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中國有四座外地人撐起的城市 本地人可以忽略

2017-01-06 10:49:1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大家知道,中國是一個流動性很強的國家,一到春運,半個中國人在路上轉(zhuǎn)移。這種流動性,也讓外來人口撐起了一些城市。 1 海南的??诟齺?

大家知道,中國是一個流動性很強的國家,一到春運,半個中國人在路上轉(zhuǎn)移。這種流動性,也讓外來人口撐起了一些城市。

1.海南的??诟齺?/p>

海南是建省時間很晚的一個省,1988年才從廣東劃出來,成立了海南經(jīng)濟特區(qū),是特區(qū)要發(fā)展,當然少不了外來人口。海南的各個城市,尤其是海口三亞,外地人尤其多,像三亞,總?cè)丝诓贿^七十萬,但每到冬天,就有四十萬的老人到三亞過冬。這里面,尤其多的是東北人。東北人喜歡這里溫暖的氣侯,很多有哮喘啥的到了這里都不復發(fā)了。

外地人也是海口跟三亞購房的主力,現(xiàn)在江湖上還傳說著第一批房地產(chǎn)大鱷在海南發(fā)家的歷史。

雖然外地人這么多,但海南對外地人卻是無比歡迎的。他們最擔心的不是人口的增長造成的入學或者就醫(yī)困難,而是擔心沒有人口流入。因為只有人口的不斷流入,才能讓海南的經(jīng)濟繼續(xù)揚帆。所以,海南也算是對外地人最好的一個省了。

2.深圳

在七十年代,深圳還是一個小漁村,鄧小平同志一句話,這里成為了改革開放的橋頭堡。現(xiàn)在深圳有二千萬人口,常住的一千多萬。而常住人口里,也絕大部分是外地人。你在街上很難碰到正宗的深圳土著。

這些外地人當然也撐起了深圳的經(jīng)濟。本地人一來人少,二來也不用怎么創(chuàng)業(yè)干活,建點農(nóng)民房出租出去,一年數(shù)百萬,舊城改造補貼數(shù)千萬也是經(jīng)常的事情。

現(xiàn)在深圳每年還有大量的外地人涌入,而且都是教育程度非常高的,深圳只有一座大學,但這里的學歷水平可能是全國前五的。概因各地的高校都在為深圳培養(yǎng)人才。

外地人在深圳,也是最沒有外地感的。大家都是外地人,都說普通話,不會存在廣州,或者上海,突然有人跟你說粵語或者上海話,讓你突然意識到,哦,這里不是我的老家。

所以,深圳算是中國最好的第二故鄉(xiāng)。

3.香港

香港當然也是外地人撐起來的,早年跟深圳一樣,也是個漁村,英國接管之后,香港開始有了發(fā)展,但這個發(fā)展還不是最顯著的,最顯著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后,香港成為全中國的對外貿(mào)易窗口,香港的發(fā)展走上超快速公路。

香港外地人多不多呢?

當然多,隨便舉一下,李嘉誠是廣東潮州人,十多歲才搬到香港。新鴻基的老板郭炳聯(lián)的父親郭得勝是廣東中山人,二戰(zhàn)后才搬到香港。大富豪李兆基出生于廣東順德,小時候在廣州當學徒,后面才去的香港。四大天王中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出生于香港,但祖籍都在內(nèi)地,張學友父親是天津人,劉德華是江門人,原名劉福榮,郭富城是東莞人。他們算是移民二代吧。黎明則出生于北京,4歲隨父母到了香港。

4.北京

北京當然也是外地人撐起的一個城市。新中國之前,北京雖然也是名城,但并不是一城獨大,上海,武漢甚至南京跟北京一樣是名城。

而北京在新中國成立之時,人口是420萬?,F(xiàn)在是兩千萬。人口變化的主因是外地遷入。

其實,歷史上任何一個大城市的發(fā)展,都是因為外地人的涌入,從沒有一個地方可以靠自我增長成為大城市的。以北京為例,北京在元朝以前,還是一個小城。唐朝以前,更是一個放馬的地方。根本不是什么大城。一開始是遼國從后晉石敬瑭手里得到了北京,把北京做為一個都城來經(jīng)營。北京因為遼人的涌入而發(fā)展。到了元朝,把這里設(shè)為元大都,北京又因為蒙古人的進入有了都城的樣子。到了明朝,朱棣定都北京,又帶來了大批的南方人,北京正式有了中國第一城的規(guī)模,但論繁華還是比不上南京。一直到了清朝,清兵入關(guān),滿清貴族搬到了北京,北京才真正成為了中國城市一哥。

所以,外地人涌入,雖然給城市造成了一些擁堵,但說外地人搞亂一個城市,那都是蠢話。沒有外地人,世界上就沒有任何一座繁華的城市。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去外面闖蕩,這個世界也會承認每一份努力!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