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寇準是如何當(dāng)上宰相的?寇準詩詞選集

2017-01-06 10:11:2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寇準字平仲,生于公元961年,去世于公元1023年,為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軠视谔脚d國五年高中進士,隨后歷任大理評事、歸州巴東知縣,

寇準字平仲,生于公元961年,去世于公元1023年,為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軠视谔脚d國五年高中進士,隨后歷任大理評事、歸州巴東知縣,大名府成安知縣、殿中丞、通判鄆州、三司度支推官、轉(zhuǎn)鹽鐵判官、樞密院事、參知政事。

寇準一生兩次擔(dān)任宰相之職,最后卻遭貶謫雷州,在雷州病死。雖然登上了宰相的高位,最后卻被貶為雷州司戶參軍的時候去世,天上地下,差別不可謂不大。一般而言,登上宰相高位之人不會被貶低至此,除非改朝換代,除非奸臣陷害,除非真的沒有才能。那么寇準真的無宰相之才嗎?他是如何登上宰相之位的呢?

寇準出生于名門望族,家里是官宦世家,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幼時的寇準天資聰穎而又勤奮好學(xué),所以頗有成就,十四歲的時候便能作出不少的好詩,十五歲的時候已經(jīng)能精習(xí)《春秋》,后來更是在十九歲的時候高中進士。

古代有一句話,叫作“三十老明經(jīng),五十少進士”。這句話的意思大致為,三十歲的時候考中明經(jīng)已經(jīng)算晚了,五十歲的時候進士及第卻算是早的。只從這一句話來看,便可以知道進士科是多么難考的。而寇準年僅十九歲便能高中,其學(xué)識之豐富,天資之好無需多談。所以說寇準沒有才能,是不成立的。

寇準一生當(dāng)了兩次宰相,我們先來說說他第一次當(dāng)宰相是因何。

咸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003年,遼軍再次入侵中原。宋朝一直以來都受到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侵擾,我們都是知道的,而這又和寇準當(dāng)宰相有何關(guān)系呢?

遼朝再次大舉入侵高陽關(guān),宋軍副都部署王繼忠又被俘降遼。隨后遼軍再次增大兵力,準備繼續(xù)南侵。外族侵擾,內(nèi)政混亂,外有內(nèi)亂之下,急需一個人出來主持大局。當(dāng)時比之寇準更有能力,且有資歷任宰相的,要么已經(jīng)年老,要么已經(jīng)去世,寇準于是便成了最好的人選?!堕L編》記:“李沆死,中書無宰相,上意欲擢任三司使寇準,乃先置宿德以鎮(zhèn)之。庚寅,遷翰林學(xué)士、兵部侍郎畢士安為吏部侍郎、參知政事。士安入謝。上曰:未也,行且相卿?!闭孀诮又鴨柈吺堪玻骸罢l可與卿同進者?”畢士安便順勢推薦了寇準:“準天資忠義,能斷大事,臣所不如?!?/p>

真宗如何不知道寇準此時是最好的人選,但是他卻有另一層擔(dān)憂,他認為寇準此人過于剛直,害怕他任宰相會引出其他的麻煩。但是畢士安卻勸解道:“準忘身徇國,秉道嫉邪,故不為流俗所喜。今天下之民,雖蒙休德,涵養(yǎng)安佚,而北敵跳梁未服。若準者,正宜用也?!比绱?,宋真宗才決定任用寇準為相。

后來宋遼大戰(zhàn),宋朝求和,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軠室恢倍际侵鲬?zhàn)派,因此此事過后被主和派競相攻訐,最后被貶官。

寇準第二次任宰相,是丁謂推薦的,丁謂推薦寇準實際上是一件很玄幻的事情。因為丁謂屬于那種善于奉承上位者,見風(fēng)使舵的小人,素來與寇準不對付,他如何會推薦寇準呢?他自己難道不想當(dāng)宰相嗎?

丁謂自然想要當(dāng)宰相,不過當(dāng)時他的資歷遠沒有到能當(dāng)宰相的資格。而他之所以推舉寇準,主要還是為了借此事或者是借寇準,增加自己的權(quán)勢與聲名。后來丁謂自己的資歷夠了,很快就將寇準拉下馬,自己走馬上任,并且還將寇準一貶再貶,以至于最后客死雷州。

寇準一生兩次為相,盡管第二次知道自己當(dāng)宰相并不安寧,但是卻仍然赴任,為的就是能為這個國家做一些貢獻,可敬可贊。

寇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同時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詩人。他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能作出優(yōu)美詩篇,此后更是為后世留下名篇無數(shù)。

《春日登樓懷歸》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yè)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長安春書》

務(wù)閑公府都無事,騎吏前驅(qū)引馬行。

雨霽晚街官柳色,日長春寺講鐘聲。

云山已有終南秀,泉石猶思洛下清。

聞道曲江新水滿,欲攜歌管出重城。

《踏莎行·春暮》

春色將闌,鶯聲漸老,紅英落盡青梅小。畫堂人靜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裊。

密約沉沉,離情杳杳,菱花塵滿慵將照。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暗淡連芳草。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