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什么是重元之亂 重元之亂發(fā)生在哪個朝代?

2017-01-03 20:46:3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重元之亂亦稱“灤河之變”,是遼皇族內部爭奪帝位的事件。清寧九年(1063年)七月,重元父子及其同黨四百余人乘道宗往太子山(今內蒙古寧城西

重元之亂亦稱“灤河之變”,是遼皇族內部爭奪帝位的事件。清寧九年(1063年)七月,重元父子及其同黨四百余人乘道宗往太子山(今內蒙古寧城西南)秋捺之機,發(fā)動叛亂,進攻道宗行宮。重元自立為皇帝,任蕭胡睹為樞密使。由于南院樞密使耶律仁、耶律乙辛等率宿衛(wèi)士卒反擊,政變被粉碎。涅魯古戰(zhàn)死,重元自殺。

興宗在位時加封其弟耶律重元為“皇太弟”。道宗耶律洪基繼位,尊重元為皇太叔、天下兵馬大元帥。重元之子涅魯古,在興宗時,已進封楚王;道宗更委以重任,官至知南院樞密使事。重元父子權勢日重,遂與陳國王陳六、知北院樞密事蕭胡睹、衛(wèi)王西京留守貼不、林牙涅剌溥古、統(tǒng)軍使蕭迭里得等相勾結,陰謀奪取皇位。

契丹清寧九年(1063)七月,契丹國內部發(fā)生內亂,皇太叔耶律重元及其子涅魯古等發(fā)動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叛亂。叛軍直逼正行獵于灤河太子山的耶律洪基(道宗),故史書將這場叛亂稱作“灤河之亂”。在以前的耶律宗真(興宗)廢黜與否的爭權奪利斗爭中,因耶律重元有功,事后被宗真封為皇太弟。

宗真死后,其長子耶律洪基即位。尊重元為皇太叔,次年,又以重元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但是,自恃有功的耶律重元并不以此為滿足,在他兒子涅魯古的密謀策劃下,終于趁耶律洪基秋獵之際,發(fā)動叛亂,襲擊耶律洪基行宮。當重元叛軍包圍行宮時,南樞密院使耶律仁先與其他官員率宿衛(wèi)士卒數(shù)千人奮起出擊,叛軍見仁先兵勢強大,紛紛倒戈投降,涅魯古被殺。當夜,叛軍立耶律重元為帝。第二天,重元率2000人復攻行宮,兵敗,僅率數(shù)騎逃入大漠,途窮而自殺,叛亂迅速平定。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