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曹操為什么要養(yǎng)一群有特異功能的道士?

2016-11-26 14:03:2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有一群人,他們也活躍在漢末三國的舞臺上,盡管他們出身未必名貴、地位未必很高,但在當時的知名度一點兒都不亞于那些逐鹿爭霸的群雄、能征

有一群人,他們也活躍在漢末三國的舞臺上,盡管他們出身未必名貴、地位未必很高,但在當時的知名度一點兒都不亞于那些逐鹿爭霸的群雄、能征慣戰(zhàn)的名將和運籌帷幄的謀士,他們就是方士。

一、漢末三國著名的方士們

方士就是有方術(shù)的道士。所謂方術(shù)是古代用自然的變異現(xiàn)象和陰陽五行之說來推測、解釋人和國家的吉兇禍福、氣數(shù)命運的醫(yī)卜星相、遁甲、堪輿和神仙之術(shù)等的總稱。

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一書,《漢書》里把它分成方技和術(shù)數(shù)兩個門類,方技包括醫(yī)術(shù)、神仙術(shù)、長生術(shù)、房中術(shù)等,數(shù)術(shù)包括天文、歷法、五行、占卜等。

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是方術(shù)的愛好者和狂熱追求者,在他們的倡導(dǎo)下方術(shù)有了極大的發(fā)展,到了東漢末年方術(shù)頗為盛行,在民間擁有很大的號召力,太平道、五斗米教等民間組織也利用方術(shù)吸引徒眾。

《后漢書》里有方術(shù)列傳,記載了任文公、郭憲、徐登等42個著名方士,可見其社會影響力如何廣泛。

《三國志》里也有方技列傳,雖然記錄的方士只有華佗、杜夔、朱建平、周宣、管輅等五5,但記錄的事跡更詳盡,管輅的本傳加裴松之注引的內(nèi)容多達1.3萬字,僅次于曹操和孫權(quán)傳記的內(nèi)容,篇幅居然超過了劉備,列《三國志》所載人物傳記的第3位。

在《三國志》方技列傳中所載的這5個方士中,華佗算是醫(yī)學家,當年歸為方術(shù)一類,如今應(yīng)該屬于醫(yī)學的范疇;杜夔是音樂家,如今算是藝術(shù)工作者。朱建平、周宣和管輅才是真正的方士,其中朱建平擅長相面,與算命先生差不多,周宣擅長解夢,管輅擅長的內(nèi)容比較龐雜,有時候像算命先生,有時候像魔術(shù)師。

朱建平是曹操老家沛國人,善長相術(shù),這種方術(shù)具體如何操作不詳,但跟算命先生打卦原理相似,朱建平常在閭巷之間給大家算一卦,事后往往“效驗非一”,知名度逐漸上升。

朱建平最著名的一卦是給曹丕算的,有一次曹丕主持聚會,夏侯威、應(yīng)璩、曹彪等30余人在座,曹丕向朱建平“問己年壽”,同時又讓朱建平給大家都算算。

朱建平對曹丕說:“將軍您能活到80歲,但40歲時會出點小問題,請您注意。”

對夏侯威說:“你49歲時當州牧,但會遇到一個坎,如順利過去,可以活到70歲,位至三公?!?/p>

對應(yīng)璩說:“你62歲時官至侍中,但會有大難,在此前一年,你會看見一只白狗,只有你能看見,別人都看不見?!?/p>

對曹彪說:“你是親王,到57歲時遇到兵災(zāi),請小心謹慎加以預(yù)防?!?/p>

曹丕登基后的第七年正好40歲,得了一場大病,曹丕對左右說:“朱建平說我能活80歲,是晝夜相加呀,我知道壽命將盡了?!辈欢嗑?,果然駕崩。

夏侯威后來當了兗州刺史,49歲那年的12月上旬也得了病,想起朱建平之前說的話,知道必死無疑,于是寫了遺書,又準備了后事,就等著一死。

但誰承想病卻一點點好轉(zhuǎn),到30日下午,他以為年一過這個坎就過去了,十分高興,設(shè)宴招行眾人,席間對大家說:“我的病快好了,明天雞一叫我就50歲了,朱建平告誡的看來有點夸張?!?/p>

送走客人,夏侯威天黑時開始發(fā)病,半夜里就死了。

應(yīng)璩61歲確實當了侍中,在宮內(nèi)有一次他果真看見了一只白狗,問其他人,大家都沒有看見,到63歲時他死了。

曹彪后來被封為楚王,57歲時被揭發(fā)參與王凌等人的造反,賜死。

這些雖然都寫在正史《三國志》里,但也未必都可信。

朱建平還給其他很多人都看過相,與荀攸、鐘繇等人還是好朋友,被他算準的事多不勝數(shù),但也有看不準的時候,他給王昶、程喜、王肅等人看相時就出現(xiàn)了偏差。

周宣當過郡吏,最拿手的是解夢,曹丕經(jīng)常向他咨詢問題。周宣解夢,往往十中八九,和朱建平的相術(shù)并駕齊驅(qū)。而在他們之中知名度最大、活躍時間最長的無疑是管輅。

