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夏侯惇是曹魏開國元勛 生前家無余財死后享廟庭

2016-12-10 09:08:1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這個人自然是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是東漢末年名將,曹魏開國元勛,西漢開國元勛夏侯嬰的后代。少年時以勇氣聞名于鄉(xiāng)里。曹操起兵,夏

這個人自然是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是東漢末年名將,曹魏開國元勛,西漢開國元勛夏侯嬰的后代。少年時以勇氣聞名于鄉(xiāng)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lǐng)之一。

多次為曹操鎮(zhèn)守后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筑陂塘灌溉農(nóng)田,使百姓受益,功勛卓著。歷任折沖校尉、濟(jì)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xiāng)侯,追謚忠侯。

夏侯惇反攻呂布時被流矢射傷左目,敗北而回,從此被人稱為“盲夏侯”。這事被他視為奇恥大辱,但他是三國最猛的瞎眼將軍,而且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xué)。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chǎn)業(yè),至死家無余財。當(dāng)年大旱,蝗災(zāi),夏侯惇截斷了太壽水,形成了一個池塘,親自擔(dān)土,率領(lǐng)士兵種稻耕田,避過了缺糧的危險,百姓皆受益。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征孫權(quán)歸還,命夏侯惇督二十六軍,與曹仁、張遼等人屯兵居巢,防衛(wèi)孫權(quán),并賜予能歌善舞的樂伎藝伎,下令道:“魏絳憑著與戎修好的功勞尚且能夠享受鐘磬之樂,何況將軍呢!”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為大將軍,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鄴城東城門發(fā)喪,賜夏侯惇謚號為忠侯。青龍元年五月壬申日,夏侯惇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

夏侯惇好學(xué)、專師,雖身在軍旅,但也會親自迎接老師來講學(xué)。且為人剛烈,十四歲時有人羞辱其師,他便將那人殺死。為人很重視外表,每每照鏡看到自己盲了眼都會十分憤恨,將鏡子推往地上,更不喜歡被人叫自己“盲夏侯”。司馬炎:惇,魏之元功,勛書竹帛。

昔庭堅不祀,猶或悼之,況朕受禪于魏,而可以忘其功臣哉!羅貫中:開疆展土夏侯惇,槍戟叢中敵萬軍。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氣喚雙親。忠心力把黎民救,雪恨平將逆賊吞。孤月獨(dú)明勘比倫,至今功跡照乾坤。(原文來自歷史小茶館的頭條號)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