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張遼和李典為何有矛盾 有此看團隊合作的方法

2016-11-29 14:06:4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一個團隊里的同事,能力明顯不能勝任工作內容,有的時候我看不過去,處于對內容的責任,就出手幫忙一下,時間長了,領導就覺得這是我份內工

一個團隊里的同事,能力明顯不能勝任工作內容,有的時候我看不過去,處于對內容的責任,就出手幫忙一下,時間長了,領導就覺得這是我份內工作,安排任務時直接給我,我應該怎么處理?

答案就是:這就是活該了。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不過幫忙這件事,還是應該有自己的規(guī)則,你可以幫你的上級,可以幫新入行的低層級同事,但是對于你的平級和直接下級,還是克制住自己的熱心腸比較好。換句話說,和你地位越近的人,越應該避免幫忙。

《三國演義》里有兩個人的恩怨曾經被濃墨重彩地寫過,那就是曹操手下的李典和張遼。

李典被街機版的《三國志》變成了一個笑話,基本上所有的第一關BOSS都是笑話——因為人人都能看得到他,毫無尊嚴。李典看見趙云張飛他們,手里的一杯酒就掉在了地下。

歷史上的李典是個豪邁精明的人,當孫權進攻合肥張遼、李典和樂進的隊伍時,《三國志》提到了“進典遼皆素不睦”。

這仨人如果互相都有矛盾,曹操的用人就有問題了,三個人的組合里,很少會有小規(guī)模孫曹劉的,比較常見的是最強的一個被另外兩個聯(lián)手對付。

“李典與樂進圍高幹于壺關,擊管承于長廣,皆破之?!眰z人是老戰(zhàn)友了,都是打袁紹的時候建立的功業(yè)。

唯一的可能是,張遼和李典、樂進有矛盾。李典在曹軍中素有長者的名聲,特別儒雅的一個人,不愛爭功,奇怪,張遼得惡到什么地步,才和這樣的好人來不和睦呢?

長者李典從來也不是一個濫好人,大家細看李典高風亮節(jié)的幾件事:

夏侯惇攻打劉備(被描寫成火燒博望坡那段),李典不同意進軍,結果夏侯惇遇到了麻煩,李典帶著留守部隊來救,劉備撤走。

至于李典的另一點:“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

諸將,其實說的應該是麾下諸將,至于士大夫,本身也都不是他的競爭對手,從這點上來說,李典的職場策略是正確的。

但是張遼不屬于可以跟他合得來的人。

李家是個望族,李典后來把他的族人遷到河北(以前在山東),有一萬多人(包括門客和效忠的家族),這是替領導分憂,就是防止傾向于袁氏的那些人鬧事,二來防止自己的親人在山東起野心。

曹操對這份苦心非常感激。(大家搬一次家就可以知道難度,何況人家一家子一萬多人)。李典受的教育很好,換句話說,如果他的父親和伯父要爭奪天下,都是有機會的。

張遼是個邊地人,從小舉郡吏,又被丁原這樣好武力的人賞識,后來做呂布的手下,一直都是一個老粗武人形象,這樣的人性格沒有不高調的。

張遼殺人的方式很行為藝術,殺陣的時候要呼喊自己的名字,最后有了他的名字就有了止啼的效果。這樣的人我覺得典韋許褚這樣的人可能會比較喜歡。

回了大本營,他一準是描繪的生動活潑,讓曹操哈哈大笑的一主兒。又會干又會喊,說的就是張遼這樣的人。張遼就是曹軍的搖滾歌手(別跟我說許褚,他那光膀子愛中箭的氣質是曹軍的賈斯丁比伯),而李典則是一個穿著燕尾服彈鋼琴的演奏者。

張遼帶兵去解圍白馬,風中的西北騎士。李典在負責物資的轉運,全是苦累細致的活兒。《曹操傳》里把李典塑造成一個苦逼步兵,張遼則是銀甲騎士,是很到位的。

大家怎么可能互相喜歡。

張遼的前老板呂布曾經殺害了李典的伯父,因為他不肯背叛曹操,但是這并不重要,李典讀書,他懂得各為其主,其實就是第一他無法喜歡張遼,氣質區(qū)別,第二張遼和他的位置,實在也是太近了。

在白馬解圍之后,張遼升了裨將軍,李典也是那前后,守護物資有功,裨將軍。到孫權打合肥的時候,張遼李典樂進都是折沖、蕩寇之類的將軍,不過張遼地位略高,平叛的時候評了先進工作者:

“太祖論諸將功,曰:"登天山,履峻險,以取蘭、成,蕩寇功也。"增邑,假節(jié)?!?/p>

假節(jié)不僅僅是先進,還是“總裁全權代表”的身份,以后拿著命令出去張遼就是曹公的代理人了。曹軍那群將領,那還有不鬧的?

再長者也一樣,李典的寬厚不會給張遼,給上級效力有提升的機會,給下級扶植能讓他們成長,死心塌地,我?guī)湍銖堖|忙,有什么好處嗎?你再找曹公臭諞去?

這也是為什么張遼拿到出戰(zhàn)的命令之后,樂進會說建議堅守,因為他不喜歡張遼。這個時候李典的見識就高了,他會立刻表示出無條件的支持,“怎么會因為私事而忘卻公事,愿聽從指揮?!薄6颊f張遼又會干又會叫,長者李典還沒干,叫得也很響亮。

內斗要有限度,就是生死存亡的時候,別鬧。別為了名利毀掉大家的事業(yè)。

恤下和敬上都是很好的美德,比如關羽就是愛惜士卒的人,但是對士大夫非常粗魯,而張飛則是對士大夫客氣,但是對士卒粗野的人,其實這兩樣如果都兼?zhèn)洌蔷秃昧恕?/p>

李典基本上就是對衣冠和士卒都客氣的人,但是這樣的人,他也不會給競爭者好臉色看。

說到底是一定要斗起來的,而惹長者李典討厭不說明張遼是壞人,相反,張遼這人做上級做下級都讓人活活美死了。

前面我們看到了曹操作為他的老板看見他深入陷地把人腦袋提回來的驚喜,現(xiàn)在看看做他的兵是多么幸福吧。

遼叱權下戰(zhàn),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shù)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shù)十人得出,余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余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張遼也是領導倚重的棟梁,下級仰慕的對象,同級眼中的惡棍和暗娼。

總結一下策略:

無條件地對老板好

盡力地對上級好

盡可能地照顧下級

對差的同級不要客氣,大膽在領導面前說他不能勝任。

對不得力、拖累隊伍的直接下屬,把他淘汰掉。

否則,他們的活兒早晚都是你的。

對了,順便說一句,好人未必長命。

李典36歲就死了。哦,不,封侯了,可以說“薨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