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服飾 審美觀趨于樸實和理性
2017-04-14 09:40:1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五代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人們的審美觀趨于樸實和理性,逐漸將大唐的恢宏絢麗淡為疏朗簡雅的風尚。封建帝制統(tǒng)治下的社會,若國家富足
五代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人們的審美觀趨于樸實和理性,逐漸將大唐的恢宏絢麗淡為疏朗簡雅的風尚。封建帝制統(tǒng)治下的社會,若國家富足安寧,統(tǒng)治者政治開明,百姓安居樂業(yè),人們的審美自然開放、多樣、多變、例如整個唐代社會喜愛張揚和炫耀,其絲綢配色注重色彩的強烈對比,織物色彩熱烈奔放。一切社會動蕩分裂,統(tǒng)治者治國無方,朝廷腐朽沒落,例如晚唐至五代時期,百姓人人自危,人們的審美便不再大氣奔放,轉(zhuǎn)而內(nèi)斂保守。
《韓熙載夜宴圖》,該作品真實地再現(xiàn)了五代十國時期人們的服裝款式、面料質(zhì)地以及當時流行風尚。宴會主人韓熙載休息時頭戴名叫“韓君輕格”的高頂四方烏紗帽,身穿對襟白色長衫,衣領(lǐng)敞開,袒胸露腹,腳上穿著白布襪子與圓頭蒲鞋。欣賞歌舞時,他又在白衫外面加上一件黑色的交領(lǐng)長袍,男賓們大多穿著與唐代官服式樣基本相同的標準官服,圓領(lǐng)襕衫,頭戴黑色短翅幞頭,腰束革帶,足蹬黑皮靴。身份比較高的穿紅袍,其他人都穿綠袍,侍女們還穿著唐代流行的女子男裝,就是男式缺胯圓領(lǐng)長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