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孔子擇婿的標準是怎樣的?誰能入孔子的眼呢

2016-12-08 17:10:1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論語·公冶長》這一章記載孔子選女婿的故事。只言片語,記載很不完整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墩撜Z·公冶長》

這一章記載孔子選女婿的故事。只言片語,記載很不完整。因而看起來頗為奇怪,好像孔子專門挑了個在押的犯人做女婿。別人用結(jié)婚沖喜,祈求疾病痊愈;孔子用嫁女表明態(tài)度,支持公冶長,幫助公冶長早日重獲自由。

這個記載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好奇,想要知道:公冶長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能夠得到孔子的青睞,以犯人的身份,搖身成為孔府的乘龍快婿。

很遺憾,文獻中關(guān)于公冶長的情況,幾乎沒有什么可靠的記載。只有他是孔門弟子這一點,大致可以確定。其余的,就連他的名字,哪國人,都有爭議??装矅f他姓公冶名長,皇侃說他姓公冶,名芝,字子長;司馬遷說他是齊國人,《孔子家語》、孔安國說他是魯國人。

倒是一種有些玄乎的說法,廣為流傳:公冶長通鳥語。這個傳說,盛行于南北朝至唐代。南朝梁著名學(xué)者皇侃的《論語義疏》引過這種說法,唐代沈佺期、白居易的詩歌中都有公冶長能鳥語的說法。例如,沈佺期有“不如黃鳥語,能免冶長災(zāi)”的詩句,白居易在一首詩的小序中有“余非冶長,不能通其語”一句。歷代學(xué)者,多認為這種傳說荒誕不經(jīng),不予采信。

但是作為故事,不妨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關(guān)于公冶長通鳥語、在縲紲之中(縲,黑色的繩索;紲,攣,連在一起??w紲,捆綁犯人用的繩索),有如下兩個傳說:

一個說,民間紛傳公冶長通鳥語,魯國國君認為妖言惑眾,便下令將公冶長逮捕,關(guān)入獄中。不久,有鳥雀飛鳴,公冶長解讀出齊國出兵侵占魯國疆土的意思。國君派人按照公冶長的話去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真有其事。于是,不但釋放了公冶長,還賞賜給他一個大夫的職位。

另一個說,公冶長跟隨孔子周游列國,從衛(wèi)國返回魯國,行至兩國邊界時,聽到鳥雀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一會兒,見一位老嫗當路哭泣。

公冶長問她為什么哭,老嫗答道:“兒子前日出行,至今未回,猜測已經(jīng)死亡,只是不知道死在哪里?!惫遍L便對她說:“剛才聽鳥雀相呼去清溪邊吃肉,恐怕那就是你的兒子了?!崩蠇灥搅饲逑叄豢吹絻鹤拥氖w。老嫗告訴村官,村官問她從何得知,老嫗回答是公冶長說的。村官因此認為是公冶長殺了老嫗的兒子,便將他抓了起來,并送進監(jiān)獄。公冶長前后被關(guān)押了六十天。后來,公冶長以正確解讀鳥雀所言白蓮水邊有牛車翻了,粟米撒滿一地,拉車的公牛角折斷;接著又幾次解讀豬和燕子的言語,證明自己的確能通鳥語。最終,獲得釋放。

兩個故事,聽起來荒誕不經(jīng)。但是,倘若一個人善于觀察,并且能專心于某事,日積月累,修煉成過人的本領(lǐng),是有可能的。公冶長通鳥語的傳說,大概有一定的事實依據(jù)。再者,畢竟都是漢魏時期的傳說,相當古老,輕易將其抹殺,并不可取。

現(xiàn)在來說一說孔子的擇婿標準,孔門有那么多優(yōu)秀的弟子,公冶長顯然不在其列。按照一般人的邏輯,選擇女婿,總要選個好一點兒的,最好是能傳承衣缽之人。

孔子選公冶長為婿,應(yīng)該不是因為公冶長通鳥語,會口技。這種歪門邪道的本領(lǐng),入不了孔子的法眼??鬃蛹热徽J為公冶長“可妻”,自然有他的道理。換言之,公冶長自有他的優(yōu)點。既然才學(xué)、德行都未見有過人之處,那么,年齡、相貌、家境、性格、人品之類,大約都是孔子考量的因素。

皇侃引范寧說,孔子之所以選中公冶長作為自己的女婿,是為了彰顯亂世濫用刑罰,冤枉無辜,勉勵人們正身守法。我認為,這說法有一定的道理。首先,這符合孔子對當時禮崩樂壞局面十分不滿的一貫態(tài)度;其次,《論語》鄭重其事記載孔子擇婿時說的這一番話,表明孔門是很重視這種態(tài)度的。

結(jié)合下一章,孔子給他哥哥的女兒選擇南容(南宮適,字子容)為婿的情況,我們可以推測,孔子擇婿,以性格忠厚老實,處世能明哲保身,作為重要標準。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