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宋應星的著作對后世的發(fā)展有什么重要意義

2017-01-12 21:15:0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宋應星,生于公元前1587年,卒于1666年,字長庚,出生在現今的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學家。他的一生都在研究農業(yè)和

宋應星,生于公元前1587年,卒于1666年,字長庚,出生在現今的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學家。他的一生都在研究農業(yè)和手工業(yè)領域的生產實踐,他因此查閱和收集了有關這方面的眾多資料,這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他還編寫了許多的著作,這些著作涉及到了不同的學科和領域,當然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天工開物》。

宋應星在上私塾的時候就表現出了不一般的才能,小小年紀便過目不忘,吟詩作畫都不在話下。但是命運并不會就這樣一帆風順下去。宋應星在雖然曾經兩次考取過舉人,但在后來參加會試的時候確是連考五次都沒有取得成功。或許在這個時候,他覺得自己這輩子也不可能高中了,因此便斷絕了考取功名的念頭。

但是上帝在關閉一扇窗的同時,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宋應星從此便找了一份老師的工作,一邊教書授課,一邊對農業(yè),手工業(yè)等領域進行充分研究,留下了許多很有價值的著作。宋應星在詳細研究中國數千年來所相傳下來和使用的農業(yè)或手工業(yè)方面的知識基礎上,對這些知識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并按照不同的分類把他們記錄了下來。

這些方面的著作包括《天工開物》,《觀象》,《樂律》等。此外在思想方面,他的論述和探討也是非常深入的,因為長期深入實地進行調查研究,因此他非常反對那些神怪迷信的說法,并認為一切理論要從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來,也就是要有事實作為依據。他的這種思想在科技并不發(fā)達的古代是非常超前和另類的,但是確是符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理論。宋應星豐富的著作和偉大的思想使他成為了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科學家,他對中華文明做出的貢獻將永遠名載史冊。

宋應星的故事

我們勤勞而勇敢的中華民族曾經取得過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無論是在科技,經濟還是文化方面,我們都曾經領先于整個世界。在那些創(chuàng)造過驚人成就的人當中,明末清初的科學家宋應星絕對是不容忽視的一位。他在自然科學和人文領域都取得過驚人驚嘆的成績,而由他所編寫的《天工開物》一書,早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了整個世界的珍貴財富。

宋應星的命運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么順利。他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官僚家庭,小時候也被家里人教導要努力考取功名,走上仕途。他也是如此要求自己的,但是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在先后兩次考取了鄉(xiāng)試的情況下,他參加之后的會試確是輸得一敗涂地。或許是他被打擊得灰心喪氣了,在第五次考取會試失敗之后,他便立下了永不參加科舉考試的決定。

科舉這條路走不通,他便把其余的時間都用在研究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生產和技術上。他常常深入農田和紡織婦女家中實地考察他們的生產情況,因此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另外他還大量翻閱前人所留下的史書典籍,并結合自己在實踐中的所見所聞對典籍上的內容加以甄別。通過持續(xù)不斷地努力,他寫下了《天工開物》這本巨著。而這本書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書也使他轟動一時,至今仍然被許多人所推崇和查閱。宋應星能夠寫出曠世巨作靠的并不是他的聰明才智,而是他日復一日地觀察和思考。這應該是我們每個人通往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東西了。

宋應星的著作

在中華民族綿延幾千年的歷史過程中,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無數的財富和珍寶,這些凝聚了他們的心血和結晶的對象早已成為了我們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而在這些浩如煙海的珍貴典籍中,《天工開物》絕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著作之一。

《天工開物》是一本記載中國古代的科技創(chuàng)造的綜合著作。全書總共分為三卷,共十八篇,主要收錄了農業(yè),手工業(yè)等領域的技術和機械,磚瓦,陶瓷等生產技術??梢哉f它是一部記述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史詩著作,是對中國歷史上那些突出的科學技術的總結和歸納。它被西方的學者們稱為”17世紀的公益百科全書”。它還在日本、英國和法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傳播,對于指導歐洲的蠶桑技術,促進養(yǎng)蠶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這本轟動一時的巨著的作者,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學家宋應星。

宋應星的命運可以用一波三折來形容,他曾經先后兩次考中了舉人。但是之后進行的會試,他考了五次卻依然沒有考上。雖然他的科舉之路并不平坦,但是這五次的會試使他大開眼界,對于事物有了全新的認識。他經常到田間地頭進行詳細地實地考察,獲得了很多關于農作物和農業(yè)的知識。真實因為對這些領域的詳細研究,他才能寫出像《天工開物》這樣的曠世巨作來?!短旃ら_物》這本中國古代的科學巨著,直到今天仍然被很多人所傳頌和閱覽。它里面蘊含的先進的科學知識和偉大的思想必影響后世很多人。

宋應星紀念館

宋應星是生活在我國明末清初的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他是一個在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自然科學領域都有突出貢獻的大學者。尤其他所著的《天工開物》一書,內容詳實,資料豐富,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巨著。此外,在思想方面,他堅決反對神怪迷信說,而認為應該從日常的生活實踐中進行總結和概括。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科學家,人們?yōu)樗⒘艘蛔o念館。

宋應星紀念館始建于1983年,位于他的故鄉(xiāng)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是為了永遠銘記這位做出杰出功績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讓青少年接受良好的科普教育。該館始建于1983年,經過四年的緊張建設之后,于1987年正式對外開放。歷經二十多年的時間,已經接待了近千萬人次來此館參觀。此館現在已經成為了江西省十大名人館之一,同時也是江西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宋應星紀念館的具體位置在獅山大道的中段,整座建筑是仿園林式的古建筑,占地面積為十二畝,有三幢殿堂式的建筑組成。館內有宋應星的雕像和他的著作,也有能夠讓游人親自動手體驗宋應星提出的操作方法的儀器。

在2003年的時候,由于園林的場館面積較小,條件一般,不能充分展示宋應星的研究成果,因此便另選新址,建造了一座面積更大,功能更多的新場館,讓游客在充分感受到他的偉大研究成果之外,也展示了中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歷史和過程??梢哉f是兼具了科普教育功能和休閑娛樂功能兩者為一體的全新場館。

一個偉大的人物,即使經過了數千年的時間洗禮,依然會對后世的人們產生重要的影響。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