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揭秘馬化龍凌遲處死的悲慘結局

2016-12-16 10:31:0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馬化龍簡介馬化龍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伊斯蘭教教徒。在馬化龍簡介中提到他曾經(jīng)用過的名字是馬朝清,是哲合忍耶的第五輩穆勒師德,在教內(nèi)則被

馬化龍簡介

馬化龍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伊斯蘭教教徒。在馬化龍簡介中提到他曾經(jīng)用過的名字是馬朝清,是哲合忍耶的第五輩穆勒師德,在教內(nèi)則被尊稱為是十三太爺,也就是說他是一個教徒,信奉的是伊斯蘭教。

馬化龍墓地

馬化龍簡介記載他的出生時間是1810年12年15日,在這一時期中國飽受西方列強的侵略,同時馬化龍教派當時也在國內(nèi)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從而造成了華夏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馬化龍是伊斯蘭哲合忍耶學派的傳教人,該教派在馬化龍時期已經(jīng)延續(xù)了五代。當時馬化龍在中國西北回民和當?shù)仄渌欧钜了固m教的人民中傳教的身份是總大阿訇,也就是領袖,并且德高望重,深受當?shù)厝嗣竦淖鹬亍M瑫r馬化龍在中國歷史上也非常大的有影響力。馬化龍的一生都生活在寧夏靈州,小的時候接受的教育就跟伊斯蘭教相關,他拜在當時甘肅一代的伊斯蘭教派傳教人門下,學習阿拉伯文,以便于能夠更好的學習伊斯蘭教的教義。在馬化龍長大后,其父親為他“穿衣”,這是回族學生學成畢業(yè)成為阿訇的一種儀式。道光29年,在已經(jīng)是該教派領袖的馬化龍的努力下,哲合忍耶達到了第二次鼎盛時期。

另外歷史對于馬化龍的評價一共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清朝維護者看來,寧夏的民變馬化龍是組織者,同時也是領導者。左宗棠要除掉他,是因為他的威望太高。其次則是馬化龍的義舉,同治七年馬化龍和清政府達成了議和協(xié)議,維持撫局。以上就是馬化龍簡介的主要內(nèi)容。

馬化龍凌遲處死

馬化龍在哲合忍耶內(nèi)排第五輩,在哲合忍耶被稱為十三太爺,他有眾多稱號,如穆罕默德·艾依乃瑪和阿倆毛倆乎等。他本人在回民和伊斯蘭教中都有著十分崇高的地位。所以在寧夏回民的民變中馬化龍才會成為這一運動的領導者,也正是馬化龍組織了這一農(nóng)民運動,才會發(fā)生馬化龍凌遲處死的悲慘結局。

在寧夏回民的民族運動中,因馬化龍本人的威望很高,教眾對馬化龍十分的擁戴,馬化龍在教會里一手遮天,這讓當時的清政府感到十分的害怕,怕出現(xiàn)像李元昊這樣的人物,發(fā)生叛亂的事情,于是清政府派左宗棠去處理馬化龍的事,左宗棠為了以絕后患、震懾回民,將馬化龍凌遲處死。

公元1865年,馬化龍和清政府正式達成協(xié)議,選擇和平相處。但是清政府已經(jīng)下了除掉馬化龍的決心,于是派軍隊攻打陜西華亭一帶的回民,十多萬的回民隨時都會被清軍殺掉,陜西的回民不得不求助于馬化龍,馬化龍接到求救馬上就對陜西的回民進行救援,有人勸阻馬化龍不要得罪清政府,說這就是清政府的計謀。想要謀害馬化龍,勸他明哲保身。但是馬化龍沒有聽取他人的勸解,為了自己心中的執(zhí)念,為了自己堅持的教義,毅然而然的走上了不歸路,對陜西的回民進行了救援,并為了保全被圍困的回民,毅然獨身去了清軍駐地,讓清軍殺了自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馬化龍凌遲處死事件。

馬化龍屠殺

史料中關于馬化龍屠殺的記載中寫到,馬化龍是哲合忍耶學派領袖,人稱十三太爺。在馬化龍的領導下,乾隆時間回民對漢族人民進行了多次的屠殺。當時哲合忍耶的教義是提倡節(jié)儉,并且向窮人去靠攏,所以很受窮人的愛戴,更熱愛當時的領導者馬化龍,雖然清政府對哲合忍耶進行了打壓,但是哲合忍耶卻并沒有因為打壓而消極,反而在打壓之下有了更大的發(fā)展,在馬化龍的帶領下,哲合忍耶的發(fā)展超越了前幾代。

正是因為哲合忍耶在同治時期的迅速壯大,才有了1862年春天的馬化龍屠殺事件。1862年春天,陜西的回民偷偷請鐵匠給他們打造了大量的武器,并且為了防止消息泄露,在打造完武器之后殺掉了為他們制造武器的鐵匠,并買了大量的竹竿來當做刀鞘。當時清政府還采用的安慰回民的政策,不讓回民出城。但這并不能鎖住這群刁民,隨后陜西的回民對漢族同胞進行了大面積的瘋狂屠殺,大量的漢族同胞被殺害,這都是在馬化龍的領導之下發(fā)生的,這是歷史上著名的馬化龍屠殺事件。

1866年馬化龍走投無路只能假意向清政府投降,效忠于清政府,但是仍然在私底下保留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并且在清軍向金積堡逼近的時候反叛。1869年9月,馬化龍所帶領的回族土匪再次對漢族人民進行了屠殺,殺害十多萬的漢族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馬化龍 伊斯蘭教

馬化龍是清朝末期,回族伊斯蘭教反抗清朝統(tǒng)治的領導人。馬化龍伊斯蘭教淵源極深,他出生在一個伊斯蘭教的家庭,父親和祖父都是伊斯蘭教哲合忍耶學派教主。

馬化龍故居

馬化龍伊斯蘭教的淵源還要從清朝的哲合忍耶學派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說起。乾隆的時侯甘肅就有了哲合忍耶學派,是一個被尊稱為道祖太爺?shù)母拭C人馬明心,根據(jù)傳入中國的伊斯蘭教和中國社會相結合而創(chuàng)立的。這個學派在中國扎根是因為,學派倡導伊斯蘭教與回族窮苦的百姓相結合,倡導行善倡導利民。所以有無數(shù)的貧困人們擁戴,這種新學派和舊的伊斯蘭教相沖突。伊斯蘭教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神明,老教會認為這違反教義,褻瀆神靈。所以那時候的回族內(nèi)部產(chǎn)生了新老教的沖突,但是清政府又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且,之后不久新學派就受到了清政府的鎮(zhèn)壓,許多教眾都遭到了流放屠殺。

在這種情況下馬化龍從小就遭到了壓迫,因為家庭變故,所以處境非常的危險,生活艱難。但是他仍然堅持哲合忍耶學派,而且攻讀自己的父親和祖父的著作。因為馬化龍非常聰明,悟性極高,受到了學派內(nèi)的長老們的關照。在他完成了哲合忍耶學派的學習之后,他的父親也就是上一任教主親自為他授予教職。公元一八四九年,馬化龍正式成為伊斯蘭教哲合忍耶學派的第五位教主,這就是馬化龍伊斯蘭教的淵源。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