管輅生得相貌粗丑,沒有什么威儀,嗜酒如命,喜歡嘻嘻哈哈,無拘無束,大家都很喜愛他。

據(jù)《輅別傳》記載,管輅八九歲時就喜歡仰視星辰,見到人就問這顆星那顆星叫什么名字,癡迷到夜里都不想睡覺,父母干預(yù)他也不能阻止。

管略認為,家雞野鵠都知道時令氣候的變化,何況人呢?他跟小伙伴們玩耍,在地上畫的也是天文以及日月星辰的圖樣,逐漸到說話做事都不尋常,被人稱為大異之才。

長大后,精通《周易》,對仰觀、風角、占卜、相術(shù)等無不精通。

二、曹植親身驗證方士的法術(shù)

除了以上這幾位,漢末三國有名的方士還有不少,據(jù)《博物志》介紹,曹操曾把一些有名的方士請到鄴縣,其中包括王真、封君達、甘始、魯女生、華佗、東郭延年、唐霅、冷壽光、卜式、張貂、薊子訓(xùn)、費長房、鮮奴辜、趙圣卿、郗儉、左慈等16人,他們中的一些人光看名字就夠玄乎的。

根據(jù)《后漢書》方術(shù)列傳和《博物志》等書記載,這些人個個都有絕活。傳說冷壽光與華佗同時,活了150多歲,須發(fā)盡白,而面色如三四十歲。

魯女生曾在嵩山采藥,得到一個女道士的秘訣,煉成長生術(shù),絕谷80余年,面如桃花,每天能走300里。東郭延年是山陽郡人,從小好方術(shù),喜歡服靈飛散,結(jié)果練成了好眼神,夜里能看書。

封君達是隴西人,常騎青牛往來,被稱為“青牛道士”。

趙圣卿是洛陽人,善長丹書符劾,能驅(qū)神使鬼。

王真是上黨郡人,好道術(shù),甚得其法。

費長房是汝南郡人,曾當過市場管理員,后跟一老者入山學道,相傳學會了一種騎著竹杖騰空行走的能力。

薊子訓(xùn)有神異道術(shù),很有名氣。

當然這些也都是傳說,事實未必如此。曹植寫過一篇《辨道論》,是一篇關(guān)于方術(shù)的重要文獻,在這篇文里曹植寫了他對方術(shù)的見解和與郗儉、左慈、甘始等方士們的交往。

郗儉是個氣功師,他會辟谷,最多可以連續(xù)百日不吃不喝,曹植聽說后不太相信,就親自驗證,跟郗儉同住一室,走到哪兒跟到哪兒。最后的結(jié)論是,人七天不吃飯就得死,郗儉卻是例外,這樣做不一定能延年益壽,但對治療疾病卻是有益的。

左慈擅長房中術(shù),曹植認為這樣可以延壽天年,但他同時認為如果不是專心致誠地學習,是無法學會的。甘始“老而有少容”,在方士中很有威望和號召力,很多方士都歸于他的門下。

曹植出于好奇,曾單獨把甘始叫到跟前,“溫顏以誘之,美辭以導(dǎo)之”,在曹植的誘導(dǎo)下,甘始說了很多方士這一行鮮為人知的內(nèi)幕。

甘始說自己的師父名叫韓世雄,他曾跟隨師父在南海學習點石成金之法,為了學成,先后把幾萬斤金子都扔到海里去了。又說曾見過西域人帶來的寶刀,可以切玉,后悔沒有要來。還說有一種藥丸,塞進魚嘴里,再取一尾魚,同時放入沸水中煮,沒有含藥丸的魚不多會兒就熟了,而含了藥丸的魚卻暢游自如。

這些云山霧罩的話讓曹植大為驚異,對于魚嘴里那種神奇的藥丸他提出來很想試試,但是甘始說這東西在萬里之外的邊塞,要想得到必須本人親自前往,曹植認為這些都是不靠譜的事。

但曹植同時認為這些人都不得了,如果放在秦始皇、漢武帝時期,他們就是徐市、欒大一樣的人物。

徐市就是徐福,秦朝著名方士,欒大是漢武帝時的方士,據(jù)《史記》記載徐福曾上書秦始皇說海中有三座仙山,分別名叫蓬萊、方丈、瀛州,上面有仙人居住。后來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童女數(shù)千人入海求仙。欒大也說海中有長生不老藥,騙取漢武帝信任,后來事情敗露,被處死。

三、曹操聚養(yǎng)方士的真實目的

方術(shù)盛行必將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太平道和五斗米教的教訓(xùn)就在眼前,當時曹操已占有了廣大的北方,必須站在統(tǒng)治者的角度考慮如何治理這個社會,對于方術(shù)問題,是禁絕還是容忍,都存在有利有弊的一面。

如果禁絕,可以保持社會的穩(wěn)定,但經(jīng)驗表明,完全禁絕是不大可能的,往往你越是大力禁絕,民間就越是發(fā)展得更快。而如果采取容忍不管的態(tài)度,那又將加速其漫延,最終會發(fā)展到不可遏制的地步。

