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粗劉裕如何奪得東晉天下 多虧了兩個女人
桓玄身邊一直有兩大“鐵桿”:殷仲文、卞范之,雖然都是實足的小人,但小人也有高下之分。人總在落難之后,才能看得清真假朋友,“桓楚”在完蛋前,兩個人都有“非凡舉動”,讓人吃驚、唏噓。
殷仲文找到了兩個寡婦
崢嶸洲之戰(zhàn)后,桓玄坐著小船逃往江陵。船上,殷仲文說:現(xiàn)在忠于桓家的士兵還有很多,我去把他們召集起來,為陛下死戰(zhàn)。
桓玄頭腦子一片空白,天已經(jīng)塌下來了,還說什么前景和未來呢?聽到殷仲文的話,眼眶都濕了,這么忠心,真是親姐夫啊。哽咽著點頭同意了。
殷仲文隨即換乘另一條小船,反方向東下。
他可不是去找什么救兵的,楚國肯定死翹翹了,他可不想當殉葬品。他要去找人:兩個“寡婦”。
一個叫何法倪,一個叫王神愛。
東晉的第5任皇帝是晉穆帝司馬聃,他的母親叫禇蒜子。他的父親去世時,他才虛3歲,被褚蒜子抱著繼承皇位,由何充輔政。等到穆帝長到15歲的時候,娶了19歲的何法倪,立她為皇后。
佛,所以她的名字佛學(xué)味道也很濃(“倪”含有邊際的意思)??上н@個皇后命苦,穆帝19歲就死了,23歲的何法倪年紀輕輕就守寡
為什么選她呢?因為何法倪的父親叫何準,伯父就是何充,近水樓臺先得月。
這兩個長輩都信,更可憐的是,沒有小孩。一個人從此孤苦伶仃住在永安宮。晉哀帝即位后,尊她為“穆皇后”。
彈指一揮,40年過去。到了晉安帝時,由于皇帝都死得早,她已經(jīng)歷了6朝。403年,桓玄篡位后,晉安帝要搬出皇宮,她這個“老人”也被強迫搬出永安宮。
她的車經(jīng)過太廟的時候,她讓車夫停下來,跪在歷代皇帝靈位前放聲大哭,旁邊的人紛紛落淚。
桓玄知道后十分惱火,說:禪位的人多得是,又不是我桓玄首創(chuàng)。和這個老女人有什么關(guān)系?哭哭啼啼的,真是喪門星,實在可恨!
于是把她降為零陵縣君,這個“皇后”從此只享受縣級干部待遇。
王神愛,是王獻之和新安公主司馬道福的女兒。12歲成太子妃,13歲成皇后,天生麗質(zhì),書法一流。但是她嫁給的是安帝司馬德宗,一個純正的白癡,兩個人從來沒有過夫妻生活,沒有小孩,是“守活寡”。
這一年,何法倪65歲,王神愛21歲。
桓玄不管到哪兒,總要把安帝司馬德宗、弟弟司馬德文以及這些原皇后帶到身邊,當作人質(zhì)。
但是他這次從巴陵(今湖南岳陽)逃跑時,太匆忙了,只帶走了司馬德宗兄弟兩個,忘了這兩個女人。
殷仲文心細如發(fā),猛然驚醒:這是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啊。立即脫身趕到巴陵,找到這兩個“寡婦”,帶著跑到夏口,投降了革命軍。隨后向劉裕寫了一封信,為自己申辯。
他是大才子,自然能口吐蓮花,顛倒黑白,比如文中有:洪水沖過溝壑,再也找不到安靜的小魚;狂風(fēng)吹過原野,不可能有不動的樹葉。
中心思想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脅迫的,如果把他算作“戰(zhàn)犯”,是天大的冤枉啊。
因為他送回兩個重要的女人,算是立功人士,劉裕為了表示新政府的寬宏大量,沒有殺他,改任為東陽(今浙江金華)太守。
投靠劉毅終惹大禍
來說說他最后的命運。
他本來就是見風(fēng)使舵的高手,不久向劉裕提出:朝廷的皇家樂隊不完備,我們都期待著劉大人重建。
這件事看起來很小,但馬屁拍得極為巧妙。因為音樂在古代地位很高,稱為“圣人作而化萬民”,他的意思是:您不僅武功第一、文治也第一,是圣人再世。
可惜,劉裕是個大老粗,對這套風(fēng)雅的事沒興趣,一口回絕:現(xiàn)在哪有時間管這事,況且我也不懂。
殷仲文鍥而不舍:如果您喜歡它,自然就懂了。
劉裕說:我如果喜歡它,那其他事都不要做了。
殷仲文碰了一鼻子灰。一次朋友聚會,他對著槐樹望了很久,嘆息說:枝葉散亂,不再有生機了!
