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乾陵在哪?為何埋葬著兩代皇帝

2017-01-05 12:16:2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乾陵(Qianling)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3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與武則天(690年–705年在位)的合葬墓。在唐代

乾陵(Qianling)位于陜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3公里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與武則天(690年–705年在位)的合葬墓。在唐代都城長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約87公里處;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

該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采用依山為陵的建造方式。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氣勢磅礴的陵園規(guī)劃,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截至2013年僅開掘了五個陪葬墓,從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乾陵,位于陜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唐十八陵之一,修建于公元684年,經(jīng)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

“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是陜西巡府畢源為高宗所立,原碑已毀,這塊碑是清乾隆年間重建的。

此碑右前側(cè)另一塊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唐高宗李治與則天皇帝之墓”12個大字。

另外在南門外有為高宗皇帝和武則天歌功頌德的《述圣記碑》和《無字碑》二通以及參加高宗葬禮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和友好國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國歷史上,陵前石刻的數(shù)目、種類和安放位置是從乾陵開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襲到清代,歷代大同小異。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