曹操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必須認真對待,最后他采取的政策是,既不禁絕也沒有不管,而是把這些方士們都請到鄴縣來,集中起來加以管理。

關(guān)于這項重要政策記錄在曹植寫的《辨道論》里。

曹植說,對社會上存在的方士,曹操下令都召集起來,原因是怕這些人及其門徒勾結(jié)社會上的不法分子,為非作歹欺壓百姓,以妖惡之事蠱惑人心,“故聚則禁之也”,也就是把他們集中起來的目的是加以阻止。

曹植可能還有些話沒有明寫,妖言惑眾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他們奔走聯(lián)絡(luò),發(fā)展組織,最后形成像太平道那樣的燎原大火。曹操把這些人弄到鄴縣來,并不是抓來的,也沒有軟禁或者判刑,而是“請”來的,這是曹操高明的地方。

曹操請他們來,都給安排了工作,大多數(shù)擔任“軍吏”,即下級軍官或者基層官吏,一些實用型人才,如杜夔、朱建平等人,職務(wù)稍高一些,但也只是參謀、郎一類的閑職,目的是把他們養(yǎng)起來,放在眼皮底下便于掌握控制。

四、曹操曾向方士請教養(yǎng)生問題

曹操雖不像秦始皇、漢武帝那樣對方術(shù)極其熱衷和追求,但對方術(shù)也有過研習,這方面的資料大都記錄在晉人張華所著的《博物志》一書中。

據(jù)《博物志》記載,曹操喜歡養(yǎng)生之法,對方藥也有所了解,平時“習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飲酖酒”。

野葛又名鉤吻、胡蔓草、斷腸草等,是一種有毒的植物,但是吃法得當又可以抗炎、鎮(zhèn)痛。酖是一種鳥,羽毛有毒,用酒泡過即是酖酒,足以致命,但掌握飲用量,也有藥用。

曹操有頭風的老毛病,吃野葛、喝酖酒或許與此有關(guān),但這些都是玩命的事,稍有不慎命就沒了,曹操吃野葛、喝酖酒離不開深諳此道的方士們的指導(dǎo)。

《博物志》還記載,甘始、左慈、東郭延年等人還深通房中術(shù),曹操“問行其術(shù),亦得其驗”。

還有一個方士叫劉景,不在前面所列16名方士名單之內(nèi),他擅長煉丹藥,煉成了云母九子丸,曹操曾經(jīng)吃過,也說效果不錯。

云母是一種礦石,是層狀結(jié)構(gòu)鋁硅酸巖的總稱,很早以來便被方士們作為煉丹藥的重要原料,云母與其它礦石合煉,會達各種不同的效用,宋人編著的道家典籍《云笈七籤》一書中就記載了大量用云母煉丹藥的配方。

曹操還向封君達的學生皇甫隆寫信請教長壽的秘訣,這封信保存在唐代孫思邈編著的《千金方》一書中。

信中寫道:“聽說先生已經(jīng)活到100歲了,可體力并不衰老,耳聰目明,氣色不錯,這真是了不起呀!先生平時吃什么藥,進行怎樣的鍛煉,能說一說嗎?如果有的話,請放在信封里秘密告訴我?!?/p>

皇甫隆曾經(jīng)當過曹魏的太守,對于曹操的請求,想必他一定盡量給予滿足吧。

由于曹操本人對方術(shù)、特別是與養(yǎng)生相關(guān)的方術(shù)采取一種借鑒吸收的態(tài)度,方術(shù)在鄴縣非但沒有禁絕,而且有一定的市場。

曹丕在《典論》中說,擅長辟谷的郗人儉喜歡吃伏苓,他到了鄴縣后,馬上掀起一股“伏苓熱”,市場上伏苓的價格立即漲了好幾倍。

有個叫李覃的議郎也跟著學辟谷、吃伏苓,結(jié)果方法不當,差點丟了命。

甘始“善行氣”,也就是會氣功,他到鄴縣來又掀起一股不小的“氣功熱”,大家見了面?zhèn)€個都“鴟視狼顧,呼吸吐納”,也就是像鴟鳥一樣看東西、像狼一樣扭脖子。

有個叫董芬的軍謀祭酒,練習氣功走火入魔,結(jié)果氣閉不通,半天才蘇醒過來。

左慈擅長“補導(dǎo)之術(shù)”,即房中術(shù),結(jié)果鄴縣又掀起一股“房中術(shù)熱”,就連有個叫嚴峻的前宦官也跑來要學習房中術(shù),成為笑談。

可以想見那時候的鄴縣相當熱鬧,經(jīng)濟發(fā)達、物質(zhì)豐富,城市設(shè)施先進、文人會集,還有不少方士們引導(dǎo)全民不時弄出個養(yǎng)生方面的熱潮,在那個戰(zhàn)爭年代里,生活在這里,倒也感不到寂寞。

那些方士在民間儼然成了明星,受到追捧,擁有大量粉絲,這雖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他們所能推動的也就是養(yǎng)生、健身、長壽一類的活動,對曹操來說,相比于讓他們散落民間發(fā)動大家再搞出個太平道來,更是很不錯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