他覺得和劉裕這種“農(nóng)民”沒有共同語言,轉(zhuǎn)投劉毅。劉裕本來就看不慣這個酸不拉幾的文人,見他還在做叛徒,準備清理門戶。
殷仲文去東陽上任的路上,已任江州刺史的何無忌是他的上司,但仰慕他的才華,一直是“忠粉”。帶信給他:請偶像順路來坐坐。
殷仲文一口答應(yīng),何無忌相當興奮,請了一大幫朋友,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哪知道殷仲文心情不佳,精神恍惚,居然把這件事忘了。
何無忌大丟面子,在劉裕面前告了他一狀,說他謀反。劉裕正愁找不到借口,立即派人抓捕。
殷仲文是個大帥哥,喜歡照鏡子,在家突然發(fā)現(xiàn),鏡子里面沒有頭了,知道大禍臨頭。過了幾天,被劉裕處死,家族全被殺光。
卞范之戰(zhàn)死到最后
殷仲文是“卑鄙”,卞范之則是“悲壯”。
桓玄與司馬德宗回到江陵后,手下的人勸說:江陵還能召集幾萬人,死守沒有問題。桓玄說:我再喊人商量商量。隨即召開大會,商議主題只有一個:往哪兒逃比較好。一是逃往梁州,投靠刺史桓希;一是逃往益州,投靠益州刺史毛璩。
將領(lǐng)和士兵頓時大亂,紛紛散了。第二天夜晚,他帶著僅剩的幾百個心腹逃出城,到了城門口,有人趁亂要殺了他,士兵相互砍殺?;感哪樢彩軅瑐}皇奔跑。等他逃上船以后,回頭一看,除了家人,少數(shù)衛(wèi)士之外,官員只剩下卞范之一個。
慌亂之中船逆流西上,走到半途,益州的一支軍隊東下,聽說桓玄在船上,益州軍隊箭如雨下。幾個衛(wèi)士擋在桓玄前面,全部身亡。桓玄身上也中了數(shù)箭,5歲兒子桓升哭著把父親身上的箭一一拔去。益州都護馮遷跳到桓玄船上,抽刀砍向桓玄?;感蠛埃耗闶鞘裁慈?,膽敢冒犯天子?
馮遷厲聲說:我是誅殺賊人!
桓玄隨即被殺,死時36歲。家人全被殺光,桓升大哭說:你們不要殺我。
于是,這個小孩被送到江陵,在街市上斬首。
劉毅等人把桓玄的人頭送回建康,懸掛在朱雀橋上示眾。
還有尾聲:劉毅等人以為大局已定,在去江陵的路上就擺起慶功宴,一路拖拖拉拉。桓玄的堂侄桓振抓住機會,居然又劫奪了晉安帝,攻占了江陵。又過了幾個月,桓振戰(zhàn)死,整個大亂才平。
補充一個插曲,桓玄被殺時,卞范之跳水跑了。又到江陵出謀劃策,桓振被平滅后,他心灰意冷,不再逃跑,被捕后公開處決。
東晉終于成了劉裕的天下。很奇怪的是,他并沒有休息多久,就決定對北方動手,是由一件非常離奇的小事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