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謝安軼事:善于識人曾經(jīng)一手提拔了王獻之
2016-11-24 16:38:0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dǎo)語: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記載:一次,王羲之的兒子獻之、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訪謝安?;罩?、操之說了很多俗事,而獻之只略作寒暄就離去了。有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記載:一次,王羲之的兒子獻之、徽之、操之一起去拜訪謝安?;罩?、操之說了很多俗事,而獻之只略作寒暄就離去了。有人問謝安三人誰最優(yōu)秀,謝安說:“小者最勝?!辈⒔忉尩溃骸凹酥o寡,躁人之辭多,推此知之。”《續(xù)晉陽秋》也稱獻之“雖不修常貫,但容止不妄”。他雖然不善修飾,但舉止莊重,比較沉靜。
實踐證明,謝安沒有看錯。王羲之是一代書法大師,他的幾個兒子在書法方面都頗有造詣,而王獻之的成就在兄弟中要數(shù)第一,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王羲之,與其父在書法史上并稱“二王”。
王獻之因受謝安賞識,數(shù)次升遷,在仕途上一路好運。
但王獻之對謝安并非百依百順。有一次,謝安想讓王獻之為剛建成的太極殿題寫匾額,又難于開口,于是就談起書法家韋誕為魏明帝的凌云臺題匾之事。因為那塊匾額距地面25丈,韋誕被放在籠內(nèi),用轆轤長繩引上去。韋誕因懼怕,致使鬢發(fā)皆白。王獻之明白謝安用意,卻認為魏明帝的做法很不人道,拒絕了謝安,這讓謝安很難堪。
不過,王獻之沒有背叛過謝安,更沒有一闊臉就變。謝安病故時,朝廷在葬禮的規(guī)格和追贈事宜上有分歧。王獻之極力陳述謝安的功績和人品,最終促使晉孝武帝以殊禮追贈謝安。我們不能不佩服謝安的識人眼力了。
一個智者,在察人時不應(yīng)只聽其說了什么,而更應(yīng)看其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