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明朝神秘的和尚軍師姚廣孝 如何促朱棣成帝業(yè)

2017-02-28 18:53:5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靖難第一功臣姚廣孝:身披袈裟的和尚,又被稱為出家人,這種人應(yīng)當(dāng)是遠離塵世,不理紛爭,潛心佛門,誦經(jīng)修行,以成正果??稍谥袊行┦?

靖難第一功臣姚廣孝:身披袈裟的和尚,又被稱為出家人,這種人應(yīng)當(dāng)是遠離塵世,不理紛爭,潛心佛門,誦經(jīng)修行,以成正果。可在中國,有些事情就是怪,佛門經(jīng)常與官場攪和在一起。有的最高掌權(quán)者放著好好的皇帝不當(dāng),偏要舍身事佛,如梁武帝蕭衍。他迷信佛教,著佛書數(shù)百卷,大肆興建寺廟,自己吃素食,斷葷腥,絕女色,早晚都要到寺廟禮佛講經(jīng),還幾次入寺做和尚,急得大臣拿出四億錢將其贖回,最后也未能修成正果,活活餓死。武則天也當(dāng)過尼姑,后來從尼庵直接選入皇宮,但她的佛教情結(jié)始終未斷,又將自己的姘夫安排到寺廟落腳,也不顧佛門戒色的清規(guī)戒律。朱元璋就是和尚出身一躍成為皇帝的,上行下效,明朝有些和尚也就特別熱衷權(quán)勢,如姚廣孝。

姚廣孝十四歲時便出家了,法名道衍。他本來應(yīng)該遠離紅塵,去那深山古寺,伴著黃卷青燈,度過那誦經(jīng)坐禪的冷寂生涯??伤莻€極不安分的角色,熱衷世務(wù),追逐功名,周游于聲色繁華之地,出入于王侯將相之家。

當(dāng)時的明王朝處在一個極為敏感的歷史時期。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在當(dāng)上皇帝之后,有鑒于元朝強臣跋扈、皇室內(nèi)部爭奪激烈以致傳國不久的教訓(xùn),采取了兩個對策。一是大肆殺戮功臣,免得這些人在他死后為非作歹。

他晚年兩興大獄,被殺的文臣武將達三萬余人,當(dāng)年隨他起事、立過殊勛的故舊幾乎被誅殺殆盡。一是大肆封王建國,將他的兒子全都封到各地為王。他一共有二十六個兒子,除長子朱標被立為太子、另外兩個兒子早死外,其他二十三個兒子,都有一個不小的封國。他們在自己的封國之內(nèi),有臣僚,有武衛(wèi),儼然是一個個小皇帝。朱元璋以為,待他死后,太子朱標繼位,坐鎮(zhèn)京師,居中統(tǒng)攝,其他眾兄弟各守藩國,四方拱衛(wèi),朱氏的江山便可牢如鐵桶,安如磐石了。

哪知他精心培養(yǎng)的朱標卻是個短命鬼,竟然先他而去。為了避免眾多兒子由于覬覦大位而起紛爭,朱元璋干脆撇開兒子一輩,而將朱標的長子、他的長孫朱允立為皇太孫。父死子繼,他這么做也不能說沒有根據(jù),他以為這樣一來兒子們當(dāng)無話可說了,殊不知,這卻種下了禍根。一場皇位之爭在暗中醞釀著。

姚廣孝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認識了朱棣。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由于上面三位兄長已死,他便排名最前。他生性堅毅沉雄,足智多謀,在打江山的年月,他立功最大,名望最高,還頗為朝野所推重,連朱元璋對他也另眼相看。立國以后他被封為燕王,朱元璋將消滅元朝殘軍、守衛(wèi)北部邊境的重任交給了他。

朱棣也聽說過姚廣孝的大名,見面時便打趣要同姚廣孝對對聯(lián),他出了個上聯(lián):“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即冰字)”,這完全是文字游戲,姚廣孝對的是:“世亂民貧王不出頭誰做主”,這話可就大有深意了。朱棣心領(lǐng)神會,便向他請教國事,姚廣孝便直接向朱棣勸進,說:“大王骨相非凡,英武冠世,如今諸王各懷異心,皇太孫柔弱,愿大王善自珍重。如若大王能令老僧隨同至燕,老僧一定奉送一頂白帽加于大王頂上?!?/p>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