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古代帝王為何稱朕 什么時代平民百姓也能自稱朕

2016-12-07 20:41:3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提到中國歷史上專有的特定稱謂“朕”,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那不是古代帝王的‘專利’嗎?”是的,“朕”確實是古代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

提到中國歷史上專有的特定稱謂“朕”,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那不是古代帝王的‘專利’嗎?”是的,“朕”確實是古代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不過,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平民百姓也有過一段自稱“朕”的歷史階段,也即說,中國古代的老百姓也曾揚眉吐氣地自稱“朕”!中國古代的皇帝專權(quán)專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說一是一,說二是二,號令天下,莫有不從?!半蕖?,便是他們自己規(guī)定的“專利自稱”。

其實,“朕”,最初的字義指自己(自身),是第一人稱代詞,我國最早的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對“朕”的解釋是:“朕,身也”?!墩f文》中則解釋為:“朕,我也”。《詩·大雅·韓奕》中有“無廢朕命”,《楚辭·離騷》中有“朕皇考曰伯庸”的記述,都是第一人稱代詞。東漢蔡邕在《獨斷》中則闡述得更為直接:“古者尊卑共稱朕?!币虼?,“朕”最初就是第一人稱“我”、“我的”代稱,不論尊卑,人人都可自稱“朕”。

“朕”的分水嶺出現(xiàn)在秦朝。先秦時,諸侯國君主一般自稱“孤”、“不谷”、“寡人”。隨著秦朝建立,秦王政(秦始皇嬴政)創(chuàng)立皇帝尊號,規(guī)定“朕”專作皇帝自稱:“天子自稱曰朕”。自此,“朕”便由大眾普遍使用的自我代稱而變成了皇家的專用代稱,染上了“唯我獨尊”的色彩,平民百姓誰再敢自稱“朕”,那便要獲罪殺頭了,普天之下只有皇帝一人可以使用“朕”這一稱謂。這個稱謂從此一直流傳至辛亥革命中國帝制終結(jié)。

先秦以前的平民百姓也曾自稱“朕”,秦朝以后老百姓便被剝奪了這個“待遇”。這也給今天影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者和演員們提個醒: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不可“戲說”,一定要尊重史實,不能一“朕”到底。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