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評析三國歷史上楊修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2016-12-23 08:39:4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三國楊修 楊修是東漢末年有名的人物,雖然沒有什么大的功業(yè),但是楊修的才華是毫無疑問的,就連曹操這樣的人物都對他的能力非常滿意,但是

三國楊修

楊修是東漢末年有名的人物,雖然沒有什么大的功業(yè),但是楊修的才華是毫無疑問的,就連曹操這樣的人物都對他的能力非常滿意,但是楊修也是一個非常悲劇的人物,智商余額很多,情商欠費不少,最后被曹操給殺害。

楊修的身世背景非常雄厚,他是當時有名的大世家楊家的嫡子,或許說到楊家很多人不知道,但是其實楊家在三國時期的聲望地位一點都不在“四世三公”的袁家之下,可以說也是一個龐然大物,但是楊家在當時的政治措施卻是錯誤的,選擇了從中央出發(fā),所以沒有像是袁家那樣爭奪天下占據(jù)了一席之地,也導致楊家只能夠寄人籬下。

楊修作為楊家的嫡子,也是楊家日后的接班人,他自然接受了良好的家學教育,有著出色的才華,后來在別人的推薦之下成為了曹操手下的一個主簿,也就是一個負責后勤的文官,當時曹操經(jīng)常征戰(zhàn),但是他各種調(diào)動都做得很好,讓曹操非常滿意,而且他還是一個文學素養(yǎng)很高的人,曹操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大詩人了,但是說到文采,曹操對于楊修也是自愧不如,雖然楊修才華不凡,能力也不錯,而且家世背景雄厚,對于曹操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楊修的思想和曹操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他們的根本理念不同,而且楊修還參與到當時的繼承人之爭里面,所以曹操不得不殺了楊修。

歷史上的楊修

說到楊修,估計不少人都有點印象,就是那個恃才傲物最后被曹操給找理由殺死的人,而這基本上都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里面的楊修形象,那么歷史上真實的楊修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楊修字徳祖,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以知識淵博,文采斐然著稱,他的才華在當時是得到公認的,可惜他的不少作品都已經(jīng)遺失了沒有流傳下來。他是“四世太尉”的楊家的繼承人,也是一個杰出的世家子弟,在那個年代,世家貴族的人能夠得到的教育遠遠好于平民,所以一般來說世家子,尤其是楊修這樣的大世家的人幾乎少有無能之人。

楊修的才能也是非常不錯的,在建安年間的時候被人推舉入朝為官,后來成為了曹操手下的主簿,主簿可不是什么簡單的小官,這個官職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秘書,如果不是比較信任又有著不錯的才能,曹操怎么可能讓他當自己的主簿。而且當時曹操經(jīng)常在外面征戰(zhàn),而楊修還是能夠處理的很好,可見楊修的才能確實非同一般。

楊修雖然才能出眾,但是因為犯了曹操的大忌,最后還是被曹操找借口殺了,自然這里所說的大忌肯定不是演義中的所謂“一人一口酥”“雞肋”這樣的事件,相反真正促使楊修死去的關(guān)鍵原因在于他的思想觀念和曹操是不同的,那個時候的曹操野心已經(jīng)非常膨脹了,可以說是就算他自己不稱帝,也知道自己的兒子必然稱帝,而那個時候楊修這樣的漢室黨就是自己后人稱帝的阻力,因此在曹操死前先后直接或是間接殺了好些尊崇恢復漢室的人,比如孔融、荀彧等等,而楊修也是其中的一個。

楊修是一個怎樣的人

楊修并不是《三國演義》中創(chuàng)造的文學人物,而是中國歷史上確實存在的人物。那么楊修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首先,楊修有著比較大的來頭。他的祖父是東漢名臣楊震,他的父親是東漢末年政治家楊彪,可以說楊修出生在一個世代簪纓之家之中。

其次,他是一個有著淵博的學問的人。楊修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他的一生有著許多的著作,但是很多都已經(jīng)失去了蹤影,至今為止留存的也就只有《答臨淄候箋》、《節(jié)游賦》、《神女賦》、《孔雀賦》等數(shù)篇作品。

第三,楊修是一個非常聰慧的人。他非常地好學,有俊才,在建安年間的時候便被舉薦為孝廉,之后便擔任了曹操的主簿。當時的曹操身居宰相之位,能夠成為曹操的主簿必定是有著過人之處的。

史料記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nèi),事皆稱意?!笨梢娫跅钚迵瘟瞬懿僦鞑局?,在曹操忙于戰(zhàn)事的時候立下了多么大的功勞。他聰慧異常,就連曹操都自嘆不如。但是同時,他也是自負的。他總是能夠猜到曹操的心思,這讓多疑的曹操有些不高興。

而在曹操考驗曹植的時候,楊修多次幫助曹植通過他的考驗,使得曹植越發(fā)的高傲起來,曹操知道之后非常惱火。而在曹操的“雞肋”口令上,楊修猜出了曹操的意圖便徑自將其真實的意圖告知了旁人,最終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關(guān)諸侯”將楊修下令斬首。

楊修之死的原因

楊修是三國時期有名的人物,看過三國小說的都知道他是曹操手下的一個謀士,因為一個雞肋事件被曹操殺死,那么三國時期楊修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三國演義》里面的死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楊修并不是像《三國演義》之中所描述的因為一個“雞肋”被曹操殺害的,在史書的記載之中,曹操是用“前后漏泄言教,交關(guān)諸侯”的罪名被殺的,也就說楊修的死并不是因為在當時私自傳什么雞肋的事情,渙散了軍心,是因為泄露了上面的意思,同時和外面的諸侯關(guān)系密切,所以才被殺的?但是問題來了,楊修到底和誰關(guān)系密切呢?

很多人都說是因為楊修和袁術(shù)有著親戚的關(guān)系,但是其實不然,一來楊修死的時候已經(jīng)是建安二十四年了,而早在將近20年前袁術(shù)就已經(jīng)死了,所以因為這樣的關(guān)系處死自己手下的高級謀臣明顯是不科學的。再來龐德也是曹操手下的大將,而他的弟弟也在劉備手下,龐德依舊很得信任,而且那時候那些個大世家之間通婚很常見,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雜七雜八的關(guān)系,曹操不可能因為這種理由殺害楊修的。

所以說在這些書上記載的曹操殺楊修的理由是不夠充分的,而曹操真正殺楊修的理由也未必是因此立嗣的緣故,畢竟楊修和曹植的關(guān)系雖然比較親近,但還沒有到非要輔助曹植不可,他和曹丕的關(guān)系也不差,所以說曹操殺楊修說白了還是因為楊修真正忠的是漢室,這和曹操的利益是相矛盾的。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