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年宰相魏仁浦是怎樣的人 如何評價魏仁浦
魏仁浦(911—969)字道濟,衛(wèi)州汲(今河南衛(wèi)輝市)人。五代后周至北宋初年宰相。
歷官后晉小吏、后周樞密都承旨、中書侍郎、平章事,居高位而不念私怨,宋初,進位右仆射,從征太原中途病死。
他為人清靜儉樸、寬容大度,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與人為善、左右逢源?!耙稽c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可以說是他心胸的體現(xiàn)。
他博聞強記,殫精竭慮,為后周統(tǒng)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歷史如何評價魏仁浦
魏仁浦少年時以孝順謹慎聞名,后晉時開始出仕,從此步入宦途,尤受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榮的重用,官至宰相。他為人清靜儉樸、寬容大度,能言善辯、足智多謀、與人為善、左右逢源?!耙稽c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可以說是他心胸的體現(xiàn)。他博聞強記,殫精竭慮,為后周統(tǒng)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晚年遇上“陳橋兵變”,他雖竭力想保住后周政權(quán),但終因勢單力薄,以失敗告終。處亂世,顯忠良,他對后周政權(quán)一片忠心,晚年自責(zé),孤獨寂寞,懷念先祖,不幸染疾而死。他與范質(zhì)、王溥不可同日而語。他是那一時代少有的盡忠之臣。后人都稱他為“寂寞的魏仁浦”,就是因為他一生盡忠盡職,不同流合污,盡顯一代忠臣風(fēng)范。
后漢隱帝的寵臣作坊使賈延徽常常利用受寵之機,誣告賢良,對于自己看不順眼的事情,也總是加以扭曲地告訴后漢隱帝。因他常向后漢隱帝進言,居然獲得了“諫臣”的稱號。而受他迫害的臣僚們則苦不堪言。就連辦事謹慎、小心翼翼的魏仁浦也受到牽連。賈延徽和魏仁浦曾是鄰居,賈想擴建自己的房屋,于是四處征地。他貪心無止境,認為魏仁浦的房地風(fēng)水好,想吞為己有。他多次向后漢隱帝說魏仁浦的壞話,差點兒給魏仁浦招來殺身之禍。后漢亡后,有人抓獲了賈延徽,交給魏仁浦處罰,魏仁浦卻說:“乘人之危于亂世報私怨,我是不會做的!放了他吧!”他的手下都稱贊他的大度。他辦事效率高,素有浩氣在身,有人評他為“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
魏仁浦出身貧寒,歷經(jīng)亂世風(fēng)云,飽嘗戰(zhàn)爭之苦,因此很懂得愛護百姓。在平日的生活中,他總是節(jié)衣縮食,把余下的錢糧捐給軍隊或百姓。在百姓們心中,魏仁浦是可親可近的人。
魏仁浦深明大義,在處理官員關(guān)系方面也令人欽佩?!端问贰愤@樣評價他:
“仁浦性寬厚,接士大夫有禮,務(wù)以德報怨?!鄙轿饕幌蚴菤v代池鹽的重要產(chǎn)地,這里的榷鹽使是眾人爭奪的肥差。后漢時有個叫鄭元昭的開封浚義人,是安邑(今山西運城市東北)、解縣(今山西運城市西城解州鎮(zhèn))兩池的榷鹽使。多年以來,鄭元昭一直獨專豐厚的鹽利,后來他又被提升為解州刺史。公元950年,皇上下詔令讓魏仁浦的岳父李溫玉擔(dān)任安邑、解縣兩池的榷鹽使。鄭元昭本來就心胸狹小,這次又有人分享了他的榷鹽專利,心中氣惱卻又苦于沒有辦法。在以后處理事務(wù)的過程中,鄭元昭和李溫玉的裂隙不斷地顯露出來。那個時候,魏仁浦在樞密院任職,鄭元昭總是疑神疑鬼,認為魏仁浦一定有意庇護著李溫玉。鄭元昭于是注意一切和李溫玉有關(guān)的事情以求抓到把柄彈劾他。事情也巧,曾經(jīng)是一代驍勇健將的李守貞在河中造反,而李溫玉正好有個兒子在河中。鄭元昭在聽到這個消息的同時,馬上派人拘捕關(guān)押了李溫玉,上奏說他叛變了。這件事就牽連到了魏仁浦。樞密院主事知道鄭元昭和李溫玉本來就有私隙,想必是鄭元昭借此誣陷李溫玉以泄私憤,便把這件事放到一邊不問了。后來,魏仁浦升遷為樞密院承旨,鄭元昭被調(diào)回京。他心里很擔(dān)憂,在路過洛陽的時候,他對魏仁浦的弟弟魏仁滌說出了事情的原委,魏仁滌聽罷,大笑,拍著鄭元昭的肩膀說:“你放心吧,我哥哥一向?qū)捄裼卸?,他平時從不和人結(jié)怨記仇,又怎么肯因私人的恩怨來加害你呢?”事實果然如此,在鄭元昭到達京城后,不僅沒受到牽制,反而獲職提升。原來,魏仁浦認為鄭元昭有實干精神,于是向郭威舉薦了他。魏仁浦“以德報怨”、“寬仁有度”的崇高精神正是受郭威重用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