舊制,相于祈祝,皆愿生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這段記載反映的就是當(dāng)時的妃嬪們懼怕生男孩。歷代妃嬪都是想生兒子母憑子貴,但到了北魏,生個兒子不小心當(dāng)了太子,母親什么福也享不了還得搭上自己的性命。

“子立母死”制殘忍野蠻,害慘的不只是北魏帝皇和他們的生母們,還有整個王朝。不得不說這是史上最悲慘的制度!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